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698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煤岩的生储气能力、煤储层渗透率、煤层气保存条件等影响煤层气高产富集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煤岩组分和煤变质程度是影响煤层生储气能力的主控因素。煤层的储气能力与温度、压力、灰分及水分含量等亦有关。煤层的渗透率取决于煤层本身的裂隙系统,而裂隙的发育程度又与煤变质程度及构造活动的强弱相关。煤层气的保存则取决于顶底板的封盖能力、构造活动、水动力环境等条件。煤层气成藏条件是煤层气基础地质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应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2.
根据北票 (金-羊 )盆地中生界砂岩碎屑组分分析,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盆地沉积充填序列及砾岩特征,对盆地中生代物源及构造演化进行了示踪 :晚三叠世为盆地构造活化的起始阶段,盆地物源应主要来自周缘隆升蚀源区的前中生代碎屑沉积物;早侏罗世辽西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升降,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伸展陷落,盆地范围有所扩大;晚侏罗世北西-南东向逆冲推覆作用成为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北票 (金-羊 )盆地具有明显前陆盆地特征,盆地西缘太古代变质岩系出露剥蚀而成为盆地的主要物源之一;早白垩世辽西地区发生构造反转,北票 (金-羊 )盆地相对萎缩。Dickinson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辽西地区。  相似文献   
23.
利用光谱反射率估算叶片生化组分和籽粒品质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见光至短波红外波段(350—2500nm)冬小麦田间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20—1100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极显著正相关;1150—1300h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含氮量显著正相关,以上两波段为叶片全氮的敏感波段。对各生育时期叶片全氮与其他生化组分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小麦的叶片含氮量可以估算其它生化组分及干物质指标含量,开花期叶片含氮量可用来估测籽粒蛋白质和干面筋等品质指标含量。  相似文献   
24.
张麻井铀钼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铀矿床,围岩蚀变广泛发育,其中黄铁矿化在该矿床分布虽 较为局限,但是与铀钼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研究黄铁矿化蚀变与铀、钼成矿的亲缘关系,文章对张麻井的黄铁矿化蚀变岩 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选择Yb作为不活动组分,使用质量平衡迁移计算方法, 利用Grant公式对其组分迁移进行定量 计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铁矿化蚀变岩的TFeO含量极高,介于11.24%~24.57%之间(平均18.45%),其中Fe2O3含量 10.78%~25.25% (平均18.64%)、FeO含量1.43%~1.90% (平均1.69%),Fe2O3/FeO比值平均为10.99,有可能受到后期氧 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在Isocon图解上等浓度线斜率小于1,表明整体发生了组分的带入,带入的主要组分为大量的TFeO (131倍),成矿元素Mo(884倍)、Pb(11倍)、U(4.9倍)、V(2.8倍)、Ta(0.44倍)、Cu(0.64倍),碱金属Na2O(0.45 倍),以及Cd(424倍)、Bi(13倍) 等;带出的主要组分有碱金属Li(-0.73)、K2O(-0.17),成矿元素Zn(-0.38)、Cr (-0.37),以及Eu(-0.58)、Sc(-0.25) 等。其中SiO2略微减少(-0.03),带入的Mo含量远大于U的含量,据此认为黄铁 矿化与钼成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5.
法国GUERET花岗岩内黑云母的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形态数学、图象分析及立体学原理,通过岩石薄片研究,对Gueret花岗岩内黑云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黑云母矿物粒子在花岗岩中的密度、粒径、形状及空间分布的规律。根据岩石薄片上黑云母的灰度特征,应用直接成象方法获得其灰度图象,用自动阈值方法可用来提取黑云母粒子从而构成二值图象。借助MIPS图象分析系统,可以评价花岗岩薄片样本图象中所有黑云母粒子的参数,包括面积、周长等。花岗岩内黑云母矿物的密度、粒径 形状及空间分布的分析,揭示了其各向异性特征;同时,威布尔、正态及泊橙模型可分别用来描述黑云母矿物的粒径、形状及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铜陵地区主要铁铜矿床矿石组构研究表明,石炭系统铁铜矿床中存在沉积成岩、热变质及热液充填、交代的矿石组构。结合矿石组分研究认为,铁、硫可能主要与石系有关,而铜质在原始沉积时较少,经后生变质改造,尤其是含矿热液的叠加再富集而成矿。  相似文献   
27.
远洋沉积物是多金属结核赖以生长的场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沉积物中主要成矿元素水成组分在不同地球化学场和不同沉积阶段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水成组分的含量比与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Mn、Fe、Co、Ni、Cu都是一些比较活泼的元素,它们共处于多金属结核、沉积物和大洋水的统一体系中,当结核形成时,Mn、Fe、Ni、Cu在结核与沉积物中的含量呈负相关,而Co含量呈正相关。研究区东部结核以富含Mn、Ni、Cu贫Fe、Co为特征,其伴生沉积物相对贫Mn、Ni、Cu、Co,而富Fe,可称之为贫化的地球化学场。研究区西部结核富含Fe、Co而贫Mn、Ni、Cu,其伴生沉积物则相应贫Fe,而富Mn、Ni、Cu、和Co,可称之为富化的地球化学场。可以看出,贫化的沉积物地球化学场,恰恰是寻找富矿结核的最佳场所。早中新世以来的沉积物,根据水成组分的含量或含量比,也可相应于结核的形成分为三大沉积阶段,其中的第Ⅱ阶段具有贫化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多金属结核形成的最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28.
陈克樵  王毅民 《岩矿测试》1996,15(3):192-197
研究了XL01恐龙蛋化石蛋腔内壁和腔内絮状物质的无机组分。采用常规的双目实体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X光衍射仪,对蛋腔内主要三种矿物物相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矿物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腔内的矿物形态、结构特点及有利于有机大分子DNA保存的条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朱隆光 《云南地质》1996,15(3):266-276
以磷矿石的脉石矿物氧化钙含量(C=CaO-1.31·P2O5)为判别指标,将矿床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风化、半风化及原生四个带,上三带又分为六个亚带。在总结各带矿石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将矿床划分为五个特征组分含量带,从而提出不同品级、不同风化程度矿石的工业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30.
石林  解广轰 《岩石学报》1997,13(4):488-498
利用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资料,得出了南极罗斯岛及泰勒谷地区火山岩来自于上地幔,五个地区火山岩具有相同的源区。岩石具有大洋岛屿玄武岩(OIB)的特征。来自地幔的火山喷发的岩浆未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地幔源区是具有高μ(=206Pb/204Pb)比值的地幔组分HIMU与亏损地幔组分DMM混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HIMU组分为主,原生岩浆由具HIMU组分特征的深部地幔柱与浅部的DMM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