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5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In order to approa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caused by cage culture and the balanc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age culture, a monitoring was conducted in Daya Bay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from April 2002 to Jane 200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nitrogen (TN) in the waters at the sites with five and ten years of cage culture history are 1.8 and 2.3 times of that at control site respectively. Ammonium (NH3-N) is the main form of nitrogen in spring while nitrate ( NO3 -) in wint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 total dissolved nitrogen (TDN) and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 are highest in autumn.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u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culturing time, among which phosphate ( PO 34-) increases most obvious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 (TDP) are highest in autumn.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re accumulat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ediment of cage culture area. The model of N balance in the cage culture area: bait (70.62%) fry (0.28%) input by tide (14.8%) release from sediment (14.3%) = harvest of adult fish (12.07%) deposition into sediment (28.75%) output by tide (56.18%) others (3.00%). The model of P balance: bait (83.11%) fry (0.17%) input by tide (12.23%) release from sediment (4.49%) = harvest of adult fish (8.43%) deposition into sediment (48.59%) output by tide (41.94%) others (1.04%). In one fish growth year,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harvest of adult fish are only 17.0% and 10.1% of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fish bait and fry, wherein 83% of nitrogen and more than 89% of phosphorus in fish bait became marine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海水网箱养殖海域弧菌数量变化、种类组成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弧菌数量的变化与鱼病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箱内水体弧菌数量为390~230 mL-1,平均为20.6×102mL-1,网箱外水体为130~1450 mL-1,平均为530 mL-1,非养殖对照海区为10~390 mL-1,平均为190 mL-1。养殖海区弧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网箱水体,对照海区只在9月数量较高,其他时间变化不大。平均数量网箱内大于网箱外,网箱外大于对照海区。水体中出现的弧菌种类有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g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美人鱼弧菌Vibrio damsela,拟态弧菌Vibriomimicus和好利斯弧菌Vibrio hollisae,美人鱼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占有较大优势。弧种数量与海水温度、盐度及营养盐有相关性,但其相关性因不同种和不同点而不同。检测期间,网箱养殖鱼类无明显流行病发生,但弧菌的高峰期明显与报道的鱼病高峰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83.
在冬春季低水温期,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大批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低水温环境下,这些鱼类虽然因冻伤而造成局部坏死,但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的机能仍处于基本正常状态;而患鱼继发感染细菌致病才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的越冬防寒措施可提高养殖海鱼在越冬期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4.
面向深远海网箱养殖需求,基于高精度温盐深测量仪、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监测信息实时处理与集成等关键技术,设计了与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网箱配套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实现温度、盐度、溶解氧等海洋环境要素的远程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5.
调查了投饵期(8月)和越冬期(11月)象山港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网箱养殖区及周围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异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养殖区沉积物(0—5cm层)中总磷、总有机氮含量在投饵期和越冬期均显著高于邻近对照海域(P0.05)。沉积物中异养细菌、弧菌数量分别在3.2×104—5.2×105 CFU/g和2.2×103—1.7×105 CFU/g之间,养殖区沉积物细菌数量大于周围邻近海域。16S r DNA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投饵期的优势属均为弧菌属,越冬期为芽孢杆菌属。各采样区异养细菌的多样性表现为养殖区周围邻近区域、投饵期越冬期。异养细菌数与沉积物中TON、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象山港大黄鱼养殖区沉积物中可培养异养细菌数可能受有机氮和磷酸盐含量的限制。研究表明,大黄鱼网箱养殖对象山港沉积物中的有机积累、异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6.
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后水湾网箱养殖区五测站两周日海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五测站O1、K1、M2、S2、M4、MS4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测站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结果表明:后水湾主要为日潮流海区,从最北的海区边缘向湾内靠近避风锚地,潮流性质由不规则全日潮流变为不规则半日潮流;从湾口到湾内,各分潮北分量基本以全日潮流K1为主,其次为全日潮流O1和半日潮流M2,主要分潮的振幅逐渐降低,且越靠近湾内,浅水分潮的作用越大;各分潮东分量仍以全日潮流为主,但半日潮流的作用增大,可以达到与全日潮流相当的作用。观测期间最大余流值基本出现在中层,且处于两个开边界的F1和F5站位的余流值明显大于其它站位;各站位的表层余流基本指向西北-北-东北向,即朝向湾外;而中、底层余流基本指向西南-南-东南向,即朝向湾内,通过上、下层海水的运动,海区内物质最终可以向湾外输运。整个海区可能最大流速表层在29~70 cm/s之间;中层在43~62 cm/s之间;底层在30~47 cm/s之间。表层海水基本为逆时针的旋转流运动;而中、底层海水由于一直受到邻昌礁的约束,基本为往复流运动。  相似文献   
87.
福建三沙湾网箱养殖对多毛纲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盟  周进 《海洋与湖沼》2017,48(3):543-552
利用东海近海典型网箱养殖海湾三沙湾9个航次数据,基于群落结构时空差异,阐释网箱养殖活动对多毛纲(Polychaeta)动物群落的影响。就群落组成而言,网箱养殖和非网箱养殖水域多毛纲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丝鳃虫科(Cirratulidae)和多鳞虫科(Polynoidae)分别是两种水域最占优势的类群;网箱养殖水域多毛纲优势物种的丰度及丰度比值略高于非网箱养殖区(104.06ind./m248.29ind./m2,57.59%46.96%)。双因素方差分析(采样时间和养殖方式)结果表明,两种因素对物种数(S)、丰度(N)、生物量(B)、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等典型群落参数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考虑两种因素独立效应时,群落参数均无显著空间差异(P0.05),但存在极显著时间差异(P0.01)。双因素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two-way ANOSIM analysis)表明群落结构无显著空间差异(P0.05),但存在极显著时间差异(P0.01)。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pH、水深和溶解氧是影响三沙湾多毛纲动物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上述结论显示,三沙湾网箱养殖活动对多毛纲动物群落结构已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群落组成方面,群落结构和部分典型底栖环境因子具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网箱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类型之一,传统网箱养殖目标光谱特征受近岸植被、水体影响较大,易出现噪声问题.新型深海网箱养殖目标离岸较远,但养殖目标海面框体部分较小,与自然水体光谱相似性较高,难以实现有效提取.本文提出深度边缘光谱U-Net模型对两种海水网箱养殖类型进行养殖信息提取.该模型通过Canny算子双边滤波算法去除波段...  相似文献   
89.
何永坤  阳作明等 《气象》2002,28(12):53-53,F003
通过对水体中氧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结合近年来重庆市造成网箱鱼大批量猝死前的气象要素进行普查,得出了造成网箱鱼猝死的4种天气类型及其气象指标,并相应提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
根据目前我国深海抗风浪网箱电力设备的配置情况 ,通过对 LA361 K51 S型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测试 ,确定了太阳电池的电流、电压、太阳强度及气温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对太阳电池的功率、转化效率的影响。在计算深海抗风浪网箱日用电量的基础上 ,对所需太阳电池的功率、蓄电池的容量进行了计算 ,并依此确定了深海抗风浪网箱配置太阳电池和蓄电池的规格及型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