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247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Acid sulphate soil(ASS) is a kind of soil which is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ASS is hard to efficiently assess efficiently in the subsurface,although it is detectable on the surface by remote sensing.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 new way to rapidly assess ASS in the subsurface by introducing a proximal hyperspectral instrument,namely the HyloggerTM system which can rapidly scan soil cores and provide high resolution hyperspectral data.Some minerals in ASS,which usually act as indicators of the severity of ASS,such as iron oxides,hydroxides,and sulphates,as well as some clay minerals,such as kaolinite,have diagnostic spectral absorption features in the reflectance spectral range(400-2500 nm).Soil cor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study area and hyperspectral data were acquired by HyloggerTM scanning.The main minerals related to ASS were characterized spectrally,and were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and mapped in the soil cores based on their reflectanc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Traditional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were also applied to verify the results of the mineral identification.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ation of ASS and its main compositional minerals,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relevant minerals in different depth of cores.  相似文献   
392.
393.
火山活动与辽西四合屯脊椎动物群死亡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正府  汪筱林 《岩石学报》2002,18(1):117-125
近年来在辽西北票四合屯发现了大量的早期岛类及“长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层,完美的化石形态表明本区发生过多次非正常生物集群死亡事件。化石层与火山凝灰岩层(或火山灰)密切共生在一起。本文选择了其中四个化石数量巨大的脊椎动物化石层,对其中凝灰岩(或火山灰)中的火山玻璃及五晶矿物内原生岩包裹体的挥发分成分进行了电子探针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号世界相同成分的其它火山相比,本区火山喷出气体的含量较高;火山喷出的各种气体(HCl、HF、H2S、SO2、SO3和H2O蒸汽)的组成比例不同,对应着化层内脊椎动物化石组合也存在差异。作者认为,火山喷山的气体及火山灰(尘)的综合气体效应是造成本区生物集群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4.
为研究金川铜镍矿山酸性废水溶解尾矿砂实现综合治理废液与废固的可能性,进行了尾矿砂在硫酸中的溶解实验。结果表明,尾矿砂在硫酸浓度大于3mol/L、温度保持90℃以上并在液固比6.0下强力搅拌,能够较好地溶解于硫酸中,生成无定形二氧化硅;300℃的马弗炉焙烧4h有助于尾矿砂中绿泥石的溶解,对透闪石的溶解影响不大。尾矿砂中橄榄石、蛇纹石和透辉石较容易被硫酸溶解,透闪石、斜长石则比较难溶解,这与尾矿砂中矿物性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95.
研究了用草酸钾为掩蔽剂的K2C2O4 MgCl2 法测定浸出液中剩余酸度,比(NaPO3 )6 法及EDTA Ca法优越,本法对铀、铁、铝、钼等干扰离子掩蔽能力强,掩蔽效果好,测得的余酸量为真实的硫酸含量.在现场运行11d24h跟班取样, 拟定余酸工艺参数7. 0±2g/L,在生产上运行四个月铀的浸出率月平均值大于93%,硫酸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下降,从而解决了铀水冶工艺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396.
为了深入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氧化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二组平行实验:一组在H2SO4溶液中加入黄铁矿;另一组在加入黄铁矿的H2SO4溶液接种氧化亚铁硫杆菌。溶液的pH值用浓硫酸调到2.5。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鲜黄铁矿表面及硫酸溶液和含氧化亚铁硫杆菌溶液淋滤过的黄铁矿表面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新鲜黄铁矿表面比较平滑,硫酸溶液淋滤的黄铁矿表面也比较平滑,未见明显的浸蚀坑,而在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后的黄铁矿表面上,存在大量各种型式的浸蚀坑。  相似文献   
397.
以新鲜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为原料,将其冷冻干燥处理后,采用改良的差示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海蜇不同部位的总糖含量,并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水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海蜇的最佳水解条件为:1 mol/L硫酸,90℃水解120 min,测得海蜇生殖腺、海蜇皮、海蜇头的总糖含量分别为9.42%,7.28%和7.58%。  相似文献   
398.
为了评价琼枝麒麟菜多糖(EGP)包括粗提物(CEGP)及大于500 k Da多糖组分(LEGP)抗呼吸道相关病毒活性。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流感病毒H1N1、H3N2和H5N3,柯萨奇病毒CVB3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滴度;采用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法,确定CEGP和LEGP对犬肾细胞(MDCK),人宫颈癌细胞(He La)和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的最大无毒浓度;通过细胞病变观察法(CPE)及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CEGP和LEGP抑制各病毒产生细胞病变的作用。结果表明:CEGP和LEGP对5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H1N1、H3N2和H5N3,CVB3和RSV都有抑制作用,CVB3和RSV对CEGP和LEGP更敏感;CEGP和LEGP有抗多种呼吸道病毒作用,为抗呼吸道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9.
【目的】研究Mg2+、Mn2+对波吉卵囊藻生长和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取蒸馏水培养数日后的波吉卵囊藻液接入以f/2培养液的配方为基础的新鲜培养液中,Mg2+浓度梯度分别设置为0、1、2、4、8 mg/L,Mn2+浓度梯度分别设置为0、0.005、0.050、0.500、5.000 mg/L,实验周期为10 d。【结果与结论】不同浓度Mg2+、Mn2+对波吉卵囊藻的生长有显著性影响,当Mg2+质量浓度为2 mg/L时,波吉卵囊藻的相对增长率、色素蛋白含量均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Mg2+添加量为0、4和8 mg/L的组(P<0.05),当Mn2+质量浓度为0.005 mg/L时,波吉卵囊藻相对增长率、色素蛋白含量均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Mn2+添加量0、0.050、0.500和5.000 mg/L组(P<0.05)。不同浓度Mg2+、Mn2+对波吉卵囊藻胞外多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Mg2+质量浓度>2 mg/L、Mn2+质量浓度>0.005 mg/L时,波吉卵囊藻生长均受到胁迫,其胞外多糖合成量明显增加,以保护藻体不受危害;当Mg2+质量浓度为8 mg/L、Mn2+质量浓度为5.000 mg/L时,波吉卵囊藻胞外多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43和3.36倍。  相似文献   
400.
侯宁宁  王晶  张全斌 《海洋科学》2017,41(9):102-109
以莫氏马尾藻(Sargassum maclurei)为原料,分别采用热水和稀酸两种提取方式提取莫氏马尾藻多糖,通过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进行分级纯化,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对分离到的莫氏马尾藻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基本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主要组分的抗氧化与抗凝血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莫氏马尾藻多糖是以岩藻糖为主,且含有少量硫酸根和糖醛酸的酸性多糖;莫氏马尾藻多糖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该多糖可以通过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起到抗凝血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