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ducing lipid accumulation in microalgae cells without suppressing cell growth is vital to the economical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microalgae. In two experiment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ell concentration and lipid content of marine microalgae Isochrysis galbana depend upon the iron concentration in the growth media. In Experiment I, adding chelated FeCl 3 to the medium at the late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prolonged this phase and increased the lipid content in I. galbana cells. The fi nal cell density and lipid content of I. galbana supplemented with chelated FeCl 3 was approximately 2 and 1.6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supplemented cultures, respectively. In Experiment II, I. galbana cells in the late exponential phase were collected and re-inoculated into new media containing Fe 3+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The fi nal cell concentration and lipid content were maximized at the highest iron concentration(38% biomass by dry weight at 1.2×10-5 mol/L Fe 3+). In this study, intracellular neutral lipid storage was evaluated by fl uorescent spectrophotometry using fl uorochrome Nile red, and the measurement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相似文献   
22.
UV radiation is known to affect aquatic primary producers and their grazers. However, little has been documented on its effects on zooplankton grazing.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400-700 nm), ultraviolet-A (UV-A, 320-400 nm) and ultraviolet-B (UV-B, 280-320 nm) radiation on grazing, mortality and lipids oxidation of the copepod Acartia pacifica collected from the Xiamen Bay. After 30 min of the exposures, the copepod was fed in darkness with the diatom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at two cell concentrations (2.5 × 10 4 and 2.5 × 10 5 cells/ml). At the low cell concentration, the individuals pre-exposed to PAR (218.0 W/m 2 )+UV-A (48.2 W/m 2 ) or PAR+UV-A+UV-B (2.1 W/m 2 ) showed suppressed clearance and grazing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those receiving PAR alone, by 22.7% and 17.1% for clearance and by 22.6% and 5.5% for grazing rate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suppression on clearance and grazing became indistinctive at the high food concentration. Exposures to UV-A and UV-B led to increased lipid oxidation and higher mortality, furthermore, the mortality linearly increased with enhanced oxidation of lipid.  相似文献   
23.
以3 a生圆柏和祁连圆柏幼苗为材料, 采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预处理两种圆柏属幼苗, 测定-4℃低温胁迫处理第9 d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 分析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圆柏属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为培育较多品种的抗冷冻常绿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下, 一定浓度的ABA预处理能有效保护幼苗叶片膜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其中30 mg·L-1ABA预处理对提高圆柏抗寒性效果最好, 40 mg·L-1ABA预处理对提高祁连圆柏抗寒性效果最好, 且在外源ABA预处理下, 祁连圆柏的抗寒性比圆柏的强. 因此, 施用适合浓度的ABA在提高圆柏属植物抗寒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鲈鱼为实验材料,以鲈鱼体内的丙二醛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在水样中16种多环芳烃组分和外加芘为实验试剂的条件下,鲈鱼体内不同器官、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在鲈鱼鳃、全血中的丙二醛浓度较高,而肝脏的丙二醛浓度较低。(2)水样中多环芳烃及外加芘的暴露能导致鲈鱼肝的丙二醛浓度升高,这表明多环芳烃以及芘的暴露能引起鲈鱼肝内脂质过氧化程度的提高。(3)水体中多环芳烃及外加芘浓度的变化对鲈鱼肝的丙二醛浓度的影响具有可逆性,且鲈鱼肝的丙二醛浓度与水环境的多环芳烃(包括芘)暴露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鲈鱼肝的丙二醛浓度可作为指示水环境的多环芳烃污染程度的指标。由于生物体内的丙二醛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使用丙二醛浓度指标来指示海洋环境的多环芳烃污染时。最好与其他指标配合使用,以更准确地指示海洋环境多环芳烃污染。  相似文献   
25.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红细胞的机制。以活性氧(H2 O2 )作用于离体的正常红细胞,观察EGb761对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丙二醛含量(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ATPase)活性及红细胞膜骨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Gb761能明显降低红细胞溶血度,且随着浓度增加其作用逐渐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 =4.13~19.41,P <0 .0 5 ,0 .0 0 1) ;EGb761能明显降低红细胞MDA含量,提高其SOD ,ATPase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 =2 .0 2~70 .0 6,P <0 .0 5 ,0 .0 0 1) ;EGb761能降低过氧化损伤对红细胞膜骨架的破坏,保护其完整性。可见EGb761能在膜水平上直接对抗氧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红细胞及其膜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26.
