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矿物中位错和位错增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  郑辙 《矿物学报》2001,21(3):397-400
本文主要以前人的实验结果为依据,从理论角度分析和讨论了有关位错的几个问题。指出通过测量矿物的位错密度值计算得到的外应力只能是矿物变形过程中所受峰值应力的下限,位错的运动速度随着外施应力和温度的增高而加快,从奥洛旺方程的位错速度与应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矿物晶体中位错随外应力增加而非线性增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2.
113.
围隔生态系中可溶性锰对两种形成赤潮藻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年春秋两季,在厦门的临海陆基水池中进行了两次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对海水中可溶性锰与赤潮发生规律大小的关系作探索性的研究。实验时人为地引发了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春)和颤藻(Oscillatoria,秋)的赤潮。实验用的厦门西海域海水,其可溶性锰含量在3~4μg/dm3的水平时,就足够藻类形成赤潮的增殖需求。若含量升高,在低于80μg/dm3情况下,过量的可溶性锰不影响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但处于mg/dm3含量水平的可溶性锰,会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的数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中国对虾肌肉提取物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以TCA、PCA、SSA和AL法沉淀蛋白质后得到对虾肌肉提取物中总氮量分别为833、878、840和701mg·N/100g。前三种方法处理的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相近,而结合氨基酸含量相差甚大。TCA法和AL法对肌肉提取物中大分子化合物沉淀效果较好。提取对虾肌肉中的核着酸以TCA、SSA法较好。氧化三甲胺和甜菜碱含量分别为80~100mg/1009和300~320mg/100g之间,TCA、PCA、SSA三法比较接近,而AL法明显偏低。提取物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为:游离和结合氨基酸氮占71~78%,核苷酸类氮占9~11%,甜菜碱氮占3~5%,氧化三甲胺占1~2%。  相似文献   
115.
对中国对虾肝胰腺上皮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指出:对虾杆状病毒可在肝胰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增殖,与以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为特征的增殖方式明显不同。溶酶体在增殖过程中内吞濒临解体的线粒体和病原体,利用线粒体内嵴提供的能量,有规律地组装成杆状病毒的包涵体。这一结果为探讨对虾暴发大面积死亡的病因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水产业有了飞速发展,据有关资料,从1978年~1998年的20年间,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了6倍多,其总量已连续10余年保持在世界首位。但应该承认的是,伴随着渔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尽管海洋捕捞我们已从近海走向了远洋,并且实行了休渔制度和渔船控制等措  相似文献   
117.
斑驳尖塘鳢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利用常规方法对5尾斑驳尖塘鳢的肌肉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旨在评价斑驳尖塘鳢的营养价值,并为其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斑驳尖塘鳢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17.83±0.09)%,粗脂肪含量(0.25±0.02)%,水分含量(78.12±0.11)%,粗灰分含量(1.07±0.0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74.02±2.68)%(干样百分比),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9.34±1.17)%,占氨基酸总量的39.6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66,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26.12±0.84)%(干样百分比),脂肪酸中EPA与DHA含量较高,分别为2.24%,4.74%,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斑驳尖塘鳢有较高的食用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8.
人工渔礁工程中几个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冠成 《海洋工程》2007,25(4):107-111
论述了人工渔礁工程在增殖渔业资源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阐述人工渔礁工程增殖渔业资源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机理;总结、归纳目前人工渔礁工程上的一些较成熟的技术和作法;展望未来人工渔礁工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9.
在我国南海新发现了一种具分技吻的纽虫——疣多技吻纽虫(Polydendrorhynchus papillaris).这种新发现的纽虫在分枝吻的形式上与枝吻纽虫属(Dendrorhynchs)的种类相似,但在吻的组织结构上和神经系统上则完全不同。这种新发现的分枝吻纽虫吻主枝的基部仅有一层纵肌,吻主枝基部以上的部分则有三层肌肉,吻主枝的环肌层没有肌肉交叉,却有一肌肉质疣状突起(muscle papilla)。脑的腹神经纤维髓周围有2对巨型神经索细胞。本文主要描述了这种新发现的分枝吻纽虫在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的特点以及构成新属和新种的分类依据,并将这种新发现的分枝吻纽虫与已报道的中华枝吻纽虫(Dendrorhynchus sinensis)做了系统比较.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