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350篇
海洋学   67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蜑螺科软体动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蜑螺科是一类广盐性腹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科动物为探讨物种适应辐射及热带海域生物多样性模式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本文对蜑螺科的国内外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蜑螺类动物为适应不同生境而进化出多样的贝壳形态,仅依据外部形态很容易产生误导或错误鉴定,因此蜑螺科的分类系统以及一些种属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我国缺乏系统的蜑螺科分类学研究,已报道的种类还不能完全反应中国海实际的物种数。未来需强化标本采集,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和解剖学等手段,明确中国海蜑螺科种属组成和区系特点,进而完善蜑螺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2.
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打通地质科研—科普链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岩芯科技资源现状,分析了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岩芯科技资源在向地质科普转化5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今后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应建立良好政策机制制度、转变科研人员观念、科技知识向科普转化水平、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以及做好科普活动的实施总结等5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何丽斌  周宸  黄瑞芳  林琪 《台湾海峡》2010,29(4):473-477,594,594
采用鱼鳍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厦门沿岸海域2种虾虎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犬牙缰虾虎鱼(Amoya canin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50,臂数为NF=84,有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7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8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臂数为NF=68,有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6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10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未发现有异形染色体.其中犬牙缰虾虎鱼的染色体数目是文献中尚未报道的1类虾虎鱼染色体类型.  相似文献   
104.
龙首山西段发现科马提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5.
桂北中元石代的科马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巩福生  王军芝 《地质论评》1989,35(5):430-437
石臼坨组是渤海北部地区白垩系新建的地层单位,系一套以泥岩为主的沉积,含介形虫化石7属11种(包括4个新种),文中分析了这些化石的地质、地理分布,据此指出,石臼坨组的时代应归于早白垩世,并很可能为早白垩世中期,同松辽盆地姚家组,北京地区丰台组,河北临城组的地质时代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07.
从华北西部和南部五个煤矿取得的石炭、二叠系腐殖煤的饱和烃馏分中,经GC和GC/MS分析,检测出了较丰富的二萜类生物标志物.根据质谱特征与卡瓦保留值,并对照文献谱图,确认其中包括五个具有贝壳松烷骨架的四环二萜烷(即ent-白叶烷、16α(H)-和16β(H)-扁枝烷、16α(H)-和16β(H)-贝壳松烷).以及一个三环的异海松烷.一个完整的四环二萜烷系列在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系腐殖煤中的发现在北半球很可能属首次.这些二萜类内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反映古植物群演化与分布的变化.扁枝烷和贝壳松烷的立体化学构型,可提供重要的有机成熟度信息.  相似文献   
108.
叶连俊 《第四纪研究》1989,9(3):227-230
际此李四光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当年受业情景,思绪万千。二院荷花池畔的憧憬、庐山野外实习及课堂受业的教诲犹历历在目。他一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开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地质科学的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高风亮节都堪称后世师表。  相似文献   
109.
110.
西藏中生代三角蛤科(TRIGONIIDAE)化石的分布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