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27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太阳系探测的成果,对比分析类地行星大气层与水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类地行星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共性与特性、类地行星的岩石类型比较、类地行星的热历史与内部结构的比较,行星的质量大小和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的相互耦合,制约了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92.
闽台地区近震震级ML量规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仙坎 《中国地震》2006,22(3):287-293
作者精心地挑选了发生在台湾地区的ML=4.0~5.0壳内地震215个,用福建台网记录到的这些地震的最大地动位移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出最大地动位移的衰减特征为logA=2.07 231.1/Δ(150km≤Δ≤650km)与之相应的量规函数的表达式为R(Δ)=3.45-231.1(1/Δ-0.01)(150km≤Δ≤650km)对于1999年9月~2005年8月发生在台湾地区地壳内的790个地震,分别利用相关部门在1997年制定的量规函数和上式所示量规函数,求出福建台网测定的平均震级及均方差。结果表明,据前者所得的平均均方差为0.20,而后者为0.18。如果在测定震级时,考虑到台基修正值,则后者为0.13;把测定的结果与台湾相关部门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前者平均低了0.50左右,而后者高了0.08左右。  相似文献   
93.
基于气象站资料的中国地区太阳日辐射量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计算水平面太阳日辐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影响辐射的相关要素建立模型,另一种是依据实测资料进行空间插值.但后一种方法若要保证精度则需有足够多的样本.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我国不同区域67个站点的数据,在VP-RAD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中国地区的逐日太阳辐射算法CNR,该算法仅需要输入站点基本信息、最高最低温度和降水量.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4.
综合评价方法在水质评价应用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某取水口监测点19981999年的水质为评价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物元分析法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和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一致,"中心化"灰色关联法评价结果与上述两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5.
讨论了高遮挡环境下采用双星接收机与单星接收机进行RTK作业时的精度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了测试方案,通过实际作业比较了其定位精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6.
Using the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 w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he 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 (EPA) generated by main shocks and their strong aftershocks of 21 earthquake sequences with MS≥7 occurred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offing of China during 1966~2002. The result shows that EPA of strong aftershocks usually exceed that of main shock for 76.2% earthquake sequences and EPA of more than 50% strong aftershocks are greatly lar-ger than that of main shocks in large area, which suggest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damage produced by strong aftershock into account in the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and the seismic design.  相似文献   
97.
何立贤 《贵州地质》2007,24(3):196-196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 读完《贵州地质》2007年1期,"浊积岩型金矿简介"一文以后,脑海中充满疑问.首先感到"简介"一文的结构比较特别.按常理,写完前4节,已完成"简介"任务,第5节似属多余.  相似文献   
98.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wo landfall typhoons Haitang and Matsa, which affected Zhejiang province seriously in 2005. Firstly,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yphoon-induced heavy rains were compared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both of them brought strong large-scale precipitation and the maximum centers of rainfall were located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landfall site. Making landfall on Fujian, Haitang was weaker than Matsa in intensity but surpassed it in rainfall. Then with focus on intensity, moving speed, structure of typhoon, circulation and terrain, the two typhoon-related heavy rai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yphoons themselves, moisture transportation and mesoscale terrain. In contrast to the south side, the north side was hotter and wetter and water vapor was also more abundant. The phenomenon of more rainfall induced by Haitang wa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following reasons. Invading cold air led to rainfall increases, weakened dynamic field and slower movement both benefited precipitation. For the last part, the cold characteristic of air mass over Zhejiang was also a favorable factor for the rain.  相似文献   
99.
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边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变化情况,并比较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与39 a平均位置,发现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上、下边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下边界的波动还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分析了季风边缘区3个分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区)的降水变化,发现各区的降水变化趋势与边界线的波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00.
秦岭山区一次冷空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77年1月20-22日一次侵袭秦岭山区的冷空气活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并检验该模式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降温过程与实况比较一致,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和屏障作用可造成其南北两侧温差达4℃以上,并且滞留冷空气达12h以上.还分析了此次冷空气影响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气压场的演变,结果发现:RegCM3区域气候模式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复杂地形条件下温度场和气压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