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504篇
地质学   1433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电法勘探是一种以研究地下探测目标体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电性差异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通常采用的二维电法勘探只能得到一条垂直于测线的视电阻率剖面,如果不能确定测线位置正好在异常体的正上方,这时就难给出较准确的结论。三维电阻率法采集数据量大,可获得三维电性数据体,而且可方便地根据需要实现水平及垂直切片,有着二维电法探测不能比拟的优点,实现对目标体的准确定位及全面透视。通过对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体进行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表明双巷并行三维电法对地质异常体可以进行有效的探查并获得良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272.
刘书会  高永进  王长轩 《地质论评》2014,60(5):1043-1050
针对红层划分对比所面临的难题,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现有的多种分层方法相互整合,彼此约束和印证,形成了一套科学、便捷的技术方法,即"接触关系明顶底、岩电特征找界面、多元融合定方案、地震约束建格架"的综合地层划分对比技术。该方法针对红层的特殊性,根据岩电特征对干旱气候的响应变化,充分利用了测、录井资料纵向上的连续性优势(避免了取样分析的局限),以及地震资料横向上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红层纵向划分、横向对比的难题,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始新统沙河街组、孔店组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方法可为其它地区同类复杂地层划分对比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3.
王斌 《地质与勘探》2014,50(3):564-571
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细碎屑岩-碳酸盐岩既是金龙山矿区的容矿地层,又是金等成矿物质的矿源层。金矿脉的产出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尤其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金龙山金矿绝大多数的矿脉产出。在金龙山金矿区金龙山矿段106号金矿脉应用EH4连续电导率仪成功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岩性,并识别出了3条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测区内灰岩表现为高阻异常特征,页岩表现为低阻异常特征。近EW走向的断裂构造Fa为测区内规模最大的断裂构造,深部延伸较深;NE向的断裂构造Fb与Fc近平行产出,并且深部均与Fa交汇,其中Fb为106号金矿脉所处断裂构造,而Fc为测区内一条锑矿脉所处的断裂构造。Fa断裂与区域上EW走向的深大断裂倾向一致,为SN向推覆过程中形成的,在成矿过程中为成矿热液提供运移通道;NE向断裂Fb与Fc具有容矿条件,推测应为张性断裂。  相似文献   
274.
高密度电法岩溶路基注浆质量检测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地下水条件下高密度电法进行注浆质量检测的可行性和评价方法,建立了一种可变地下水位的岩溶路基室内模型,采用微型电极进行不同地下水条件的注浆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中无地下水时,注浆合格的模型注浆后视电阻率较注浆前降低;模型中有地下水时,注浆后视电阻率较注浆前升高;模型注浆前后地下水条件不同时,不适合使用高密度电法进行注浆质量检测。南广铁路和湘桂铁路现场测试结果也基本验证了模型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275.
对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多层岩溶、溶洞洞高较小或顺层岩溶,直接从高密度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上难以将其区分。通过从高密度电法数据中抽取电测深曲线,对一系列测点的电测深视电阻率曲线进行解释,同时结合其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作出推断,能有效地将上述岩溶进行区分。在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跨线桥墩台桩基工程基础勘探中的实践表明,使用该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地质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276.
激电测深半衰时参数在东平山丘区找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平山丘区缺水村庄的找水定井工作中,应用激电测深方法,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激电测深参数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基础,重点结合半衰时参数St进行综合分析,精确确定储水构造位置和富水地层深度。经后期地质钻探验证,确定的井位单井涌水量均在60 m3/h以上,解决了当地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为今后在类似地区的找水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77.
复杂地形下高密度激电法2.5维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对计算机要求较高,2.5维模拟是三维问题的简化,较好地克服了上述问题。在高密度激电法模拟中,模拟的点数一般较大,要求程序计算效率高,因此对高密度激电法2.5维模拟研究是必要的。首先给出了2.5维稳定电流场的边值问题及对应的变分问题;为了能更好模拟复杂地形对极化率异常的影响,采用三角形网格,有利于模拟复杂地形又有利于将其应用于反演计算。推导了基于连续电性介质的2.5维稳定电流场的有限元法,利用等效电阻率法,编制了2.5维高密度激电法有限元模拟程序,计算了水平地形及起伏地形下的极化率异常模型,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了山谷地形比山脊地形对极化率观测的影响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8.
利用有限单元法和Cole-Cole模型对伪随机激电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伪随机激电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在忽略电磁效应的情况下,给出电场的边值问题和变分方程,将模型中大地和极化异常体的电阻率用Cole-Cole模型的参数替换,通过解方程最后得到模型节点上的复电位值。通过改变地电模型的参数,得到了不同参数下幅频率的模型相应曲线。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表明运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伪随机激电法中的参数是正确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279.
在有限元点源二维正演模拟中,采用第二类齐次边界条件结合相应的网格剖分技术,并将二维正演模拟程序引入到偶极-偶极激电测深二维反演中,编制相应反演程序并进行集成,形成集数据输入、反演计算、数据成图和结果输出为一体的二维反演软件。通过对起伏地形下的两个理论模型合成数据及一例实测数据的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反演软件有效。  相似文献   
280.
基于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的坡面水文连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降水入渗时坡面水文连通性特征以及坡度和雨强等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分别采用结构性指标径流长度(Flowlength,lF)和功能性指标相对地表连接函数(Relative Surface Connection Function, FRC)分析不同坡度坡面(5°、15°、25°;面积为150 cm×50 cm)在不同雨强(25 mm/h、50 mm/h、70 mm/h和86 mm/h)条件下的水文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坡面水文连通结构主要由lF为0~100 mm的径流路径组成,其栅格频率高达90%以上,而lF为100~500 mm的栅格频率为3%~8%。水文连通性的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降水事件的开始阶段,而一定阶段以后入渗速率与地表储水速率基本持平,水文连通性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坡度增大整体上有利于水文连通性的发展。5°坡面对应水文连通面积比率整体小于其他坡度。由于雨强增大到一定范围时将增加地表糙率,从而阻碍水文连通性的发展,研究中仅25 mm/h对应水文连通性明显区别于其他雨强,而其他雨强间则在多数情况下水文连通性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