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1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604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208篇
地质学   1497篇
海洋学   453篇
天文学   205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8个表层沉积样品的定量研究,揭示隆源和矿物碎屑各组分的分布,也显示了组分分析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的研究方法在海洋古环境研究中的潜力,研究区生源碎屑的分布明显受与水深相关的深海溶解作用所控制,水深3500-4000m的现代南海CCD以下,钙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减少,而硅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增加,研究区表层沉积中的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吕宋镐的风化产物只起次要作用,且其分布主要受与离岸距离远近和海流相关的搬运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32.
海山富钴结壳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我国与俄罗斯合作研制的三个海山富钴结壳标准物质GSMC-1,2,3.这三个标准物质的原样分别取自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和中太平洋海山.样品经风干、选配、球磨制备成均匀的粉体样品,其均匀性采用高精度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验.样品的化学组分采用国内外多实验室协同分析方式定值,有八个国内实验室和八个国外实验室参加了合作分析.测试组分均为57个,其中GSMC-1,2有43个组分定为保证值,10个组分作为参考值;GSMC-3有45个组分定为保证值,8个组分作为参考值.经2a多的试用,三个标准物质已于2005年被国家计量部门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其编号分别为GBW07337,GBW07338和GBW07339.  相似文献   
33.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detrital minerals (0.063~0.125 mm) in marine sediments provide a significant indicator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 of sediment.The detrital mineral composition of 219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as analysed to identify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s within the western Philippine Sea. The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ineral provinces: (I) province east of the Philippine Trench, the detrital minerals in this province are mainly composed of calcareous or siliceous organisms, with the addition of volcanogenic minerals from an adjacent island arc; (II) middle mineral province, clastic minerals including feldspar, quartz and colorless volcanic glass, sourced from seamounts with intermediate-acid volcanic rock, or erupting intermediate-acid volcano; (III) province west of the Palau—Kyūshū Ridge, the matter provenance within this province is complex; the small quantity of feldspar and quartz may be sourced from seamounts or erupting volcano with intermediate-acid composition, with a component of volcanic scoria sourced from a volcano erupting on the Palau—Kyūshū Ridge. it is suggested that, (1) Biogenic debris of the study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water depth, with the amount of biogenic debris controlled by carbonate lysocline. (2) Volcaniclastic matter derived from the adjacent island arc can be entrained by oceanic currents and transported towards the abyssal basin over a short distance. The weathering products of volcanic rocks of the submarine plateau (e.g.,Benham Plateau) and adjacent ridges provid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detrital sedimentation, and the influence scope of them is constrained by the intensity of submarine weathering. (3) Terrigenous sediments from the continent of Asia and the adjacent Philippine island arc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edimentation of this study area, and the felsic mineral component is probably sourced from volcanic seamounts of intermediate-acid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34.
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建立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并对连云港市两大堤建成前后的拉格朗日余流变化进行了分析,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污口进行了数值跟踪。  相似文献   
35.
中国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开发新技术21世纪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宋金明 《海洋科学》2001,25(4):50-52
海洋天然活性物质是指海水、沉积物和在海洋环境生存的动植物体中所含有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一般情况下则指海洋生物体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和发现这类物质,并扩大它的应用,在当今人类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中,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开发成了国际热点之一 [1~ 9]。本文在分析了国外的进展,我国的水平与差距后,提出了我国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开发新技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6.
度量泥炭腐殖化度的一种简便方法:泥炭灰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度量泥炭腐殖化程度简便易得的指标——灰度。通过将同一剖面灰度测量结果与传统的腐殖化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导致二者变化的因素大致相同。泥炭赋色物质鉴定的实验表明腐殖质含量变化是引起灰度在剖面上变化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用灰度值作为泥炭腐殖化程度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无机碳与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细胞调节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单细胞雨生红球藻为材料,采用酸碱滴定和CO2加富通气培养微藻的方法,对旧液中HCO3^-和CO3^2-浓度变化以及对红球藻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旧液具有限制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转化的作用。同时,旧液中无机碳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新液。培养液中富含CO3^2-时,各细胞数量与CO3^2-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溶液中仅有HCO3^-时,各细胞数与HCO3^-浓度也呈正相关性。因此,排除了CO3^2-和HCO3^-作为旧液中的调节物质,限制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转化的可能性。旧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生物检测实验表明,在粗提取物中有降低细胞增长和诱导细胞转化的活性,表明调节物质能溶于有机相,也反过来证实无机碳离子不是旧液中的调节物质。DNA含量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球藻游动细胞DNA复制可以加倍后不经过原生质分裂就可以再次进行,因此推测旧液中的调节物质对原生质分裂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而不对DNA复制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轻元素稳定同位素的标准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物质在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分析数据的可比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标准物质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评述了国际上在轻元素(氢、碳、氮、氧和硫)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9.
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孔沉积物分析显示,该孔覆盖氧同位素1-12期,底界年龄约为48万年。生源组分记录显示表层古生产力冰期高、间冰期低,体现间冰期海平面下降、陆源物质输入增强的影响。生产力在末次冰期达到最高,体现末次盛冰期海陆差异增强,东北风发育对生产力提高的促进作用。碳酸钙含量变化呈现冰期早期含量低、冰消期和间冰期含量高的趋势。其冰消期的高值在MIS1/2、MIS3/4和MIS5/6分界处,与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低值对应,揭示该地区的碳酸钙沉积旋回是“稀释旋回”。同时碳酸钙含量变化领先于同一地区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的变化,证明低纬海区碳酸钙泵作用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有影响。滤波分析结果显示碳同位素存在23 ka的岁差周期和偏心率长周期,生源组分的含量变化显示出典型的岁差周期,体现南海季风环流的轨道响应,证明低纬热带过程是调节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铁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取自西菲律宾海区的三个柱状沉积物岩芯的铁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元素的含量及剖面变化、元素的相关性及组合特征,铁族元素与主元素的关系以及元素的赋存状态等方面探讨了物质来源、沉积作用和古气候,并据此进行了地层划分。沉积物有4种来源:海底火山源、生物源、自生源和陆源。海底火山物质提供了较多的铁族元素,相形之下,自生沉积作用较弱。元素地层学研究表明,在全新世温暖期和晚更新世寒冷期铁族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尤以Mn和亲生物(Ca)元素对气候的反映灵敏。WP_2孔和WP_(40)孔铁族元素特征相似,与WP_1孔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