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2篇
海洋学   107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2001年6—10月在大西洋中部大洋性金枪鱼延绳钓作业中观测到的黄鳍金枪鱼的上钩钩号,应用悬链线钩深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各钩号的钩深;根据STD仪测得的温度、盐度的垂直分布以钩深为引数,查出该尾鱼捕获水深处的温、盐数据;根据黄鳍金枪鱼的取样数据,推算出各水层、各水温段、各盐度段的渔获率。渔获率最大的水层、水温段、盐度段为黄鳍金枪鱼的最适水层、水温段、盐度段;渔获率为前3位的水层、水温、盐度段为黄鳍金枪鱼活动较频繁的水层、水温段、盐度段。结果表明,在大西洋中部,黄鳍金枪鱼的最适水层为150.00—179.99m,最适水温段为13.00—13.99℃,最适盐度段为35.40—35.49;大西洋中部渔场黄鳍金枪鱼活动较频繁的水层为120.00—209.99m,水温段为12.00—14.99℃,盐度段为35.20—35.49。  相似文献   
52.
金枪鱼类是我国远洋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其形态指标对研究金枪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测量形态指标是一种非常繁琐且低效率的测量方法,而计算机视觉是一种高效和客观的自动测量方法。因此,本文通过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对3种金枪鱼类图像进行预处理,主要利用双边滤波、灰度变换、二值化处理和提取轮廓等图像处理技术得到金枪鱼类形态轮廓图像。根据预先选定的特征点,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遍历轮廓图像上所有的像素点,并自动定位出每张轮廓图像的预选特征点共17个。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遍历得到的特征点位置,自动测量出3种金枪鱼的形态指标像素长度,并计算出形态指标实际长度。还分析自动测量与人工测量形态指标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3种金枪鱼的形态指标的自动测量效果较好,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的12个形态指标的绝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1.46 cm、0~1.73 cm、0~1.32 cm,其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01%~5.84%、0%~6.17%、0%~6.89%。本研究以期为金枪鱼类智能识别提供前期工作基础,也为其他鱼类自动测量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53.
硝酸银络合法浓缩金枪鱼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金枪鱼鱼油混合脂肪酸为材料 ,利用硝酸银络合法浓缩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PU FA) ,主要考察了搅拌时间和硝酸银浓度对产品得率和EPA和DHA含量的影响 ,并测定了产品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搅拌时间为 6 0min ,硝酸银浓度为 4mol/L时得到的产品得率为 18.0 3% ,浓缩产品中的EPA和DH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9.78%和 86 .0 7% ,总质量分数达95 .85 % ,过氧化值为 7.35mmol/kg ,碘值 2 6 0 8.9g/kg。  相似文献   
54.
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远洋渔业之一,探究其渔场时空变动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根据2016年1—6月收集的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生产数据,并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因子数据,运用ArcGIS和GAM模型分析了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变动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1—6月CPUE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4月均达最高值,分别为2.45尾/千钩和3.56尾/千钩,各月CPUE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变动基本趋于一致,均为先向东北移动,后向西北移动,最后再向东北移动的趋势;GAM模型分析显示,大眼金枪鱼CPUE与模型因子的解释率为32.1%,纬度和250 m水深温度影响最显著,黄鳍金枪鱼CPUE与模型因子的解释率为37.2%,200 m水深温度影响最显著;协同分析表明,1—6月,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中心渔场分布于1°S~9.5°N,47°~64°E,且海表温度在29.3~30.8℃的海域。  相似文献   
55.
海洋环境是影响印度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资源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1960-2002年印度洋黄鳍金枪鱼亲体-补充量数据,基于以0~40m海水垂直平均温度(Verticalaverage sea temperature,VAST)为代表的环境因子对Ricker式亲体补充量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表明,印度洋4月0~5°N、80°E~85°E,5月、6月0~5°N、45°E~50°E,7月、8月5°N-10°N、90°E-95°E,12月5°N-10°N、70°E-75°E等海域的VAST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补充量影响最为显著,加入这些VAST环境因子的Ricker模型,其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明显降低,拟合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这表明水温等环境因子对黄鳍金枪鱼的种群补偿过程产生了干扰。  相似文献   
56.
本文首先通过MALDI-TOF/TOF-MS技术,测定金枪鱼(Thunnus sp.)胰腺酶解液中的多肽组分及其丰度,确定GQPVR、GLPPK和EHER是其中的优势肽;再利用Discovery Studio平台中的反向找靶和分子对接模块,发现这些优势肽均可以与Keap1蛋白结合,推测其可能具有抗氧化活性;最后,利用细胞实验对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验证,发现其对H2O2氧化损伤的胰岛素瘤细胞(INS-1)具有剂量依赖型保护效果,高剂量和低剂量酶解液处理后细胞活力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凋亡率从79.17%分别下降到43.2%(P0.01)和28.9%(P0.01);胰岛素的分泌量从3.65mIU/L分别增加到5.75mIU/L(P0.01)和4.95mIU/L(P0.01)。DiscoveryStudio的抗氧化功能预测和细胞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酶解液的功能组分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7.
本文旨在研究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碎肉中4种不同蛋白酶酶解物的3k Da超滤组分对RAW264.7细胞的免疫活性。以RAW264.7细胞为实验模型,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中性红吞噬实验检测细胞吞噬能力, Griess试剂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 并分析酶解物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 胰蛋白酶酶解物在12.5~200μg·mL-1范围内无明显细胞毒性, 能增强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 浓度为400μg·mL-1时达到最大值132.50%(P<0.01), 浓度在50~200μg·mL-1范围内能促进巨噬细胞NO释放(P<0.01), 且NO释放量与酶解液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胰蛋白酶酶解物中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含量最高, 为51.09%, 其碱性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分别为11.59%、11.00%和6.90%, 均高于其他蛋白酶酶解物, 并且分子量小于1k Da的小肽含量高达97.48%。研究结果表明, 4种蛋白酶酶解物中, 黄鳍金枪鱼碎肉胰蛋白酶酶解物的3k Da组分具有较明显的免疫活性, 这为其作为免疫活性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根据2009年7月~2009年12月在东太平洋采集的雄性大眼金枪鱼样本,对东太平洋地区雌性大眼金抢鱼的生殖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学观察大眼金枪鱼精巢横截面原始上皮生精作用的发生过程,发现大眼金枪鱼精巢为精原细胞非局限型类型.精巢由精子发生作用同步进行的许多精囊组成的外围区域和将外围区域产生的精子输送到精巢中央主运输管...  相似文献   
59.
金枪鱼油的精炼工艺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鱼油通过精炼可以除去非甘油三酯杂质成分,研究表明黄鳍金枪鱼鱼油精炼的工艺参数为:800 g/L的H3PO4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体积分数);300 g/L的NaOH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体积分数);活性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10%(质量分数);85℃下减压蒸馏脱臭15 min。经过精炼,鱼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有淡鱼腥味,理化指标达到鱼油SC/T3502-2000标准的精制鱼油一级要求,精制鱼油中PUFA的总含量(w)达37.06%,DHA和EPA含量(w)分别为25.10%和4.45%。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决远洋渔业中过度依赖经验而产生的盲目捕捞问题,结合海洋环境数据和历史产量数据对渔场进行有效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的栖息地指数(HSI)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印度洋海域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栖息地指数的预测。在RBFNN训练过程中使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则提取过程中首次采用了和声搜索(Harmony search,HS)算法。实验研究表明,利用FCM改进后的RBFNN,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达到0.021 6。和声搜索由于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能够应用于训练后的FCM-RBFNN提取分类规则,提取出的规则能够反映该渔业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