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探讨了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角果木(Ceriops tagal)、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5种红树植物繁殖体的热值最高是桐花树,为20.423KJ/g,花的热值最低是木榄,为19.214KJ/g;果的热值最高是角果木,为20.255KJ/g,果的热值最  相似文献   
32.
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是最重要的半红树植物之一,具有典型的海陆生境适应性、独特的生态功能及较高的经济价值。银叶树在我国分布面积不足30 hm2,成熟个体不超过1 500株,应定为濒危物种。针对我国银叶树资源及其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3.
<正>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部,受周期性潮汐水文影响。万岛群(Ten Thousand Islands)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海岸的科利尔县及墨西哥湾东南部(图1),因其拥有1.4万hm2红树林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红树林生态区,是北美最大的红树林区。万岛  相似文献   
34.
利用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对广西沿海4个海湾红树林区进行系统调查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海湾红树林区Si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海湾红树林区Si含量较高,年平均值高达52.26μmol·dm-3,明显高于20世纪80年代河口区的30.83μmol·dm-3;在季节上主要依赖于径流的变化而呈夏高、冬低,春、秋季适中的特征,区域分布亦具有随S下降而增加,随硅藻占浮游植物比例上升而下降的良好规律,依次排列为廉州湾>钦州湾>珍珠湾>铁山港红树林区。相关分析显示,影响研究海区Si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陆源径流与海水的物理混合过程,其次是生物作用,有机体分解的化学过程影响相对较小。Si与N、P营养盐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中Si与N的同源性极好,4个季节均达到了非常显著(p值<0.01)的正相关水平;而Si与P含量之间却出现明显分区现象,海湾特征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5.
5种红树植物对Cu、Zn、Pb积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红树植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本研究选取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年龄阶段的5种不同红树植物,分别是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秋茄(Kandelia obovata)、角果木(Ceriops taga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树龄阶段的红树植物组织(根、枝、叶)及其林下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u、Zn、Pb的含量,从而计算红树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分析不同红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类型及不同植物生长期对重金属吸附功能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大龄角果木表现为最大,小龄角果木次之,而中龄桐花树最小。不同植物组织中大龄角果木的根部对Cu的吸附能力最大,最小的是大龄木榄叶;对Zn的吸附能力最大的是小龄海莲枝,最小的是大龄木榄根;大龄角果木枝对Pb的吸附系数最大,中龄木榄根最小。总体而言,5种红树植物对重金属(Cu、Zn、Pb)的总吸附能力大小表现为:角果木>海莲>秋茄>桐花树>木榄,其中富集系数最大的角果木总值为5.8869,最小的木榄总值为2.4342。  相似文献   
36.
郭涛 《海洋世界》2015,(1):76-77
冬天来了,鸟儿南飞。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或深秋的时候,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海南岛依然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公园里的人们穿着短袖衫在晨练,这里面就有很多的"候鸟族"老人,每到我国冬季来临之际,就像南飞的鸟儿一样到海南岛生活,享受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2014年11月15日,海南气象  相似文献   
37.
1991年4月─1993年8月,对广东、广西、海南的红树蚬Polymesodaerosa(Solander)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与分布等进行了观察。红树蚬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生活在咸淡水交汇的河口和潮间带,生长最适的水温20—28℃,盐度5—20,海水pH7.2─8.2,底质为软泥、泥砂或砂泥,栖息深度约10cm,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繁殖期为5—9月。其肉供食用、药用,可发展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38.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1987年2、5、8、11月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生态。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底栖动物172种,主要由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组成,以近岸广盐性种类占优势。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48.03g/m~2和311个/m~2,以甲壳动物占优势;数量的季节变化显著;中潮区数量较大。潮汐、盐度和沉积物是影响本区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大亚湾红树林与海岸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绅裕  王厚麟 《台湾海峡》2001,20(2):251-258
光镜下观察了大亚湾地区红树林及海岸20种植物叶片气孔的结构特征及部分植物气孔器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大部分植物仅下表皮具气孔;气孔类型有无规则、平列、环绕、横列和四轮列型;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不同植物间变化较大;保卫细胞以卤蕨最大,阔苞菊最小;气孔开张度以桐花树最大,阔苞菊最小。高盐度对秋茄、木榄幼苗叶片气孔器的发生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海芒果、海漆的气孔器发育为周源型,而木榄、秋茄为中源型。多数真红树植物气孔在表皮下陷,发生于保卫细胞形成之后,气孔特征及其发育表现出生活于相同海岸带的不同植物既有相似性又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40.
九龙江口红树植物分子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涵韬  林鹏  郑文竹  孙晟  郑志强  林凡  陈鹭真 《台湾海峡》2001,20(1):66-71,T005
本研究工作以福建九龙江口龙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浮宫种苗园内7种红树植物为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法获得了纯度较高(A260/A280在1.6~2.0之间),得率高(DNA平均得率约为120×10-6m/m,FreshWeight),片段完整(片段大小约为23kb左右)的基因组DNA,并运用RAPD技术对这7种红树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有效引物,并利用这9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52条DNA带.利用UPGMA法对红树植物的7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7个种的DNA分子分类系统图,并与传统的分类进行比较,发现结果相符,从而确定了RAPD技术用于红树植物分子分类研究的可行性,并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红树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开发和利用红树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