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52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1.
紫菜胶与紫菜琼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煣  史升耀 《海洋科学》1994,18(1):48-52
研究了坛紫菜所含多糖的年率、性质和组成。用水直接提取的多糖产率为5.45~6.89%,无凝固性,含SO412.73~14.08%,含3,6-AG9.98~12.12%。经碱处理后提取的多糖产率为4.9~9.5%,最高的达19.1%,它能形成很好的凝胶,其凝胶强度达750~1100g/cm^2,含SO40.20~0.75%,含3,6-AG40.28~43.04%,它的红外光谱和^13C-NMR波谱与  相似文献   
212.
埃迪卡拉纪以来,微生物与后生动物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在寒武纪苗岭世却出现了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和后生动物扰动构造短暂共存的现象。笔者在豫西馒头组二段下部识别出包括皱饰构造与微生物席裂构造在内的2种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对皱饰构造与遗迹化石的共生关系进行了分类,建立了席上足辙迹(Monomorphichnus henanensis)与牧食迹(Jinningichnus badaowanensis)、席下水平漫游迹(Planolites montanus)、席下深层泥岩中生物扰动共3种微生物席与后生动物的共生模式和生态演化模型。上述研究表明,具有特殊环境耐受性的“机会主义”动物在食物来源较为宽松的潮坪环境中与微生物席共存,这种微生物席与后生动物短暂而“和谐”的共存关系不仅延续了埃迪卡拉纪双方的部分共生特征,且在以混合底为主导的显生宙生态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13.
214.
利用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浙江省南麂岛和渔山列岛的4株不同形状野生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3条引物中筛选出11条可扩增出清晰条带的引物,在4株坛紫菜中共扩增出62条 DNA 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达88.71%.遗传距离分析表明4株坛紫菜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3226~0.612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渔山列岛坛紫菜遗传距离最近,而南麂岛的两株坛紫菜则距离相对较远.该研究说明浙江附近岛屿的野生坛紫菜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15.
在内蒙古胡吉尔特一带进行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发现超基性岩、堆积杂岩、辉绿岩墙群及基性枕状熔岩夹大洋放射虫硅泥质岩组合,呈现典型的蛇绿岩特征,其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为大洋中脊环境.锆石U-Pb年龄为371.0±5.3 Ma,为晚泥盆世.表明这一地区晚古生代有洋壳存在,是古亚洲洋的一部分,可能为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多岛洋古地理格局中洋盆的一支,并非位于中朝板块内部,推测中朝板块的北缘位于胡吉尔特一带之南.   相似文献   
216.
条斑紫菜对无机碳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8年3月在青岛太平角采集条斑紫菜,在室内光照强度为120μE/(m~2·s)的培养架上培养,通过测定其光合作用引起密闭海水体系pH值及无机碳浓度的变化,借助于各种无机碳利用的抑制剂(Az、Van、DIDS、SITS)对其无机碳利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条斑紫菜可间接吸收HCO~(-)_(3)。胞外碳酸醉酶(CA)催化HCO~(-)_(3)水解成CO_2扩散进入胞内是条斑紫菜无机碳利用的主要形式,占全部无机碳利用的73%以上。Az是胞外CA的抑制剂,可直接检测胞外CA的存在,它不能透过细胞膜。(2)条斑紫菜可依赖于细胞膜上ATP酶对HCO~(-)_(3)直接转运。但未发现带Ⅲ蛋白(band 3 Protein)及 Na~+/HCO_(3)~(-)协同转运系统的参与。(3)条斑紫菜pH值补偿点为9.83,CO_2补偿点为0.04μmol/L。  相似文献   
217.
对冷藏的条斑紫菜叶状体在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复苏实验。复苏的紫菜经海螺酶解离成为单细胞 ,通过染色检查其细胞活性并且将单细胞培养于适宜的条件下 ,观察其生长和发育状况 ,以了解不同复苏条件对冷藏叶状体细胞生理状态的恢复程度。结果表明 :(1)光照不是复苏的必要条件 ;(2 )温度对复苏很重要 ,2 5℃是条斑紫菜的致死复苏温度 ,10°~ 2 0℃是适宜的复苏温度。 (3)复苏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在 10℃的消毒海水中 ,至少需经历 2 d,才能达到完全复苏 ;15℃需 1.5d;2 0℃需 1d;2 3℃复苏时间可减少到 12 h。复苏主要是细胞吸水膨胀的过程 ,海水中已经存在足够的营养元素 ,紫菜细胞在一定的温度下复苏一段时间后 ,细胞活性恢复 ,酶解后细胞死亡率低 ,酶解后存活的单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 ,几乎可以全部发育成苗。生产上可以选择在较高温度下 ,短时间复苏即可大量出苗 ,实现生产上早出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8.
紫菜叶状体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紫菜是重要的经济海藻,在海藻栽培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随 着海藻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对紫菜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个体、组 织和细胞水平综述了对叶状体发育的研究进展,对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紫菜 选种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19.
为探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在条斑紫菜响应温度和失水胁迫时发挥的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条斑紫菜SOD基因家族的进化树、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和蛋白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在条斑紫菜中共鉴定出12个SOD基因(PySOD),包括8种Cu/Zn-SOD、3种Mn-SOD和1种Fe-SOD,不均等地分布在3条染色体上,且各含0~2个内含子;SOD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不同数目的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和激素响应元件;Mn-SOD和Fe-SOD二级结构中α螺旋所占比重大,Cu/Zn-SOD中β折叠所占比重大。基于条斑紫菜受到温度和失水胁迫的转录组数据和qPCR结果,PySOD不同胁迫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尤其在失水胁迫时Cu/Zn-SOD表达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这种PySOD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为了解植物中SOD基因的进化关系提供信息,并且条斑紫菜受温度和失水胁迫时SOD基因的表达分析为改良条斑紫菜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0.
形成条斑紫菜离体组织再生苗的几种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菜属的不少种类的叶状体通过形成单孢子直接产生叶状体苗,也可以以其他方式直接成苗、一些报道表明,由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直接成苗在不少种类中存在。尤其是离体营养组织块,与离体细胞或原生质体相比,容易获得而且出苗量大,在生产上有潜在的利用价值。作者以条斑紫菜为材料开展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材料与方法样品1~6号为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室海藻种质种苗组保种并在1997年9月育成的6个品系的苗网,在大连旅星海珍品公司海区养成后,11月30日自栽培网上采下,7号样品取自江苏海头养殖海区紫菜网。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