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3篇
  免费   982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测绘学   868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1342篇
地质学   1673篇
海洋学   489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458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9篇
  1949年   2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苏北新洋港潮滩柱状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苏省新洋港柱状样的粒度参数及典型粒度频率曲线分析,结合柱样剖面颜色变化情况,对柱状样进行不同演化阶段粒度信息的提取,运用粒径-标准偏差进行环境敏感性分析,以了解影响潮滩沉积物分布的动力特征.结果显示,光滩柱样呈现了由光滩-大米草滩-光滩逐渐演化的粒度变化信息,而互花米草滩、盐蒿滩和盐蒿互花米草混合滩柱样分别记录了大米草滩-互花米草滩、盐蒿滩-大米草滩-盐蒿滩,以及盐蒿滩-大米草滩-盐蒿互花米草混合滩演化的粒度信息,水动力条件的差异与变化导致沉积物水平方向上自光滩-互花米草滩-盐蒿滩逐渐变细,芦苇滩成为独立的系统,基本不受到潮水动力作用的影响,沉积结构十分稳定,植被的引种加剧了潮滩沉积物水平分布的变化,光滩、互花米草滩、盐蒿互花米草混合滩、盐蒿滩的沉积速率分别为2.34、≥3.09、2.45和2.09 cm/a.  相似文献   
992.
印尼海啸区附近海域沉积物声速测量及声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沉积物柱状样超声透射法测量方法和原理.对印尼海啸区附近海域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现场测量,通过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给出了沉积物的垂向声速剖面.讨论了声速与频率的关系,指出声速具有随频率的0.1次方增大的频散特性.分析沉积深度、结构以及生物扰动等方面的因素对声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底地震引起的沉积物变迁、沉积物结构扰动、气体的混入等对声速的测量结果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济南地区次生黄土所采集的钻孔和探井土样进行浸水试验,并对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探井试样比钻孔试样所具有的试验指标更为真实可靠,因此次生黄土分布区采集探井试样进行湿陷性浸水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涌浪影响下短时段内的冲流带滩面高频高程数据和碎波带波流资料,在奇异谱分析(SSA)的基础上,以比研究了不同形态滩面的冲淤变化趋势、趋势分布形状、冲淤变化周期和冲淤变化强度,以及同一条剖面不同桩点间各因素间的变化关系;用交叉谱方法探索了每分钟滩面高频冲淤变化与碎波带长重力波间的作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滩角韵律地形引起的冲流分流作用促进了滩脊向滩谷的泥沙转运,冲流带滩面存在明显的长重力波频段的周期性冲淤振动,滩面冲淤振动强度由滩面下部向上部递减,碎波带长重力波对滩面高频冲淤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对位于南沙群岛海域西部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NS01站)和深海沉积区(NS02站)的2个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粒度组成、CaCO3含量、总有机碳含量(TOC)、总碳含量(TC)、总有机物含量(TOM)和总氮含量(TN),估算了它们的埋藏通量及陆/海源TOC和TN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主要是粒径小于63μm的细粒度组分,粒度组成随深度的变化很小.沉积物粒度不是控制CaCO3含量、TOC、TC、TOM、TN和TOC/TN垂向变化的主要因素.NS01站CaCO3含量、TOC、TC、TOM和TN的含量及埋藏通量均低于NS02站.NS01站TOC/TN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TN的变化,而NS02站则主要受控于TOC的变化.2个研究站位的TOC和TN均以海洋自生为主,NS01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53.2%和81.4%,NS02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64.5%和87.7%.  相似文献   
996.
首先论述了航空矢量重力测量中科里奥利加速度的计算模型,给出了科里奥利加速度改正对水平、垂直速度要求的分析模型。数值表明,在低纬地区欲达到1mGal的科里奥利加速度的精度,要求速度的精度为5cm/s左右;依据实测数据,目前GPS测得的载体速度精度为0.3mm/s,完全能够满足航空矢量重力测量对科里奥利加速度改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由于重力场中的重力异常数据是以格网的形式表示的,它与地形的DEM在数据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借鉴一些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提取重力场的特征区域(匹配区)用于辅助惯性导航.首先,对重力场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对特征的比较分析选取其中的某些因子作为重力场特征因子;然后,利用等值线方法对重力场特征数据进行区域分割,提取栅格特征数据区域的矢量边缘,并对这些矢量表示的区域进行聚类处理;最后,利用凸壳算法提取这些区域的凸壳范围线,获得重力异常变化比较显著的区域(匹配区).从而为重力匹配辅助导航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98.
<正>1研究背景沂沭断裂带北段2010—2020年重力变化持续异常,具体是东部累计负变化约-130μGal,西部累计正变化高达247μGal。通过研究该区域水文和垂向形变资料,明确该异常是由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所引起,通过数值计算,重力变化中的非构造效应占比> 90%。以地震中长期预报为目的的流动重力观测需要将非构造因素作为干扰排除,但是如果以地下水变化、地面沉降为监测对象,流动重力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或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99.
青藏高原东北缘强震前兆特征研究——流动重力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整理和解剖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重力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时空变化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了强震孕育发生过程重力异常特征及震后异常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曹文逸 《地下水》2022,(5):259-260+298
用于水利工程的大坝常设计成一边直角边,另一边为斜边的形式,该种设计形式有利于节省占地和有效蓄水,因此在大坝工程设计中,被广泛采用。本文通过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大坝在峰值的蓄水水位条件下的稳定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坝基内的水压从上至下逐渐增大;(2)混凝土坝基内的水压与体积含水量之间近似成指数函数关系形式;(3)该混凝土坝基整体达到了防止渗水的要求,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加强坝基右下端位置的防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