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建立了地质化探样品中不同含量和检出限要求的12个元素的连续测定方法。样品经一次取样,用盐酸-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钴、镍、镉、锶、钡、钒、锰后,加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镉。银、镉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分别为6.5%、4.7%。与现行分析方法相比,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检测时间,尤其适合大量化探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杭健  高若柳 《岩矿测试》2011,30(2):226-229
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钨是基于W5+与硫氰酸盐形成黄色络合物。为使钨完全还原为5价,通常单独使用三氯化钛或氯化亚锡作还原剂。此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由于Ti3+本身呈紫色,加多会掩盖络合物的黄色,加少则出现硫氰酸铁之红色丝状物影响比色的情况。通过大量的试验,采用氯化亚锡-三氯化钛作双还原剂,控制最佳酸度、温度和时间,从而获得稳定的络合物,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通过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分析验证,从而证实方法可行,能够保证样品的测试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低含量、大批量钨矿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43.
高云慧  郭子英  张茹 《吉林地质》2011,30(1):116-118
样品经酸溶后,加碘化钾,银以AgI方式存在,有机试剂萃取分离,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有机相中银的含量,测定范围(1~1 000)×10-9。  相似文献   
44.
卡林型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林型金矿富含有机质,金主要呈显微一超显微分散状态存在,利用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检测分析仪(MLA)及传统化学方法只能大致判断矿石中金的赋存趋势,无法对其赋存状态准确定量.本文利用MLA仪器系统分析贵州回龙卡林型金矿,测得矿石中金主要以显微-超显微状态包裹于黄铁矿和毒砂中,少量被脉石等其他矿石包裹;黄铁矿约66%完全解离,而毒砂仅30%完全解离,载金矿物与其他矿物连生或者被包裹,将不利于硫化物包裹金的浸出.结合回龙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特征和富含有机质的特点,对传统的物相分析流程进行改进,调整了硫化物包裹金和碳酸盐包裹金的浸出顺序,提出裸露金-碳酸盐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硅酸盐包裹金的浸出流程,在裸露金及碳酸盐包裹金浸出时加入活性炭,利用竞争吸附抑制矿石中有机炭对金的吸附,降低有机炭对分相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有机炭含量在1%左右的金矿石分相时加入活性炭对各相测定值的影响不大;先浸出碳酸盐包裹金,再测定硫化物包裹金,各相的测定数据更加准确.改进的方法(加活性炭)用于测定回龙金矿中裸露金和碳酸盐、硫化物、硅酸盐包裹金,含量分别为1.25%、84.17%、11.46%和3.13%,与选矿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该法适合应用于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分析.  相似文献   
45.
DPD比色法测定电解海水产生的有效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是用DPD(N,N-二乙基-1,4-苯二胺)比色法测定电解海水中的有效氯浓度,并将测定结果与碘量滴定法测定有效氯浓度相比较。此外,对该方法在海水中的实验条件进行了试验。结果得出,在海水环境下,DPD比色法在常温下,波长为550 nm,pH值6.5左右,显色后10 m in内测定。在海水中用此方法测定有效氯浓度的范围在0~2 m g/L,误差在5%以下。  相似文献   
46.
为了对商品化的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中甜菜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酸性条件下甜菜碱能与雷氏盐发生特异性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在λ525nm有最大吸收的特征,用比色法来检测甜菜碱的含量,并对测定条件、络合物的稳定性、方法的回收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5,平均加标回收率是99.07%。用此方法测定了国内外7种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产品中甜菜碱的含量,其中1号样品甜菜碱质量比最低,为0.6193mg/g,6号样品甜菜碱质量比最高,为120.4163mg/g。此方法能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中甜菜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47.
李志良  彭平 《地质实验室》1996,12(3):152-160
综述了基于数学与计算机方法改善光谱分析选择性及其应用。主要介绍了改进矩阵法,最优化技术,因子分析及卡尔曼滤波法。  相似文献   
48.
49.
50.
Gaotaigou borate deposit in Ji'an area, southeastern Jili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n end of Liaoning-Jilin (Liaoji) Proterozoic paleo-rift, which is a medium-sized deposit and makes up 67% of the total borate reserves in Jilin Province. The original borate ore bodies were formed by sedimentary exhalative process in Paleoproterozoic, but were activated and enriched by later metamorphism. In late stage of metamorphism, hydrothermal fluid of metamorphic origin made wallrocks be altered and the borate ore bodies be reformed. Ore bodies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strata and their lithologies. In addition, the shap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re bodies are also defined by the Gaotaigou syncline. Combined with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ineralizing features,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Gaotaigou borate deposit is a metamorphosed and hydrothermally altered sedimentary exhalative depo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