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37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发育在赫章奥陶纪湄潭期岩石地层中的一个进积型海岸沉积序列,从下至上它由浅海陆棚相、过渡相、临滨相及前滨相组成.该序列是由海岸砂体逐渐向海推进而形成的海水由深变浅的反粒序序列,从区域特征上看不属于地壳上升造成的海退序列.  相似文献   
32.
33.
沙庆安 《第四纪研究》1994,14(2):143-153
新洞洞穴的沉积除底部灰烬层外,全部为碳酸盐岩。剖面主要由含砂质灰岩组成,上部有两层钙华,以及石笋和石钟乳。它们分别是洞内积水时期和流水,滴水时期的产物。岩石学的综合特征反映了当时注入洞内水量的经常性变化和洞内环境条件由相对温湿向干冷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闽粤台沿海北西西向最新构造带与大震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福志  袁又申 《地震地质》1990,12(2):183-192,T001
闽粤台沿海自台湾运动以来逐渐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隆起—拗陷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已知的北东—北北东向隆起、拗陷带构成了区域性镶嵌构造格局。 研究区内除板块相互碰撞、俯冲及上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震构造背景外,莫霍面隆起或隆起断距大、低速层厚、地壳变薄、近两、三千年地表抬升差异活动显著以及台东近海有北西西向构造活动等,也都是发生大震的重要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35.
本文根据钻孔岩芯化学分析资料,研究了华北平原北部全新世沉积地层中化学元素Fe、Mn、Ca、Mg、Cu、Ni、Zn、B等以及CaCO_3的分布,它们的迁移和积累受制于气候条件,沉积环境以及海洋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全新世早、中、晚三个沉积阶段中,元素Ca、Mg以及CaCO_3的含量具有高—低—高的分布特征,而元素Fe、Mu、Cu、Ni、Zn和B则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6.
浙江全新世海滩岩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守仁  江大勇 《地质论评》1995,41(4):332-339
浙江全新世海滩岩是目前公认的中国最北的海滩岩,对它的研究在古气候、古环境、古海面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浙江海滩岩进行了综合研究,提示其古动物学、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氧碳稳定同位素和^14C测年等特征,从中提取了古气候、古环境信息。研究表明,浙江海滩岩由8个岩石类型组成。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造成波浪衰减几种力学机制,并针对不同模型海底底床下的波浪衰减,以及有限深底床和无限深底床的波浪衰减进行了计算比较,认为造成波浪衰减的力学机制直接和底床砂质的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38.
许国辉  郑建国 《地学前缘》2001,8(2):246-246
海岸地区是全球人口密集、城镇密布和经济发达区 ,这一区域的都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迅猛 ,旅游业飞速发展。所有这些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 ,由于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及沿岸砂量的变化 ,对海洋动力敏感的两种海岸———沙质海岸和淤泥质平原海岸的退损是非常显著的。海岸遭受侵蚀的因素有 :(1)海平面上升 ;(2 )陆源供沙减少 ;(3)人为海岸带采沙 ;(4 )海岸工程负面效应 ;(5 )其他。根据研究 ,海平面上升 5 0cm情况下 ,我国的青岛、汇泉、浮山 3个海湾海滩损失面积多达 17万多m2 ,损失率在30 %以上 ,滨海后退达 34 0m之多 …  相似文献   
39.
40.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73,自引:6,他引:67  
采用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在野外露头、钻井剖面的综合研究和室内编图基础上,提出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碎屑堡岛-浅水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是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重要的古地理格局。受区域构造背景影响,晚古生代盆地充填经历了裂陷海湾和陆表海浅陷共存、统一陆表海、近海内陆坳陷和内陆湖盆四个阶段,区域古地理格局由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碎屑堡岛-浅水三角洲复合体系沉积演变为三角洲-河流体系沉积,最终被河流-湖泊体系沉积取代。砂质储集体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主要展布在中、北部地区,以河流、三角洲砂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