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238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2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受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和国内外矿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扬的合力推动,我国矿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采掘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大宗矿产品消费旺盛,国内供应能力得到强化,但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矿产品价格高位运行,进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可以说,我国矿业经济目前已处于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42.
中国新近纪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包括长鼻目、蹄兔目、奇蹄目、偶蹄目4个目至少32科,超过300种。它们在全球的演化和迁徙受到新近纪全球气候改变的驱动以及海陆分布的影响,各门类组成和地理分布由古近纪的古老面貌向第四纪的现代面貌转变。长鼻目和蹄兔目是非洲起源的类群;中国蹄兔目的种类和地史分布非常局限,但非常特化;中国的长鼻目则相当繁盛,成为长鼻类的第二演化中心和跨洲交流的十字路口。奇蹄目和偶蹄目是欧亚大陆起源的类群;相比古近纪,奇蹄类在新近纪持续衰落,但马科和犀科的多样性高,演化速率快,成为地层对比的标志性类群;偶蹄类则呈持续繁荣的状态,特别是反刍的优势使鹿科和牛科达到非常高的多样性,成为新近纪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中占优势的类群。中国新近纪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各门类中的现代类型均在山旺阶开始适应辐射,时间上对应于中中新气候适宜期,到通古尔阶中中新气候转型期开始多样性下降,在通古尔和灞河阶界线上发生了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和重组事件,90%的类群灭绝;至灞河阶下部,开阔生态系统成为中国北方的主导,产生了早期适应开阔环境的哺乳动物群,并逐渐扩散到全球;保德阶上部气候转湿润,诱发了南方哺乳动物群的北迁事件,...  相似文献   
43.
为探求黄东海平滑真刺水蚤(Euchaeta plana)是否存在分化,对南黄海、东海2个海域平滑真刺水蚤进行ISSR分析。利用筛选出的4个ISSR引物对平滑真刺水蚤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8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个,所占比例为77.78%。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遗传距离为0.071 8,遗传相似系数为0.930 7,从而说明2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很小,并推断为黄海暖流影响其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海洋世界》2009,(6):8-8
科学家在缅甸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德古拉鱼:它们个头不大,相貌平庸,但却称得上是“独一无二”。德古拉鱼长17毫米,周身透明,属鲤形目。与其他鲤形目鱼类不同的是,德古拉鱼上下鄂都长着“尖牙”,貌似吸血鬼。鲤形目鱼类在大约5000万年前就已经不再有牙齿,为什么德古拉鱼却将牙齿保留至今7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布里茨表示,德古拉鱼的“尖牙”并非真正的牙,而是从皮肤下面伸出的刺状骨。  相似文献   
45.
《海洋世界》2014,(1):2-3
近日科学家在美国南加州卡特琳娜岛岸边洞穴里收集的试管样本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骷髅虾物种——它实际上是端足目麦杆虫科的甲壳纲动物,而非虾。这两个试管里一个包含雄性排骨虾,一个包含雌性骷髅虾,目前都收藏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然博物馆。端足目生物一般选择生活在浅水潮汐区,  相似文献   
46.
相机外参数的标定是计算机视觉和摄影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实际标定成本和相机安装环境的限制,难以频繁对其进行外参数标定。针对静态多目相机对外参数连续、在线、稳定的标定需求,提出一种多目相机外参数两步联合在线标定方法。该算法通过对共线交会的外参数初值进行稀疏光束法平差,使外参数存在系统噪声的情况下仍获取稳定估计值。外参数标定的实测试验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外参数初值系统误差具有鲁棒性强和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解决了多目相机外参数的在线快速标定问题;满足对静态、连续、在线外参数标定有较高需求的实际工程应用,对视觉导航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As is well known, the first information on the coal-bearing strata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 fossil flora was given by the acadeinician Prof. Schmidt (2), and his fellow-traveller Glehn (13), to Lopatin, Bogoluibsky (9), A. Koeppen (26) and others. However the  相似文献   
48.
颚足钩虾属 Maxillipius (端足目,颚足钩虾科 Family Maxillipiidae)中,迄今仅有2种,即直尾颚足钩虾 Maxillipius rectitelson Ledoyer和共栖颚足钩虾 Maxillipius commensalis Ledoyer。直尾颚足钩虾的模式标本采自马达加斯加,仅有雌体。虽然后来Ledoyer(1986)又进行了补充描记,但因缺乏雄体标本,使该种的描述不完善。作者在海南岛潮间带采集中,获得较多该种标本,仅雄体就有27个,并发现雄、雌第1触角形态表现为雌、雄异形(sexual dimorphism)。这与Thomas (1996)所描述的Maxillipius commensalis Ledoyer雌、雄体形态差异相似,即在雄体第1触角第3柄节上具柄突(callynophore),该柄突在 Maxillipiidae 科中为 Maxillipius 属区别于 Maxillipides 属的主要特征。 本文为直尾颚足钩虾 Maxillipius rectitelson Ledoyer 的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49.
火腿许水蚤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湾海峡》1998,17(A12):44-48
  相似文献   
50.
林利民  许峰 《台湾海峡》1998,17(A12):53-55
本文探讨了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盐度的海水对刺尾纺锤水蚤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所设盐度梯度为10.2、17.0、23.7、30.1、36.5,培养水温为27.3 ̄30.3℃,投喂饵料为湛江叉鞭金藻。结果表明:17.0为刺尾纺锤水蚤的最适生长盐度,36.5以上为该种类不适生长盐度。证实该种类属于沿岸河口性桡足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