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6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863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738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2463篇
海洋学   31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分别采用文蛤(Meretrix meretrix)、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许氏平鲌(Sebastodes fuscescens)投喂处于产卵、护卵期的真蛸(Octopus vulgaris)亲体,通过测量亲蛸摄食量、产卵量、...  相似文献   
202.
用Gumbel极值分布推算气候极值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Gumbel极值分布理论推算气候极值的矩法、Thomas曲线公式和最小二乘法。并计算多年一遇的年最高气温、年最大均风速、年最大日降雨量和年最大波高。指出,变率小的要素极值再现期短;变率大的要素极值再现期长;Thomas曲线公式的计算结果较其它两种方法接近历史实况,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203.
海冰参数的合理取值是海洋工程海冰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利用1950—2018年的冰情等级(5个等级)数据,进行了1950—2018、1950—1990、1991—2018三种情景下的回归分析,确定了不同时期的冰情等级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利用鲅鱼圈雷达观测站2002—2017年的海冰现场实测资料,分别对鲅鱼圈附近海域一般冰厚、最大冰厚、最小冰厚进行概率分布拟合。基于上述概率分布结果,给出不同冰情等级的重现期,进而对海冰作业条件给出的设计参考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以后2级、3级冰情重现期相对1990年之前变小,4级、5级冰情重现期相对1990年之前变大,规范给出重现期范围已不能代表辽东湾冬季海冰情况。本研究成果可为辽东湾海洋工程可靠性设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4.
对取自南海北部白云凹陷陆坡峡谷顶部的DLW3101孔进行了氧同位素、CaCO_3质量分数、平均粒径(Mz)及磁化率(κ)测试,建立了该孔MIS5期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利用CaCO_3和磁化率参数重建了MIS5期以来南海北部的古气候波动历史。DLW3101孔具有典型的"大西洋型"CaCO_3旋回特征,CaCO_3质量分数主要受华南陆源碎屑的稀释作用控制。磁化率与CaCO_3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性,其值受沉积物中CaCO_3稀释作用的影响。末次间冰期(MIS5期)海平面高,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少量细粒物为主,CaCO_3因陆源物质稀释使用较弱而含量较高,磁化率因CaCO_3的稀释较强而较小;末次冰期(MIS2-MIS4期)海平面降低,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大量粗颗粒物为主,CaCO_3因陆源物质稀释作用强而含量低,磁化率因CaCO_3的稀释减弱而较高。冰后期(MIS1期)海平面逐步升高,DLW3101孔离陆距离越来越远,沉积物中的CaCO_3质量分数因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逐步降低而逐步增高。  相似文献   
205.
目的:研究在骨骼肌损伤组织机化期,推拿对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推拿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12)、手法组(n=12)。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手法组采用自制重力锤打击右后肢股四头肌的方法制备骨骼肌损伤模型,手法组在造模后第5天(即组织机化期)开始进行推拿治疗,5min/次,2次/d,连续3d;干预结束后处死动物,切取损伤最严重处的病灶组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组织中TGF-β1、IL-6及TNF-α的含量。结果:手法组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及模型组,而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则高于空白组,低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可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进而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提高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206.
湖北省随州杨家棚地区辉长岩Rb-Sr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湖北省随州地区组成花山蛇绿混杂岩的杨家棚MORB型辉长岩进行了RbSr同位素分析,其矿物(辉石、斜长石)等时线年龄为435±49(2σ)Ma,ISr为0.70516±28(2σ),与该地区出露的三里岗二长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422Ma)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反映了该地区在加里东期曾受到强烈地质事件的作用,并进一步表明花山洋盆可能是一个形成年龄较老的洋盆,以前有关花山洋盆存在时限(海西印支期)的推测在这里没有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207.
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岩浆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裂谷盆地阶段有一次强烈的岩浆活动,主要为玄武岩—中酸性凝灰岩喷发和大规模基性岩墙群的侵入,玄武岩K-Ar法同位素年龄为241~278Ma,而辉长岩的Sm-Nd法年龄为259Ma。火山活动产生的能量使得塔里木盆地内的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大量生烃并运移,自生伊利石K-Ar年龄测定数据显示哈得4石炭系油藏、塔中4CⅢ油藏油气充注时间为224~275Ma,与上述火成岩的活动时间相当。东河砂岩,一套深埋的优质储层,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二叠纪末油气的注入并导致其后期深埋时只有机械压实而无其他成岩作用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8.
根据库车坳陷西部地质剖面分析其构造圈闭类型,利用平衡剖面和生长地层分析构造圈闭形成期次。选取大北1井和一口人工井,应用PRA公司的BasinMod1-D软件,对其进行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分析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根据构造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的匹配关系,认为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盐下古构造圈闭与拜城凹陷烃源岩生烃期匹配良好,形成的油气藏大部分在后期保存良好,盐上圈闭可能形成油藏,盐层内部圈闭可能形成油藏、气藏或油气藏,在较厚盐层之下的圈闭可能会形成气藏。克拉苏构造带古构造圈闭与克拉苏构造带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以及拜城凹陷的主要生油期匹配良好,可以形成良好的油气藏,但是库车组沉积末期—第四纪构造破坏严重,油气藏经受构造调整、破坏和再分配形成残余油气藏、次生油气藏,此时正处于侏罗系烃源岩生气期,可以在盐下形成大量气藏。  相似文献   
209.
利用1980-2017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481站逐日气温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比研究了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冬季三类(即:全国类、东北类和东部类)大范围持续性低温事件(以下简称事件)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初和21世纪00年代后期以来事件偏多,冬季温度均具10~30天显著周期。通过对对流层大气环流场分析发现,在低层三类事件主要受低频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影响,SH在全国类最强,东北类最弱;SH范围在全国类最大,南边界可达长江以南,在东北类和东部类中偏东。此外偏西的低频阿留申低压也是影响东北类事件的主要低频系统之一。在中层,全国类和东部类事件均有低频横槽转竖并和东亚大槽合并的过程,横槽在全国类中纬向尺度更大,东北类主要受东北冷涡度的影响。在高层,在全国类事件中温带急流整体持续偏弱,副热带急流整体持续偏强;东北类温带急流西强东弱,副热带急流西弱东强;东部类中温带急流整体持续偏弱,且偏弱程度大于全国类,副热带急流西强东弱。要分别关注低频500 hPa高度场上-12天(全国类)、-9天(东北类)和-10天(东部类)的西部预测信号...  相似文献   
210.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痰热郁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清肺化痰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第1秒用力呼吸肺容量(FEV1)及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外周白细胞(WBC)的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8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CRP、WB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郁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满意,优于单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