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4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116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3618篇
海洋学   69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19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岭中部的诸广一贵东地区,区内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数十个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在诸广、贵东岩体内的集中分布与区内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来看,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2.
Distribution of the rare-earth elements (REE) in dacite has been studied so a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gration behavior of REE during alteration. Both unaltered and altere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an unpolluted area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outhwest China. The REE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 by ICP-M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E were enriched during dacite alteration in varying degrees.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altered samples approximately main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altered samples. However, if we normalize the REE concentrations of altered samples with unaltered dacite, fractionation of REE will appear. The LREE are more enriched than HREE in all altered samples with the LREE possibly precipitated as carbonate mineral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u anomalies exist. Enrichment, immobility and depletion are noticed for the element Lu. Heavy mineral alteration, difference in stability constant between carbonate LREE and HREE complexes, downward migration of weathering fluid and microenvironment chang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ractionation of REE in the altered dacite.  相似文献   
93.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西北部九寨沟县的马脑壳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分别形成于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前者具草莓状结构,后者以环带结构为特征。粒度小晶形不规则的黄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而晶形完整和晶产大者含金量相对较低。辉锑矿和雄黄以细粒浸染状分布者含金量高,而以块状产出者金含量低甚至不含金。褐铁矿为表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含有显微-超显微单质金。对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三个成矿期,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氧化期,三个成矿期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热液成矿期含矿流体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迅速变化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94.
叶荣  涂光炽等 《矿床地质》2002,21(3):278-282,303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金主要呈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产出状态。文章根据成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论证了金元素在含矿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活动中析出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受反应动力学条件的制约,形成矿石中金不同产出状态的规律。指出热认矿中普遍存在的包体金为热液成矿早期阶段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成矿流体沸腾,导致快速反应结晶的产物;而裂隙金和晶隙金为成矿晚期金等矿质在流体中残余富集,同时成矿断裂再次发生脉动破裂,即成矿热力学演化与有利的构造动力学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得出金矿物颗粒的产出状态具有成矿动力学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
采集了4个不同地区花岗岩石英、热液脉石英,分析其中包裹体分子水与结构羟基水的含量、包裹体分子水的δDinclusion、结构羟基水的δDOH,计算了结构羟基水-包裹体分子水之间的D/H分馏系数αOH-inclusion。考查了混合水(结构羟基水_包裹体分子水)δDwhole-water与单独包裹体水δDinclusion之间的差别,分析了这种差别与分馏系数αOH-inclusion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样品中两种水之间的分馏系数小,分馏程度大,在常规分析中,若采用测定混合水δDwhole-water值代表实际流体(包裹体水)δDnclusion值时,二者间有较大的差异。热液石英脉样品总体来说分馏系数接近于1,分馏程度小,常规分析中引起的二者之间差异小。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分馏程度小的热液脉石英是可行的,但进行花岗岩石英水的氢同位素分析时有必要区分出包裹体水与羟基水。  相似文献   
96.
地表环境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作用及同位素分馏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氮循环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及其研究进展。阐述了生物固氮,微生物吸收同化,有机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化的反应机理及反应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提出了微生物驱动氮循环的简要模型。微生物驱动的氮循环中不同过程有不同的同位素分馏特征。生物固氮,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中分馏效应小,而吸收同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同位素分馏较大,利用各个过程不同的同位素分馏特征可示踪含氮物质的来源。转化和迁移等。  相似文献   
97.
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是在中条山西南段新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其形成是在原始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形成的矿源岩或矿化体基础上,经过区域变质和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的改造加富而成,其成因应属与变基性岩有关的变质-热液改造型铜(镍、铁)矿床.  相似文献   
98.
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 ,是在中条山西南段新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 ,其形成是在原始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形成的矿源岩或矿化体基础上 ,经过区域变质和印支 -燕山期构造 -岩浆热液的改造加富而成 ,其成因应属与变基性岩有关的变质 -热液改造型铜 (镍、铁 )矿床。  相似文献   
99.
滇池农村固体废物和化肥流失治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怎样合理处置农村固体废物和减少农田化肥流失一直是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难题之一。该研究将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减少化肥施用措施有机结合,利用微生物复合发酵剂和农村固体废物生产活性肥料,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种植试验和数据监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实用性强、效果好的控制农业固体废物和化肥流失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盐碱化湿地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盐碱化湿地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1994-1995年,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化湿地稻-鱼复合生态系统水体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稻-鱼湿地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稻田湿地(P<0.05),季节变化特点为秋季>夏季>春季。异养细菌的数量分布与鱼产量有显著相关关系(r=0.879)。稻-鱼湿地系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稻田湿地(P<0.01)。稻-鱼湿地和稻田湿地分别检测出10个和11个属的异养细菌。稻-鱼湿地系统1个生长期细菌的平均生物量为0.973g/m3,生产量为307.5 kg/hm2,所提供的鱼产力为7.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