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地形是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之下综合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地形具有不同的起伏形态特征,从全局或宏观的观测视角,可以视觉感知到这种地形起伏及其特征规律。纹理是众多物体表面呈现的有规律的线条组合,DEM作为地形的数据表达,不同地形类型区域的起伏形态具有纹理的显著表征。目前,对于DEM纹理研究主要是从DEM影像认知的角度出发,利用图像纹理的计算方法进行地形纹理对象描述和指标的提取,并基于获取的纹理对象进行区域地形特征分析和地貌类型的分类,在视觉上的反映存在不足。DEM起伏纹理作为一种基于某种观测视角和尺度的地形要素组合对象,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视觉认知,明确基于视觉认知的DEM起伏纹理构成要素和不同视觉变量控制的纹理要素组合结构,通过实现DEM起伏纹理的多维可视化建模,达到DEM数字地形建模的抽象与简化。基于此,本文以DEM地形起伏纹理为研究对象,对DEM起伏纹理进行视觉认知,明确DEM起伏纹理的涵义并建立提取方法,使用建立的方法实现了DEM起伏纹理的提取,取得了较好的提取效果。从视觉感知的机制出发,确定了决定视觉感知结果的视觉变量组合。确定了包含景深、长度和邻域等用于视觉综合的参数,设计建立了多变量的DEM起伏纹理消隐方法。最后设置视觉变量并使用该方法实现了DEM起伏纹理的消隐,消隐后DEM起伏纹理的数量分别降低了45.2%和53.2%,视觉上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2.
地理方法是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方法在认知方面具有思维和行为的双重属性,导致了传统认知理论下地理方法教学的局限:割裂思想和行为、增加提取难度、降低学习自主性。具身认知理论为地理方法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实现了认知与地理方法教学的契合:具身与实践的契合、经验与知识的契合、场域与情境的契合。本文根据地理方法在地理课程中的内隐性及其与具身认知理论的契合性,提出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方法的渗透路径:分析课程内容,把握教学时机;利用课外时间,引导方法实操;依据实操经验,提取方法的新知;再创问题情境,内化地理方法。  相似文献   
633.
本文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问题式教学的指导建议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建构了基于认知冲突的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思路,并以“风积地貌”为例,以“平潭岛磹水村大沙山”为主题情境,创设问题链,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634.
文章在总结微塑料、可吸入颗粒物以及有潜在危害的微小物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其统归为微小污染物,分析微小污染物危害和污染的机制、监测、防控政策、认知历程的相似之处。以海洋微塑料监测为例,分析海洋微塑料的产生和影响机制,提出:建立微小污染物监测研究体系;开展微小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建立前瞻性和长效支撑机制等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635.
中医学之郁证,涵盖了现代医学之“抑郁症”。对该病的认知与调治,已成为心身医学高度重视和共同攻克的重大课题。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认为,中医心身医学认知郁证的源泉是“天人合一”观;而中医调治郁证必须遵循“形神合一”观。孙老认为,中医临床必须具备3个基本思维:四诊审证、审证求因的“求解思维”,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的“上升思维”,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的“决断思维”。因此,中医心身医学的医、护、药工作者,在郁证的调治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以“神形”为主线,把握20个“天”“人”元素,运用“求解思维”“上升思维”进行心身疾病的辨证,并做到“五注重”,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36.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伯华  杨馥端  窦银娣 《地理研究》2022,41(5):1407-14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面临着严重的人地关系危机,对其进行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有机更新的科学内涵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特征,辨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理论认知,进而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路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 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问题困境归类为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空间,提出以三生空间为空间载体、景观基因为文化核心、社会场域为基础脉络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认知。② 以更新优化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空间为着力点,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物质-文化-社会”三维路径机制,包括物质空间更新:主导功能优化与三生空间重塑;文化空间更新:隐性基因修复与显性基因修补;社会空间更新:关系网络织补与社会秩序重构。以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多维度优化-多目标统筹”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论与路径,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提供科学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37.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而核心素养的落实关键在于如何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于如何将每项核心素养细化,使培养目标和学生最终要达到的水平既科学合理又具备可操作性。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针对区域认知素养,尝试构建一个面向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区域认知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区域视角、区域方法和区域评价三个方面构建,并根据具体情况将这三方面分为多个维度,提出每个维度不同水平层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38.
639.
<正>2014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了第6本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4: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绿皮书由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专家撰稿,全面介绍华沙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40.
游客认知评价对旅游目的地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一手调查数据,对古都西安国内游客认知评价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17项条款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西安国内游客认知评价四大主成分,分别为服务维度、设施维度、资源维度、环境维度,并以此构建西安国内游客认知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其次,对假设模型进行分析,四大维度因子对旅游认知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服务因子、环境因子、设施因子、资源因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认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及环境条件,以便获得深层次的旅游体验,这是游客消费方式由功能性消费向感情性消费转变的外在显现。分析结果中服务维度及环境维度因子对游客旅游认知程度较高,资源维度因子影响较低。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升西安旅游服务水平、完善设施配置、促进西安旅游发展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