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366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虽然稳步发展,但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后应继续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港口设施 目前东亚地区有4个世界级的集装箱枢纽大港,其中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各1个,而我国大陆沿海主要港口却未形成国际中转枢纽大港,使我国大量集装箱不得不在上  相似文献   
72.
73.
柳枝 《海岸工程》1999,18(4):110-112
结合多年实际工程经验,介绍港口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的有关规定、要求、内容及常规做法、,并根据当前技术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负责技术档案整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4.
无线对讲调度系统广泛应用于海上救护、海上实验、港口调度、船运管理、货物运输等行业。但现在大部分系统有的只有应用其话音传送功能,进行简单的对讲调度管理,这样不仅使调度中心的管理效率很低,而且由于不能及时掌握用户大量信息,在处理某一用户的紧急情况如紧急呼救时不能迅速  相似文献   
75.
上海港是我国重要的枢纽港,提升上海港国际竞争力对上海市乃至全国意义重大。文章选取港口基础设施、港口运营能力、港口腹地条件和港口发展潜力4个方面共16个定量指标,建立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引入动态因子分析法对2010—2014年间亚洲8个主要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洲范围内,上海港国际竞争力较强,腹地条件和运营能力优势明显;与新加坡港竞争激烈,在自由度和发展潜力上存在劣势,受到香港、迪拜和巴生等港口的威胁。最后,对上海港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加快深水港和集装箱港建设、加强港口和地区合作以及促进上海自贸区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6.
对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公布的24种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高质量中文期刊进行筛选,重点分析了1982―2022年的552篇港口地理研究相关论文,以揭示中国港口地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港口地理研究大致经历了初创阶段、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视角转变阶段。2)腹地划分的研究侧重在经济腹地和港口腹地一体化发展。物理和物流腹地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3)港口的集中与分散度测量是港口体系研究的重点。多式联运的发展促使港口体系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者倾向于从宏观的角度解释影响港口竞争的因素。4)港口网络的研究主要涉及拓扑空间布局、网络结构变化以及网络安全评估等内容。5)港城关系研究中,空间关系的考察集中在港城界面的发展,尤其是滨水区发展与规划。港城之间的经济关系相对复杂,学者尚未达成共识。6)中国港口地理研究具有服务国民经济应用的显著特征,港口布局和选址等内容是研究的重点。目前,中国对近些年西方强调的社会、制度、文化、供应链等内容关注较少。未来应重视极端天气与地缘政治的影响,深化港口内部码头以及企业的相关研究,推动AIS大数据的应用,加强相关理论的构造。  相似文献   
77.
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的形成过程与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沿岸港口体系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自古以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科学实证,发现港口体系经历了“港口的起源与产生—港口体系萌芽—港口体系雏形—港口体系形成—港口体系升级”5个阶段。依据实证分析,对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归纳演绎,认为相关港口对水水中转和陆水中转腹地的长期相互竞争是导致港口体系形成的主要机制,其中对水水中转腹地的竞争尤为关键,而港口对中转腹地的竞争随时间推移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最后从政策层面,对长江沿岸港口体系和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伦。  相似文献   
78.
世界上邮轮萌芽于19世纪初,而真正携带游客的邮轮旅游则主要开始于19世纪中叶。邮轮旅游从最初主要为社会精英和富人阶层参与的简单社会活动,发展至今日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市场现象。国外有关邮轮旅游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已积累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日臻成熟。相比之下,我国的邮轮旅游业则刚刚起步,有关研究远为滞后,亟需了解国外邮轮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借鉴国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在广泛综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外邮轮旅游研究在理论、观点、方法、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展望,希望研究结论可以为促进中国邮轮旅游的健康发展,引导中国学者开展有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9.
80.
近20a珠江三角洲口门的淤积加速与水沙分配比的变化、河道冲刷、口门延伸等因素有关。主要港口和航道的自然淤积速率和疏浚后的回淤速率,均以伶仃洋西岸的中山港、九州港为最大,疏浚后的半年或一年半时间便全部回淤。深圳港和珠海港的自然淤积速率最小,分别为0.5~1.4cm/a和1.8c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