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97篇
  免费   4686篇
  国内免费   4585篇
测绘学   8281篇
大气科学   2436篇
地球物理   4089篇
地质学   9849篇
海洋学   4350篇
天文学   431篇
综合类   2762篇
自然地理   5970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303篇
  2022年   1390篇
  2021年   1651篇
  2020年   1242篇
  2019年   1543篇
  2018年   1228篇
  2017年   1202篇
  2016年   1227篇
  2015年   1374篇
  2014年   2098篇
  2013年   1610篇
  2012年   1732篇
  2011年   1722篇
  2010年   1599篇
  2009年   1675篇
  2008年   1747篇
  2007年   1454篇
  2006年   1365篇
  2005年   1341篇
  2004年   1201篇
  2003年   1145篇
  2002年   994篇
  2001年   892篇
  2000年   717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42篇
  1996年   468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271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1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基于"3S"技术的于田绿洲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极端干旱区典型绿洲———于田绿洲为研究区,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湿地资源调查,查明了于田绿洲湿地类型、区域分布及面积,应用模型和分形理论,探讨了于田绿洲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区绿洲湿地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赵歆 《地理学报》2005,60(5):875-875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主办、青海省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办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9-20日在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海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2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开幕式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培华主持,青海省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津成致欢迎辞并就三江源地区基本情况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做了大会发言,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郑度、李小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松花江上游地区汞污染的化学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宁  朱颜明  朴明玉  孟丹 《地理科学》2005,25(6):737-741
采样分析了吉林省东部松花江上游金矿开采区及其附近水、土壤、动植物及河流沉积物样品中汞的含量,发现河流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相当严重;受其影响当地的植物和两栖类动物——中国林蛙体内总汞和甲基汞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表明,林蛙内脏对汞的富集能力大于肌肉;秋季对汞的富集大于春季;河流沉积物中甲基汞的含量与林蛙体内甲基汞的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汞污染的来源与区域内个体金矿的滥采滥排有直接关系,表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有毒重金属在地表过程中出现了化学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994.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了解不同季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及与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地类的差异对深刻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81~2000年间GLO-PEM模型模拟的我国陆地NPP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以及土地利用数据, 研究不同季节我国陆地植被NP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81~2000年期间,四个季节的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是NPP增加量最大的季节。耕地在春、夏和秋季NPP增长和增长率最高,林地冬季NPP增长最多而水域冬季NPP增长率最高。夏季NPP增长最高的区域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多数地区、内蒙古东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藏南和新疆西部;夏季NPP降低最多的区域分布于在呼伦贝尔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新疆西北部。  相似文献   
995.
黄土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 产汇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对流域产汇流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黄河中游典型支流岔巴沟为研究区域,提出利用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探讨流域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产汇流模拟,避免了经验公式的概化和由此引起的局限。模拟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网格滞蓄的方法可以在子网格上体现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的变化及其对产汇流的影响,反映各个时期的产汇流条件,对降雨做出合理响应。  相似文献   
996.
在剖析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不同消费水平对生态足迹时空变异的影响,划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两类不同的消费群体,分别计算各自的生态足迹,其次进一步细化模型中人均水资源足迹,从而构建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平衡模型。根据平衡模型计算出生态盈亏,得出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结果。并以1999年北京西部山区门头沟区为例,进行模型计算和生态可持续评价,结果表明1999年门头沟区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说明该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对门头沟区的初步研究基础上,指出生态足迹作为山区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的优点及当前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7.
273.15K下LiCl-Li2B4O7-H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等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等压法研究了273 15K下LiCl-Li2B4O7-H2O体系中纯盐水溶液(离子强度范围为LiCl0 2046~2 5055mol·kg-1,Li2B4O70 1295~0 3700mol·kg-1)以及混合盐水溶液(离子强度范围为0 0931~2 4911mol·kg-1)渗透系数和水活度;计算了LiCl-Li2B4O7-H2O体系的饱和蒸汽压,获得饱和蒸汽压、渗透系数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规律。用实验数据以最小二乘法求取了LiCl和Li2B4O7纯盐参数及体系的混合盐参数,拟合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 0077和0 026。用该模型计算的渗透系数值与实验结果取得合理的一致。同时研究结果与273 15K下LiCl-Li2SO4-H2O体系的渗透系数随离子强度变化的规律作了比较。本研究对完善低温下含锂、硼盐湖卤水体系的热力学模型和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全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的研究是农业水资源有效利用和进行合理灌溉的重要依据。基于三江平原22个气象站点2000—2015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利用国际粮农组织 (FAO)Penman-Monteith模型和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分别对三江平原水稻、玉米和大豆的作物需水量进行计算,分析作物需水量年际变化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作物需水量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三江平原16 a来年均参考作物蒸散量为537.4 mm,日均为 3.5 mm,呈波动减少趋势。(2)生长季内,水稻在分蘖期需水量最大,为177.1 mm,玉米在七叶期需水量最大,为99.7 mm,大豆在结荚期需水量最大,为96.1 mm;水稻、玉米和大豆的净灌溉需水量分别为195.4 mm、130.8 mm和72.2 mm,对灌溉的依赖程度水稻>玉米>大豆。(3)由通径分析结果可知,三江平原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净辐射、气温和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999.
《海洋世界》2011,(6):7-7
5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局办公室(财务司)主任(司长)李海清发布了新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暨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名单。经过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审议,此次批准新建立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即山东省乳山市塔岛湾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烟台牟平沙质海岸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莱阳五龙河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我国2010—2017年40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后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地区差异、变动趋势、效率水平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2012年和2013年略有波动外,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值在逐年上升。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我国各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均得到提升,其中,东部城市综合效率的提升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中西部城市则主要是由规模效率提升引起。最后,讨论了环境变量对财政支出冗余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地区及煤炭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