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3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迁居行为及其意愿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城市居住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居民的需要。论文从迁居意愿的视角,将地方依赖和社区认同引入迁居研究中,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城市居民的居住选择。运用Williams量表,在292份调查问卷和52份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北京中关村地区展开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关村周边社区居民对就业和子女教育具有明显的地方依赖和较高的社区认同感。在292名被调查者中,共有115名居民有迁居意愿,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9.4%。其中,在就业和子女教育地方依赖程度较低的调查人群中,这一比例分别上升至47.2%和54.2%。此外,有迁居意愿的居民大多社区认同感不高,在115名有迁居意愿的居民中,仅有4人对所在社区具有强烈认同感。论文从地方感的角度丰富了居住空间的研究内容,为理解当代城市居住空间的特点、提升城市空间建设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2.
颜亮  柳林  李万武 《北京测绘》2020,(4):467-471
出租车载客数据可以用于研究居民的出行特征,提取城市的交通热点区域,但对城市交通热点区域的交互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纽约市的出租车行程记录数据为数据源,利用交通小区划分结合出租车载客数据提取城市交通热点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的方法对不同日期类型和天气情况的城市交通热点区域空间交互网络进行研究并进行社区发现。结果表明,热点区域受城市核心区的影响而聚集在核心区域周围,城市内社区的形成可以克服地形和行政区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有望为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管理、出租车调度、以及人们的出行等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63.
重建地方:人文地理与GIS结合研究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超  塔娜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8):1249-1259
地方是很重要的地理学概念。中外学界对地方的研究有丰富积累。围绕地方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索人文地理与GIS结合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对中国地理学尤为重要。“重建地方”旨在打破学科界限,重新发现学术研究的“地方”,并将学术与生活、思想与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反思和重建生活中的“地方”。人文地理与GIS结合研究主要聚焦于流动性的大尺度城市空间与稳定性的小尺度社区空间。通过运用开放的街景地图、3D-VQGIS等新GIS工具和方法,整合大数据与小数据,将定量与定性结合,丰富了地方性研究的方法与理论,使人文地理与GIS结合有新的方法论与可操作的手段。以地方为主题,人文地理与GIS的结合还将重塑这2个子学科,进而促进地理学发展。未来应该大力探索人文地理与GIS结合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实现学科内的交融互动,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尺度交错的现实问题,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重建地方。  相似文献   
164.
解芳芳  孙洁  刘风豹 《热带地理》2020,40(6):1039-1050
以台湾中和社区为案例,采用访谈法与介入式观察法,通过社会建构与人文主义两种视角,关注宏观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者两种力量对地方性形成的影响,探讨了社区营造的地方性特征及其建构机制。研究表明:中和社区营造的地方性表现在都市近郊的区位、社区营造实践地点及活动、参与者与观光者的地方感3个方面;中和地方性建构过程则经历3个阶段:首先,弱地方性引起了社区营造参与者与广大社会的反身性;其次,在社区营造政策的推动下,社区营造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推动社区营造,促进地方性的生产与再生产;最后,地方性的营造结果吸引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再投入,强化了地方性的持续生产,并创造了进步的地方性,也间接强化了乡村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165.
蔡周平 《北京测绘》2020,(2):190-193
国内Cesium地图引擎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当前基于Cesium智慧社区开发贫乏问题,本文基于Cesium和WebGL技术进行开发试探,建立了基于倾斜摄影模型的三维智慧社区系统。通过导出Cesium 3D Tiles、搭建开发平台和相关类库函数调用,实现了三维智慧社区可视化控制、空间测量、可视性分析和空间查询功能。实验结果表明,Cesium和WebGL类库函数功能强大,开发方法简单,构建的三维智慧社区系统兼容性、开放性与可移植性强,支持倾斜三维模型海量数据加载与并发访问,有效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不失为一种轻量级智慧社区Web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66.
现代渔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战略、经济、文化、社区等4个层面论述了现代渔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从战略层面看,现代渔业是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层面看,现代渔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新的亮点和着力点;从文化层面看,现代渔业是促进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从社区层面看,现代渔业有助于运用先进的理念引领新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7.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海洋环境教育的现状,提出高校在社区开展的海洋环境教育中应包括海洋权益教育、资源、海洋自然灾害教育、海洋有毒生物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内容。在实施的同时,要注重运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采取各种社区海洋环境教育形式,通过在社区墙报栏开展公民的海洋环境教育、举办海洋知识讲座、海洋生物标本展览以及利用寒暑假举办社区的中小学生夏令营等形式来开展海洋环境教育,营造浓厚的海洋环境教育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媒体的作用,介绍和宣传社区海洋环境教育活动等建议,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社区环境教育,寻求把海洋环境教育融入当前的社区环境教育中的途径,达到普及海洋环境知识和增强人们海洋意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8.
李敏  钟伟 《地震科学进展》2023,(12):581-588
社区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是减轻灾害风险,指导工作优先开展次序的先锋队,社区居民是灾害风险的主要应对者和直接受害者,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仍存在诸多困难,基于嘉兴某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现状,提出针对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工作指南建设架构,以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震可能给社区所带来的危害,帮助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提高地震灾害的风险意识,培养社区地震灾害的应急文化,促进辖区社区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9.
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使村庄建设成为布局科学合理、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整洁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海盐县去年以来,自下而上开展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然而,实施村庄布点规划,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要解决村庄规划的建设用地。限于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农村实际,取得建设用地是件难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此,笔者以海盐县为调查对象,分析村庄布点规划实施中的用地矛盾,研究并提出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70.
介绍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的社区地图集的设计思想、编绘方法和关键技术,详细说明基于GIS技术的地图数据库用于地图制图的工艺流程,最后总结社区地图集的特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