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7篇
  免费   694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测绘学   364篇
大气科学   490篇
地球物理   529篇
地质学   1403篇
海洋学   61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80篇
自然地理   108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991.
1960~2013年京津冀地区干旱-暴雨-热浪灾害时空聚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京津冀及周边34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数据,辅以Mann-Kendall趋势分析、SatScan时空重排扫描等数理统计方法,对1960~2013年京津冀地区干旱-暴雨-热浪灾害时空聚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1960~2013年京津冀地区干旱-暴雨-热浪变化具有阶段性,2000年之前干旱-热浪频次多为负距平,暴雨频次相对较多;2000年后干旱和热浪频次呈上升趋势,暴雨频次呈下降趋势;② 综合考虑多种致灾因子,京津冀地区高致灾因子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区和西部太行山地区,低致灾因子区分布于中部平原区;③ 1960~2013年京津冀地区干旱和热浪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重叠性,两者空间叠加区主要分布于5个区域:北部沿海区、北部燕山山区、西部太行山区、南部平原区。对于北京、天津、保定等中部平原区的城市而言,其为多灾种叠加的“平静区”,干旱-暴雨-热浪灾害时空群集事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92.
马进 《地理教学》2016,(5):34-35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在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的背景下,处于城乡不同区域环境下的学生对区域认知、区域联系等方面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偏激的。农业是反映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提高接收机码间偏差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利用CODE中心发布的全球VTEC地图和卫星码间偏差,通过内"预测-校正"法快速解算接收机码间偏差,并结合VTEC多项式对内插结果进行误差项改正。新算法解算的码间偏差与IGS发布的数据差值基本维持在0.2 ns以内,表明该算法计算精度较高,且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对洛川国家基准气候站(53942)第二次迁站后的3号站与第一次迁站后的2号站,2015—2016年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观测资料进行差异对比评估,并对两次迁站前后3个站点的观测资料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3号站与2号站平均气温差异不明显,3号站最高气温高于2号站,最低气温低于2号站,相对湿度差异变化在2%左右,2分钟平均风速3号站小于2号站,风向一致性较差,受地形影响明显。迁站前后3个站点温度、相对湿度资料序列可合并使用;本站气压、降水量仅1号站(第一次迁站前的旧站)与2号站的资料序列可合并使用,但经气压高度差订正后的本站气压3个站点资料序列可合并使用;2分钟平均风速资料不可合并使用。3个站点降水量的序列分析待3号站降水量资料完善及序列增加后再行评估。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历元间差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可行性问题,该文利用IGS跟踪站数据,对此方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借助自编程序,对IGS跟踪站不同采样率数据进行动态模拟的数据处理和误差统计,对历元间差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精度进行比较和初步分析,验证GPS数据采样率对该技术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满足地震等地质灾害引起的同震地表形变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96.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测绘科学》2016,41(3):18-22,17
针对活动断层震间InSAR形变场提取中存在SAR观测数据不足、轨道误差难以合理去除的问题,该文进行了利用单幅InSAR图像提取震间形变场的模拟研究:考虑到InSAR图像中轨道误差和震间形变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一次多项式模型和深部滑动模型模拟了100组叠加的InSAR形变场;然后采用直接恢复震间形变场、先分离轨道误差再恢复震间形变场、一步法分离轨道误差与恢复震间形变场3种方法对模拟的震间形变场进行了恢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幅InSAR图像,利用一步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恢复震间形变场。  相似文献   
997.
BDS载波相位历元间差分测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勇伟  叶世榕  夏敬潮 《测绘科学》2016,41(7):193-196,210
针对载波相位历元间差分测速前后历元选取不同广播星历计算时,卫星钟差跳变导致测速结果错误突变的问题,提出前后历元仍采用相同的广播星历来计算卫星位置和钟差的改进方法。用北斗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评估了北斗测速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北斗载波相位历元间差分测速精度可达mm/s级;动态条件下,采样率1Hz,测速结果与高精度组合导航测速结果符合精度为cm/s级;并且测速精度与物体的动态条件(如加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3个海域沙筛贝遗传差异的DNA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3个海域的沙筛贝进行了地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东山湾与厦门马銮湾沙筛贝的遗传距离为0.2764,深圳湾与马銮湾沙筛贝的为0.3067,深圳湾与东山湾沙筛贝的为0.3305.这说明马銮湾与东山湾的沙筛贝种群遗传距离较近,而东山湾与深圳湾的沙筛贝种群遗传距离较大.对厦门马銮湾沙筛贝的18S rDNA进行了测序,在基因库上查得同科另外3个种的18S rDNA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发现沙筛贝与Mytilopsis leucophaeata同源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999.
岬间海湾平面平衡形态规律的研究是砂质海岸稳定与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简要回顾了岬间海湾平面形态规律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研究海湾平衡形态的五个模型.通过评述平衡形态模型的优缺点,指出机理分析和经验拟合相结合应该为以后海湾平面平衡形态规律的研究发展方向,并论述了我国岬间砂质海湾平面平衡形态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地物光谱的赤潮优势种识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崔廷伟  张杰  马毅  孙凌 《海洋与湖沼》2005,36(3):277-283
利用2001年获取的不同优势种赤潮水体的现场光谱数据,处理得到了不同优势种赤潮水体的遥感反射率光谱曲线;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光谱角度制图法(Spectral Angle Mapping,SAM)和互相关光谱匹配法(Cross Correlogram Spectral Mapping,CCSM)的赤潮优势种识别算法。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实现基于光谱数据的赤潮优势种识别是基本有效的,且CCSM方法的识别结果略优于SAM方法。进一步提高上述方法的适用性在于大量获取不同优势种赤潮的光谱数据并建立赤潮光谱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