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2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运用亚硝基胍(Nitrosoguanidine,NTG)诱变,并结合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喹禾灵筛选,获得了2株能够稳定遗传的高产钝顶节旋藻突变株623-8和623-16。与钝顶节旋藻出发株623相比,突变株的藻丝更长,更易聚集成团。在pH=8.5、光照强度45μmol·m-2·s-1和培养温度28℃的条件下,突变株623-8和623-16的生物量分别比出发株提高67.86%和46.43%。蛋白含量分别比出发株623提高1.98%和0.84%;脂类含量提高8.54%和4.88%;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提高31.82%和11.36%。研究结果表明,以亚硝基胍诱变结合喹禾灵筛选,可筛选出生长速度快、蛋白含量高等性状优良的钝顶节旋藻藻株,在工业生产中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2.
照度温度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是一种呈螺旋状的蓝绿色海藻,非洲乍得湖和墨西哥台可斯可可湖的居民最先得以食之。螺旋藻堪称高蛋白营养之最。螺旋藻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维生素、酶等物质,在净化血液,防治心血管病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螺旋藻含有的糖有抗辐射,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的作用。螺旋藻中的硫酸脂蛋白,  相似文献   
53.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提取纯化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光吸收值A620/A280为3.1,观察Se(Ⅳ)与PC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及红硒化现象。光谱检测发现,加入SeO32-后,PC在620 nm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Ⅳ)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单调降低,278 nm和347 nm的光吸收增强;PC的荧光发射和荧光激发也均呈现衰减。另外,PC与Na2SeO3相互作用后,观察到红硒化现象,透射电镜(TEM)证明主要存在形态为红色纳米硒。结果提示PC可能是SeO32?作用的敏感靶点,Se(Ⅳ)对PC主要表现为氧化损伤,而Se(Ⅳ)被还原为红色纳米硒。  相似文献   
54.
在不同温度和光强下培养极大螺旋藻438(Spirulina maxim438),得到其积累多糖规律为:不利于螺旋藻生长的温度、光照条件,会促进胞外多糖EPS(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的分泌,而螺旋藻最适生长条件(30℃,5000lx)与胞内多糖IPS(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积累的条件一致。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体外实验证明IPS和EP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80μg/mL,100μg/mL。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经两种多糖作用后Hela细胞Caspase-3酶的变化,结果显示:处理组比对照组Caspase-3酶活性有明显提高,预示着多糖抑制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途径,引起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5.
螺旋藻的藻胆蛋白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螺旋藻藻胆蛋白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发现低浓度的CaCl2溶液低温(4℃)自溶提取效果最好,在提取中,分别以新鲜藻泥和喷雾干燥的藻粉为材料,发现前者的藻胆蛋白得率高于后者,而两者的藻胆蛋白分离纯化后,光谱性质基本相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藻胆蛋白溶液在60℃下热稳定性较好,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保存最稳定。  相似文献   
56.
建立螺旋藻转基因体系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钝顶螺旋藻单细胞克隆的制备、重组平台的 克隆、同源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质粒的电激转化和报告基因的表达等方面对螺旋藻转基因 表达系统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起螺旋藻转基因体系。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获得无菌培养系 ;用钠、钙离子混合液处理,获得了可再生的螺旋藻单细胞。用含EDTA的培养基预培养和用 培养基洗涤可分别去除胞外核酸酶活性和抑制胞内核酸酶活性。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替 换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BV220的抗性选择标记,同时插入系列同源重组片段和萤火虫荧光素酶 基因,构建了同源重组表达载体pBVCS01-04L。电激转化螺旋藻S6-4品系单 细胞,获得了具有稳定氯霉素抗性的培养系,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了报告基 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7.
螺旋藻的系统分类学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虹  柯珍恋  章军 《海洋科学》2001,25(9):26-28
螺旋藻(Spirulina)是众所周知的优良天然营养源,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理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20a中,螺旋藻在营养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业化生产也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但其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令人欣慰的是,虽然螺旋藻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仍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1螺旋藻系统分类学研究 螺旋藻在分类学上属于蓝藻门,颤藻目,颤藻科,螺旋藻属。这个属的学名是“Spirulina”,取“卷曲”一意,但有…  相似文献   
58.
钝顶螺旋藻藻胆体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室温荧光发射光谱表征 ,研究了藻胆蛋白浓度、离子强度、pH和葡聚糖等因素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藻胆体的稳定性的影响。藻胆蛋白浓度为0.6~1.2g/L时 ,钝顶螺旋藻藻胆体的室温荧光发射峰在676~681nm之间 ,此时藻胆体的稳定性强 ,不易解离。在低离子强度(<0.75mol/L)条件下 ,钝顶螺旋藻藻胆体易解离 ,解离速度随离子强度的递减而加快。钝顶螺旋藻藻胆体在 pH7时稳定 ,而在 pH5,6,8,9时只有轻微解离 ,表明藻胆体在较宽的 pH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在钝顶螺旋藻藻胆体溶液中加入10%的葡聚糖 ,保存30d后藻胆体依然保持完整 ,说明葡聚糖对藻胆体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利用啤酒厂废水污泥培养钝顶螺旋藻和普通小球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国内外对藻类的生物学特征、收集、藻蛋白的利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2」。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培养基的费用高,经济效益低^「3」「4」。而啤酒厂污泥富含营养物质、无毒,是培养藻类的良好基质^「5」「6」「7」。经试验能50%替代营养盐培养钝顶螺旋藻而保持其收得率基本不变,能80%夫代营养盐培养普通小球藻而保持其收得率基本不变。利用啤酒厂污泥既净化环境,又降低藻类养殖成本。这将为大规模推广藻类养  相似文献   
60.
1993年11月 ̄1994年1月用简单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多管藻中分离纯化了R-藻红蛋白和从钝顶螺旋藻中纯化了C-藻蓝蛋白,它们的纯度(指可见光部分的最大吸收与280nm处吸收值之比)可分别达到6(R-藻红蛋白)和5.5(C-藻蓝蛋白)。由于不同藻种的同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不同,所以应用凯氏定氮法并结合可见光的吸收值测定了上述两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为1.85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