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病理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健康和患“颤抖病”中华绒螯解(Eriocheir sinensis)进行了微病理学研究,在病蟹中发现类立克次体生物大量寄生。该微生物多呈球状或棒状,直径在0.22-035μm之间,具细胞壁和细胞膜,但无典型的细胞核,该微生物在发病初期主要出现于血细胞中,发病晚期大量出现于鳃腔中和心脏、附肢肌肉、消化道、消化腺和生殖腺中的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中。回感实验表明该生物是江苏淮阴地区河蟹“主贺抖病:的  相似文献   
52.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艳宏 《湖泊科学》1999,11(1):40-44
本文描述了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的外部特征并与一秋龄未成熟及二秋龄成熟河蟹进行比较,同时给出了体重与壳宽的回归方程,保安湖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秋龄雌蟹,体重大于29.8g全部成熟,而体重小于13.1g均不成熟,,体重在13.1 ̄29.8g之间,既有成熟又有未成熟,对于一秋龄雄蟹,体重大于26.0g,全部成熟,而于12.0g均未成熟,体重在12.0-26.0g之间,既有成熟者又有未成  相似文献   
53.
甲壳动物的鳃中富集了大量血细胞,在循环血细胞稳态调节和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获得区分鳃细胞和血细胞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研究鳃血细胞的功能。本研究采用SDS-PAGE电泳法比较了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鳃细胞和血细胞的蛋白表达谱,获得3条组织特异性蛋白条带,并通过质谱技术鉴定了8个候选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表明,空泡型-H+-ATP合酶C亚基(vacuolar-H+-ATPase subunit C, V-H+-ATPase)在鳃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是在血细胞中的53.3倍;而α-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ulin, α2M)和卵黄膜外层蛋白(vitelline membrane outer layer protein I-like protein, VMO-Ia)在血细胞中的转录水平分别是在鳃细胞中的10.3倍和10.9倍。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V-H+-ATPase和VMO-Ia蛋白分别在鳃细胞和血...  相似文献   
54.
在盐度为12的海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Cl2(2、4、6、8、10g/L)可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溶菌酶(LZM)的活性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海水中浸泡4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河蟹肝胰腺中5种酶的活性随着CaCl2浓度的上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当CaCl2浓度为10g/L时,活性最低;ACP和AKP分别为对照组的56.72%和40.76%;SOD与CAT的活性在10g/L时为对照组的20.11%和7.32%;LZM的活性为对照组的60.14%;该结果说明:正常海水中CaCl2浓度的提高会导致河蟹体内自由基代谢的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力.除LZM外,当CaCl2浓度为4g/L时,其它免疫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向下的拐点.因此,继续提高海水中的CaCl2浓度,将对河蟹成活率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56.
《中国地名》2009,(2):16-16
[牛鼻子里爬小蟹,大惊小怪]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相似文献   
57.
合浦绒螯蟹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保护和开发合浦绒螯蟹资源,通过生态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该蟹的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1、该蟹在浅水中生长,在盐度为8-25的海水中繁殖;2其生活史包括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成蟹几个阶段;3、繁殖季节为10月到翌年3月,卵和幼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水温为15-25℃。  相似文献   
58.
冲绳日本绒螯蟹线粒体DNA 12S rRNA序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日本冲绳源河川和边野古川的日本绒螯蟹样品 ,参考果蝇与蚤状氵蚤线粒体 DNA12 Sr 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相同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冲绳两河川 4只日本绒螯蟹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 ,为 4 58bp,其 A、T、G、C含量分别为 16 0 bp(34.94 % )、 179bp(39.0 8% )、4 9bp(10 .70 % )、70 bp(15.2 8% ) ,同果蝇与蚤状氵蚤相同基因片段的序列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59.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水产养殖上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但其苗种供应和成蟹产量仍不稳定 ,特别是大规格成蟹产量非常低 ,这成为河蟹养殖的一个制约因素。对河蟹消化酶的研究 ,有助于揭示河蟹在各个养殖阶段和环境下的营养需求特点。关于蟹类消化酶的研究 ,仅在幼体方面有些报道 ,如Hirche和 Anger测定了蛛形蛤蟆蟹各期幼体消化酶活力 [1] ;国内学者潘鲁青等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消化酶活性与氨基酸组成[2 ] ;汤鸿等研究了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本文测定了中华绒螯蟹幼体及成蟹的消化酶活性 ,试图从消化酶角度探讨中华绒螯蟹的营养需求以及…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释间歇脉冲星PSR B1931+24在射电噪比射电宁静状态下更大的自转减慢率和模拟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自转演化,建立同时考虑了具有不同加速电势的核区和环区的环加速间隙下的星风制动模型.其中对于PSR B1931+24通过计算得到它的磁场强度和磁倾角,并且预言了其理论制动指数.对于蟹状星云脉冲星,通过计算得到它的磁场强度和磁倾角,还计算得到其制动指数随周期的演化和它在周期-周期导数图上的自转演化.相比于真空加速间隙、外加速间隙等,环加速间隙也同样能够适用于星风制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