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完整细胞作为酶源,催化鸟苷和胸腺嘧啶合成抗艾滋病药物关键中间体5-甲基尿苷,并对影响菌体生长和5-甲基尿苷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采用紫外诱变方法获得高表达核苷磷酸化酶菌种,使5-甲基尿苷的转化率提高到了75.8%;对培养基进行了碳源和氮源的优化,结果表明,3 g/L葡萄糖、20 g/L玉米浆、4 g/L NH4Cl有利于菌体生长;通过响应曲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法获得了较为合适的转化条件:0.03 g/L MnSO4加入到pH值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两种底物浓度均为67 mmol/L,反应温度为56℃。  相似文献   
32.
人工触发闪电与植物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丽霞 《高原气象》1998,17(1):95-100
通过对人工引雷试验中进行诱变处理的植物(补血草)进行形态与细胞学观察研究,探讨了人工触发闪电导致植物发生突变的可能机理。认为人工引雷试验可作为一种物理因素或刺激条件,在植物的诱变育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甲基磺酸乙酯对螺旋藻的诱变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70年代以来,螺旋藻(Spirulina sp.)受到高度重视,这是因为螺旋藻的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可作为食物及饲料的理想蛋白源,而且在保健食品、医药及控制污染、寻求新的能源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除此之外,螺旋藻与研究过的一些其他蓝藻一样,对紫外线及各类电离射线有很强的抗性[2-4].甚至还发现螺旋藻有抗癌作用(尹春南等,未发表资料).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蓝藻内存在一套完整的DNA修复系统[4-5].  相似文献   
34.
微藻是单细胞小型光合生物,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食品、能源、医药和环境等行业领域有重要应用。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良微藻株系,除了通过筛选获得外,还可以利用基因诱变或者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利用基因诱变方法获得的突变株,不是转基因作物,且具有更适宜生产需要的优良性状。本文主要综述基因诱变在微藻育种中最新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微藻产业化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孙建伟  徐蓉 《贵州地质》2020,37(4):447-455
辐射诱变育种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方法技术、诱变手段、突变体筛选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已成为种质资源创新、挖掘新基因和培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发展情况,总结了辐射诱变育种中诱变剂量、突变体类型及主要的突变体选择方法,并对比了各种突变体选择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植物诱变育种的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太空搭载诱变卤虫的孵化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种不同来源地的卤虫(Artemia sp.)卵经卫星搭载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分别与地面对照组进行了孵化速度、孵化率、生长速度、存活率及怀卵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国产卤虫搭载组孵化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而孵化率、生长速度、存活率及怀卵量差异不显著;美国产卤虫搭载组与对照组孵化速度相差不大、存活率差异不显著,但搭载组孵化率和怀卵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长速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经空间诱变的卤虫在生长发育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空间诱变表现随机,诱变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7.
为提高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的产油脂能力、获得油脂含量高的突变株,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该藻株进行了化学诱变处理,并对其生物学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EMS对小新月菱形藻具有较好的诱变作用,经0.1 mol/L和0.05 mol/L EMS处理后分别得到油脂生产能力较强的突变藻株YA和YB,在同等培养条件下两株突变藻单位体积细胞的内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油脂相对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05%和25.77%、22.15%和19.26%、9.06%和8.27%、48.25%和45.48%、44.06%和12.86%。  相似文献   
38.
周韬  刘广发  黄瑞芳  陈昱 《台湾海峡》2006,25(4):498-502
采用紫外线辐射的方法对巴氏杜氏藻(Dunaliella bardawil)进行诱变.经过低温(5±1℃)筛选,得到一耐低温的突变株,命名为Dunaliella bardawilvar.L-5 Zhou&Liu(简称L-5).研究表明,在5±1℃光照培养箱中光强1 100 lx培养57 d,L-5仍继续处于对数生长期,而对照组早已进入生长平衡期,此时L-5藻细胞密度为对照的2.59倍.蛋白质SDS-PAGE电泳表明,在大约36和158 kDa处L-5比对照各多出一条新的蛋白带,同时在大约27和29 kDa处L-5出现比对照高得多的两条蛋白表达带.RAPD分析表明两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68.由此作者初步认为L-5确为一耐低温的杜氏藻突变株.  相似文献   
39.
40.
在6月19日召开的江西省科学技术大会上,瑞丰生化有限责任公司张文宣、张金儿、赵南、朱江萍、刘义雄、黄学荃、宋友礼等人研究的《赤霉素产生菌高产菌株原生质体诱变筛选及发酵工艺的研究》科研成果,喜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此之前的专家评审认为,该成果居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