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徐雪  王永瑜 《中国沙漠》2022,42(5):1-13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的背景下,提升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水平,有利于西北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并加快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鉴于此,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3—2018年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量化,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大体上呈现河西地区>陇中地区>陇东南地区>南部民族地区的空间发展格局。(2)全省、河西地区、陇中地区及南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效应逐步增强,耦合协调发展呈现西北强东南弱的空间分异特征,河西和陇中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明显高于陇东南及南部民族地区。(3)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类型的市州较少,乡村振兴滞后型的市州明显增加,并且集中分布于陇中地区及陇东南地区。(4)政府能力、工业化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二者耦合协调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322.
323.
在明晰国内艺术介入乡村内涵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构并解析艺术介入乡村的效益层次体系,并选取广州市小洲村、凤和村为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识别艺术家主导型与资本主导型两种艺术介入模式的效益特征与问题。结果表明:1)艺术介入乡村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资本、艺术家与文化团体等主体,通过艺术实践实现乡村景观重构、综合经济效益、社区营造治理、地方文化传承等多级效益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依据不同的驱动主体,可将艺术介入乡村模式主要划分为艺术家主导型和资本主导型两种类型。2)艺术介入乡村具有物质、经济、社会、文化四级效益,呈现逐级递进的特征。3)艺术家主导型在实现高层级效益方面作用显著,低层级效益有所欠缺;资本主导型在实现低层级效益方面作用显著,高层级效益有所欠缺。4)构建资本与艺术家协同、政府支持、村民参与的多方合作模式,能够综合两种模式的效益优势,使艺术介入的乡村实践更具推广性。  相似文献   
324.
浙江美丽乡村空间格局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系全国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经典模式。基于浙江2016年以来3个批次美丽乡村“示范村”数据,运用洛伦兹曲线、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识别美丽乡村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模式,揭示具有强烈资源禀赋约束的各类乡村如何在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下从示范走向全域。结果表明:①美丽乡村示范村空间上整体呈凝聚型分布,已形成“杭嘉湖”和“金衢”两大集聚区,且其时空演化特征稳中有变,后两批较第一批分布范围更广;②美丽乡村具有农业服务型、工业发展型、休闲旅游型、文化传承型和综合治理型等五大类型,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显著,且与已有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关联密切;③区位条件、文化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是影响示范村区位的重要因素;④美丽乡村建设从局部到全域推进过程遵循优先发展资源禀赋示范村、辐射引领周边村落的路径,并倡导政府引导、资本驱动、“农户+公司”和村民创业并存的多元主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25.
作为乡村振兴的难点和关键,明晰脱贫山区乡村振兴基础及影响因素,不仅可为新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为制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基于乡村振兴基础内涵,构建了脱贫山区乡村振兴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秦岭腹地的陇南山区为案例区,评估其乡村振兴基础状况,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 2020年陇南山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整体不高,均值为0.299,且各维度振兴基础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生态宜居基础最好,生活富裕基础最差,同时不同地貌类型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差异较大;② 乡村振兴基础水平在空间上呈“中低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乡村振兴基础中等水平区占比最高,为44.62%,大致呈“川”字型分布,高水平区仅占12.30%,主要在徽成盆地东部集聚,不同维度振兴基础水平空间分异明显;③ 海拔、人均耕地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主导着陇南山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的空间分异,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解释力最高,且与其他因子交互后显著增强了对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解释力;不同地貌类型区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26.
正工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带动原有城市的发展,使得许多传统城镇进入现代城市的行列。工业用地主要受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环境状况、工业区成熟度、行政政策等因素制约。辽宁省是我国的工业大省,依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两个国家战略,辽宁省站在了工业兴起和改革前沿。为了保障国家战略顺利实施,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已做好《辽宁省促进"一区一带"科学发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并于2012年12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辽宁省"一区  相似文献   
327.
正2014年,当你翻开崭新的日历,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喧闹的市井依然车水马龙,沉寂的乡野仍然宁静悠远。一切仿佛如故,一切又不复如故。心揣着中国梦的人们继续行进在追梦的路途上……中国梦,一个形象而鲜活、厚重而隽永的名词,2013年走红中国的大街小巷,令中国人民奋进,让世界人民瞩目。何为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代领导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无一不是中国梦的忠诚追梦人,无一  相似文献   
328.
正韩国《农地法》明确规定,耕地是保障粮食供给和国土环境保护的基础,是左右农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有限资源,应对耕地进行严格保护和适于公共福利的管理。所有利用耕地应向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方向进行,耕地绝对不能成为投机的对象。为减少因土地私有而导致的耕地利用问题,韩国于1962年制定了农业振兴法,于1992年12月  相似文献   
329.
福建省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本研究总结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及乡村产业绿色振兴的要求和对策.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生态工程建设为基础面起保障作用,以管理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起引导作用,以持续机制创新为驱动力起推动作用,以推广先进经验为着力点起示范作用.福建乡村振兴与产业绿色发展有4个方...  相似文献   
330.
侯国本 《海岸工程》2000,19(2):58-58,68
胶莱运河简史 元朝,从元世祖至元17年(1280年)曾利用胶州湾(胶澳)修筑胶莱运河,目的是南粮北运,缩短了里程,并且避开山东成山头恶烈的海况,繁荣了山东东部的经济。当时胶莱运河南起灵山湾,通过马浩沟黄岛西侧进入胶州湾,然后由大沽河至平度县的南村镇,引平度的沙河与沽河合流,入胶莱运河,南村镇为胶莱运河的分水岭。胶州湾的最大高潮位达到南村镇(距胶州湾约30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