岩藻聚糖硫酸酯体外抗氧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岩藻聚糖硫酸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及羟基自由基(· OH)的作用 ,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对卵磷脂 (PC)过氧化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 :(1)三种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均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高于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中糖醛酸含量高和硫酸酯含量低的组分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它对 O· -2 的IC50 为 0 .0 4 4 mg/m L,对· OH的 IC50 为 0 .0 6 2 mg/m L。 (2 )岩藻聚糖硫酯具有抑制 PC过氧化的能力。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受活性氧损伤后 ,它们的抗氧化能力均降低。研究表明 ,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7.
不同盐胁迫时间下秋茄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王文卿  林鹏 《海洋学报》2000,22(3):49-54
对长时间和短时间盐胁迫下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n candel)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叶片肉质化程度等与盐胁迫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盐胁迫和长时间盐胁迫下秋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肉质化程度等随盐胁迫强度的提高而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在短时间盐胁迫下,随基质盐度的提高,SOD活性(fw)变化呈“U”型,在盐度15~20处叶片SOD活性最低,MDA含量变化不明显,电解质渗透率和叶片肉质化程度先升高而后下降,在盐度20处最高;在长时间盐胁迫下,SOD活性先随盐度的提高而提高,当盐度高于10时又随盐度的提高而下降,而MDA含量随盐胁迫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电解质渗透率和肉质化程度却上升,不同盐胁迫时间下红树植物秋茄具有不同的耐盐机制.膜脂过氧化不是盐胁迫下秋茄叶片膜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宿主-病毒(E.huxleyi virus,EhV)的互作过程是影响海洋碳、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在共进化过程中,Eh V通过基因水平转移从宿主基因组中“劫获”了一组鞘脂从头合成相关酶基因,重构宿主脂代谢网络以支持病毒的特殊需求。目前,对病毒这组相关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以颗石藻病毒Eh V-99B1基因组中的甾醇去饱和酶(EhV-SD)和脂肪酸去饱和酶(Eh V-FAD)基因为研究对象,构建酿酒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 YES2/CT-SD和p YES2/CT-FAD,转化相应的基因缺陷型酵母菌株YMR015C和YGL055W获得重组酵母细胞株,进一步采用UPLC-Q-Exactive-MS非靶向脂质组学技术,比较分析重组酵母和缺陷型酵母细胞脂质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显示,Eh V-SD与Eh V-FAD基因在酿酒酵母中成功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Eh V-SD过表达显著改变了重组酵母细胞脂质代谢,含多不饱和酰基链的磷脂酰胆碱(PC,20︰4/20︰5/20︰6)和甘油三酯(TAG,12︰3)种类的丰度显著升高;而部...  相似文献   
29.
采用6种维生素E(VE)含量为26、52、66、132、191、339 mg/kg饲料干质量的等氮等能实验饲料,研究饲料中维生素E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肝脏和肌肉中的硫代巴必妥酸反应底物(TBAR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菱鲆的生长和体成分受饲料中VE含量的影响产生的差异不显著,然而肝脏和血清中的VE含量以及肝脏和肌肉中的硫代巴必妥酸底物(TBAR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肝脏总抗氧化力(T-AOC)则受其影响显著(P<0.05)。结果显示大菱鲆幼鱼摄取不适宜量的VE时在表现出各种缺乏症之前会先发生脂肪过氧化现象,同时饲料中的VE能够有效提高大菱鲆幼鱼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0.
研究墨西哥刺参(Isostichopus fuscus)对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采用灌胃高脂乳剂方法建立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清总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含量;肝脏TC、TG含量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terase-1, CPT-1)、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酶系(peroxisomal β-oxidation enzymes)、磷脂酸磷酸酶(Phosphatidic acid phophyhydrolase, PAP)等脂质代谢相关酶活力;粪便总脂质、TC和胆汁酸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墨西哥刺参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P<0.01)、LDL-C(P<0.05)含量及LDL-C/HDL-C(P<0.05);显著降低肝脏TC(P<0.01)、TG(P<0.01)含量,提高肝脏CPT-1(P<0.01)、peroxisomal β-oxidation enzymes(P<0.05)和PAP(P<0.05)活力;显著提高粪便中总脂质(P<0.01)、TC(P<0.01)和胆汁酸(P<0.01)含量.提示墨西哥刺参能有效调节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脂质在体内的分解代谢,同时抑制消化道内脂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