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蔡定军  张明席 《气象》1989,15(2):43-46
本文提出了用迭套分区的方法进行要素场的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及使用车氏展开系数建立宜春、赣州地区暴雨的预报模式、描述了所进行暴雨预报试验的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2.
闽西南-粤东海西-印支断陷带是我国华南重要成矿带之一,盛产铁、硫多金属矿床.龙凤场硫多金属矿床是其中较典型的代表,对其成因认识不一.经研究认为应属海底火山热泉沉积-迭加改造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3.
DFT理论及其新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有限离散点或周期离散点的新的傅氏变换计算法。它与经典的用周期性Diracδ抽样理论之纯离散变换的算法不同,而是根据抽样点的原曲线情况,采用任意幂多项式甚至无限幂(理想光滑化)曲线来模拟的新算法。它计算简便,只要在原FFT计算结果上乘上一个本文导出的简单的βn或β因子即可。 文中给出算例,阐述了该算法之优点。在理论上它不仅给出全频域的连续变换值,并且也避免了过去DFT计算中在高频处出现的混迭误差。这对信息的合理抽样,提高计算精度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设计了一种容易实现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以测定缺乏纹理的手骨表面形状和两骨间的几何吻合度。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6号台民登陆后变为变性的温带气旋云系在北上过程中云型演变,强度变化等云团活动特征及停滞在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的中纬度锋区云系特征分析,得出两种不同云系的迭置区正是大暴雨的主要落区.  相似文献   
106.
南秦岭印支期五龙岩体侵位于中元古代佛坪群变质岩,在岩体南部发育一些暗色包体.它们和寄主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界限或截然,或呈过渡关系.通过对五龙岩体的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寄主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表现出明显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Yb(0.33×10-6~0.96×10-6)和Y(4.77×10-6~11.2×10-6);富集Sr(643×10-6~1115×10-6),Ba(775×10-6~1386×10-6);高Sr/Y(57.8-160)和Y/Yb(11.0-14.3)比值,不发育Eu异常(δEu=0.70~0.83),表明其源区是以石榴石士角闪石为主,很少或没有斜长石.暗色包体表现出高Mg(4.15%~8.13%),Cr(14.8×10-6~371×10-6),Ni(20.0×10-6~224×10-6)和Nb/Ta(15.40~21.9),暗示其起源于地幔底侵岩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年龄为:225.3Ma±6 Ma,应为五龙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综合分析五龙埃迭克质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可能是由于幔源岩浆底侵于壳幔边界,诱发增厚的基性下地壳达到含角闪石的榴辉岩相或麻粒岩相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迭克质岩浆,它的形成可能代表了印支期秦岭造山带后碰撞造山阶段勉略洋俯冲板块的断离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详细阐述柴达木盒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探讨了其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铀成矿前景.认为中、新生代地层主要受燕山晚期和新生代晚期两期构造作用的控制,其中晚白垩世形成了北西向展布的古构造斜坡带,有利于古层间氧化带的发育,老第三纪-上新世早期的弱伸展作用,中下侏罗统被掩埋,新生代晚期构造运动形成以断块叠瓦状排列的斜坡带,有利于近现代层间氧化带发育.钻探证实,柴迭木盆地北缘地区具备发育古、今层间氧化带和砂岩型铀矿化,具有层问氧化带砂岩铀成矿的前景.同时指出了研究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8.
都市圈是承载城市等级层次结构的重要空间集群,基于城市等级体系概念,为明确广东省城市等级结构以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都市圈建设,提出"城市发展综合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考察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综合发展程度。将这些地级市划分为核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地方性次中心城市和地方性一般城市6个等级层次。并且提出优化广东省都市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着重研究大地形对正压大气迭加在非均匀纬向基本气流七扰动演变的影响。。用WKBJ方法推导了正压扰动的频率和频散关系以及波作用量所满足的方程。当基本流场定常且存在无限长的东西向山脉时,则有波作用量守恒。据此,获得了正压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即在所考察的平面城内至少在某点或某些点上含地形效应的某一物理量等于零,扰动就可能得到发展。对波包动能的倚时变化的讨论得知.在无摩擦正压纬向非均匀基流的情彤.地形对扰动动能并无直接影响.即导波和曳波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南侧和北侧得到加强,并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北侧和南侧强度减弱。扰动的发展由扰动的结构所决定。导波和曳波的波长缩短总伴同其轴线倾向r东西向相联系,而它们的波长伸长总是与其轴线倾向于南北向同时发生。还指出,正压扰动的加强或减弱,与波长的伸长(或缩短)不是必然的联系,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