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深海沉积理论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深海沉积理论的进展主要涉及“鲍玛序列”、浊流、砂质碎屑流和深海层序地层四方面。以Shanmugam为代表认为:“鲍玛序列”并非唯一浊流产物,可含有砂质碎屑流、浊流、内潮汐、内波、等深流多种流体作用的结果;过去识别的“鲍玛序列”A段有浊流也有相当部分是砂质碎屑流成因,B—D段交错层理则是底层牵引流沉积产生的;只有浊流的沉积物才能称为浊积岩;“高密度浊流”是指砂质碎屑流而不是浊流;浊流是一种有牛顿流和紊乱状态的沉积物重力流;浊积岩没有复杂的颗粒悬浮层和碎石浮层,不发育逆粒序。Shanmugam等关于“鲍玛序列”这一新解是深海沉积学理论的一个进步。深海牵引流过去数十年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理论与实践脱节。深海层序地层是深海沉积理论进展的另一个方面,层序界面类型、体系域沉积有自身的独特性:层序界面至少存在斜坡侵蚀面、低水位下超面和水下沉积间断面三种;当沉积背景以陆源碎屑为主时,LST主要为盆底扇,TST和早期HST表现为非钙质远洋沉积,晚期HST一般不发育;当碳酸盐沉积为沉积背景时,LST主体为碎屑流和跨塌蹦落沉积或淡水透镜体,TST和早期HST为钙质细粒沉积,晚期HST可能存在有较小规模的钙屑海底扇。建议慎重解释“鲍玛序列”,审视“浊积扇”理论,废弃“浊积扇”概念,加强深海牵引流沉积机理方面的研究;LST浊积砂体、砂质碎屑流形成的块状不规则砂体、深海牵引流砂体可在深海储层预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势,深海沉积作用及其过程的精细研究在指导深海油气勘探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Almost all intraplate caprocks experienced strong deformation during the convergence of microplates, and then disintegrated into many secondary geologic units with the special characters, such as irregular boundaries and particular structural assemblag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se special phenomena, a rheological experiment on the structural scenery of the Tongling area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imary regular and uniform boundaries of the Tongling area becomes irregular because of the enclosing and confinement of surrounding geological units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ssion-shearing-rotation-drag"; simultaneously, two specific "drag depressions" developed at two opposite corners of the block. The former and the later phenomena can be regarded as a typical regional-scale rheological effect and necessary outcome of intraplate deformat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3.
思南县水麻坨堆积层斜坡受多期强降雨影响,从2011年初开始相继出现地表开裂、墙体倾斜、地坪及墙体裂缝变形加剧等地质灾害现象,危及大同社区93户509人、房屋556间,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旦继续遭受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滑坡可能会变形滑动。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本文在明确滑坡区地质结构和地形条件对坡体渗流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地气象资料,利用SEEP/W模块和FLAC3D软件继续探究降雨工况下滑坡变形失稳的进程,初步阐述了多期降雨诱发该类推移式堆积层滑坡(H1)及其引发的次生牵引式滑坡(H2)的成因机理。研究成果表明,主滑坡受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诱导开启失稳变形进程,但受制于地形条件,具有分段失稳、渐进破坏等特点。在滑坡长期蠕动变形过程中,多期降雨导致地下水位浮动变化,刺激滑体蠕变加剧。次级牵引式滑坡由于临空条件受主滑坡控制,其演化进程与主滑坡失稳变形表现出明显关联性和一定滞后性。推移式堆积层主滑坡受地形、地下水和荷载等因素影响,从滑带参数弱化到滑面蠕滑贯通需经历长期过程;而牵引式堆积层次级滑坡是由于关键阻滑体的缺失,导致坡体应力重分布产生的后退式滑动,一般历时较短。  相似文献   
54.
云南松侧根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的破坏机制及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云伟  刘跃明  周跃 《山地学报》2002,20(5):628-631
以云南松侧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侧向牵引情况下,云南松测根与土壤之间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的力学作用机制,阐述了侧根从土中拔出时,摩擦型根土粘合健破坏的实质,并基于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建立了极限平衡条件下的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破坏模型。该模型除了可以描述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的破坏原理外,还可用于定量地估算、预测摩擦型根土粘合健能够提供的最大牵引阻力。最后,通过实测与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5.
在绳索取心绞车机械式排绳器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着2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为了确保靠滚筒挡板的钢丝绳准确换层,需要在双螺旋轴端部设计合适长度的过渡圆弧槽;二是滚筒旋转一圈排绳器移动的距离能与不同绳径钢丝绳相匹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这2个问题的共同影响因素螺距和传动比设立方程,通过解方程组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该计算结果设计的排绳器经野外现场试验证明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56.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水下电缆绞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下电缆绞车多采用液压驱动,但液压驱动存在无效动力转换,能源使用率不高,因此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水下电缆绞车具有实际意义。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不仅提高了水下电缆绞车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而且改善了系统的调速性能。与直流有刷电机相比,直流无刷电机可实现充油均压密封,更有利于在水下工作。介绍了直流无刷电机驱动水下电缆绞车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针对研制的专用水下直流无刷电机,重点论述了其充油密封原理和工艺,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低成本高性能驱动控制电路。该水下电缆绞车系统已初步调试完毕,试验表明各项性能良好,即将投入实际应用。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7.
海相深水沉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水沉积根据沉积物来源可以分为深水异地沉积和深水原地沉积.深水异地沉积是指海洋深水区经横向搬运而形成的沉积,它是相对于垂直降落沉积作用形成的原地沉积而言的.通常前者形成的沉积物比后者的粒度粗.深水异地沉积主要包括重力流沉积和深水牵引流沉积两大类;深水原地沉积主要包括深水泥页岩沉积.重力流沉积还可以按其发育的沉积环境而划分为扇状沉积体系(海底扇或湖底扇)、沟道或槽谷沉积体系、层状或带状沉积体系等.深水牵引流沉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沉积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等深流沉积和内潮汐、内波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的储集性能优于浊流沉积,故具有非常重要的含油气潜能.  相似文献   
58.
59.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内波、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现代海底普遍发育由内波、内潮汐引起的深水牵引流,内波、内潮汐不仅可形成各种厘米级的深水牵引流沉积构造,还可建造千米级的大型沉积物波。这种大型沉积物波既可沿斜坡向下迁移,也可沿斜坡向上迁移。在古代地层记录中已发现各种厘米级的内波、内潮汐沉积单元,但尚未发现内波成因的大型沉积物波。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碎屑岩段内发育内波及内潮汐形成的各种牵引流沉积构造单元。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识别出 4种内波、内潮汐沉积微相类型及 5种基本垂向沉积层序。此外,通过地震剖面分析,在研究区中上奥陶统陆坡相中识别出顺坡向上迁移的大型沉积物波,该沉积物波的特征与现代海底发育的沉积物波的特征类似,运用内波理论可对其成因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0.
李涛  刘家明  朱鹤  龙飞  余文婷 《地理科学》2019,39(2):204-213
以旅游业三大核心部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投资为研究变量,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投资演化及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的响应。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投资存在与旅游发展总体协调、省域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多样和部门差异明显的特征;省域旅游发展响应系数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旅游产业投资的“时间磨蚀效应”和“绩效累积效应”;在“空间牵引效应”作用下,中国旅游产业投资促进了中国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特征由离散型“核式极化”向连续型“域状扩散”转变。最后,提炼了旅游发展对旅游投资空间响应的实质:以投资为驱动,依据循环积累因果机制,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