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7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inheritance mode of seven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as investigated in Patinopecten yessoensis larvae from four con-trolled crosses,an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se markers for kinship estimation was also examined. All the seven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compatible with Mendelian inheritance. Neither sex-linked barriers to transmission nor major barriers to fertilization between gametes from the parents were evident. Two of the seven loci showed the presence of null alleles in two families,suggesting the...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利用核糖体大亚基5'端序列PCR-RFLP以及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nternal TranlsclqIbed Sppacer,rr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福建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进行了分子系统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分析发现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系群共生藻,而ITS序列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1亚系群.研究结果表明ITS序列进化速度快,适合于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属亚系群水平的鉴定.而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多样性低,暗示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面对外界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93.
综述了虫黄藻的分类研究,其中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主要是共生藻属(Symbiodinium)的种类,重点概述了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了展望.目前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是解决共生藻系群水平分类的有效分子标记,而DNA序列分析是目前进行共生藻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共生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的DNA信息主要为核糖体RNA.对共生藻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4.
利用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技术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4种帘蛤科贝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EcoRⅠ/MseⅠ进行酶切,使用6个E 3/M 3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共获得1 096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95.1%,片段长度50~456 bp。其中,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分别得到681,715,702和694个位点,相应的多态位点比率为76.8%,81.7%,83.0%和75.1%,得到17个种特异性位点,可作为4物种特征标记。分析了群体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及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结果表明,硬壳蛤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670 9),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236 0);菲律宾蛤仔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低(0.592 5),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261 8);根据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构建了4物种32个体的聚类图,表明文蛤与菲律宾蛤仔遗传关系最近,青蛤与其他3物种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5.
Genetic diversity of two wild Penaeus monodon populations sampled from the coastal waters of Qinglan ( Hainan Province of China, HN) and Malaysia (KD), and the F1 generation of a Thailand broodstock population (CP) were examined by vertic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21 loci encoded by ten enzymes, 11 were polymorphic. The mean proportions of polymorphic loci of HN, KD and CP were 36. 36%, 45.45% and 50.00% , with the average heterozygosities of 0.135, 0.181 and 0.191, and the effective numbers of alleles per loci were 1. 300, 1. 330 and 1. 329, respectively. The divergent indexes of HN, KD and CP were0.023, 0.124, and 0.117,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wild populations was 0.005, and the gene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was also very low (0.014).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1 generation population had a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than the two wild populations, and that the HN population had the lowest on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N and KD populations and all populations existed with a slight heterozygote excess.  相似文献   
96.
贝壳生物矿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体硬组织是高度结构化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绝佳典范.这些硬组织包括骨组织(骨和茸角)、牙组织(牙本质和牙釉质)、棘皮动物骨骼单位、海绵动物骨针和贝类贝壳.在遗传因素的控制下,生物体通过节能和环境友好途径合成这些生物复合材料.这些有关生物硬组织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在医学和工程学上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方面使更好地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再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尖刀蛏(Cultelles scalprum)肉的生化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尖刀蛏的含肉率为60.3%,鲜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84.21%、10.85%、1.31%和1.71%,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的43.1%,其中廿碳五烯酸(C20:5,EPA)和廿二碳六烯酸(C22:6,DHA)的含量分别占总脂肪的7.8%和15.7%.研究结果表明,尖刀蛏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98.
皱纹盘鲍野生与养殖群体微卫星标记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辽宁大连、山东烟台、荣城、崂山和胶南5个皱纹盘鲍养殖群体,以及山东长岛、荣城、日本岩手、韩国仁川4个皱纹盘鲍野生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从等位基因数与杂合度上分析,养殖群体(N=8.0~9.4,He=0.754~0.787)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野生群体(N=11.3~15.0,He=0.821~0.866);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揭示出野生群体中一些稀有等位基因在养殖群体中有所丢失;亲鲍选用数量少与性别比例不均衡可能是产生养殖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显著减少的原因.通过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分析,5个养殖群体之间以及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观察到显著差异的Fst与Rst值,野生群体之间日本群体Fst与Rst值与其他3个野生群体差异显著,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相关,可能是皱纹盘鲍育苗过程中亲鲍和苗种频繁交流所造成的结果;日本群体与其他3个野生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与皱纹盘鲍短暂的浮游期与有限的扩散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9.
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丹江口水库野生赤眼鳟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用11个RAPD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01个重复性好且谱带清晰的扩增位点,片段大小在100—30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63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2.38%;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1049—0.3417之间,平均为0.1742。用10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8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1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9.32%;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1088—0.3847之间,平均为0.1907。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野生赤眼鳟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平均遗传距离均较大,说明其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0.
黑鱾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敏  徐善良  唐道军 《台湾海峡》2009,28(4):482-487
本文采用F-82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黑纪的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清中的17项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用Wright’s染色法制作血涂片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表明:(1)黑纪的血红细胞数量为(2.49±0.47)×10^12个/dm^3;白细胞数量为(1.08±0.21)×10^11个/dm^3;在白细胞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占52.42%±4.67%,其次为淋巴细胞,占25.72%±2.88%;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占总数的3.27%±0.62%.(2)黑纪红细胞脆性大,抗性差,在0.65%~0.70%的NaCl溶液中开始溶血,在0.50%~0.55%的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3)黑纪的血红蛋白(HGB)为109.11±15.72g/dm^3,高于一般鱼类,与其较强的耐低氧生理能力相适应.(4)血清中血糖浓度为4.72±1.35mmol/dm^3,明显低于凶猛肉食性鱼类,与其岛礁性生态习性和杂食性相吻合.(5)雌雄鱼的乳酸脱氢酶分别为332.67±188.48U/dm^3和905.66±257.85U/dm^3,雌鱼显著高于雄鱼,可能与繁殖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