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346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研究了东风盐场不同盐度的卤水中可溶性糖的变化及其与微藻优势种的组成和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卤虫对可溶性糖的调节作用及嗜盐菌对可溶性糖的消耗。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在低卤区和硅藻、甲藻等微藻密切相关,在中、高卤区与蓝藻和盐藻等密切相关,卤水中的卤虫能通过滤食微藻而有效地控制卤水中可溶性糖的浓度,在结晶卤水中接种嗜盐菌能有效地降解卤水中的可溶性糖,从而达到提高盐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污水方面国内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人们对于包埋材料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琼脂,海藻酸钠,聚乙烯醇(PVA)等均见到相关研究报道,但是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包埋材料的介绍比较少见,在国外,使用聚乙二醇(PEG)包埋固定化硝化菌的产品已经有了投放市场的产品。国内也有部分的研究。本文目的在于介绍该款产品在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状况,期望能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通过大比例尺野外测量及镜下观察,对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的附枝菌与附枝菌微生物灰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附枝菌是一种树枝状蓝细菌,一般向上生长扩展,形成灌木状附枝菌群落,生长于附枝菌微生物丘内部。而在微生物丘的外部边缘,附枝菌群落呈半闭合的房室状,与肾状菌十分相似。房室状附枝菌群落可能是在微生物丘外部边缘受局部高能微环境(如水流、波浪等)的影响形成的。在其形成后,其保存状态则是由附枝菌的钙化作用及早期成岩作用决定。由于附枝菌构成其微生物岩的生长骨架,且该微生物岩不具备清晰的中型构造,故可称其为附枝菌格架岩,作为对微生物岩分类命名的又一补充。附枝菌格架岩一般生长于台地边缘或台地外部斜坡环境,其生长过程受水动力条件、阳光照射及海水清澈度等影响。  相似文献   
44.
蒙其古尔铀矿床为伊犁盆地南缘大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查明该矿床含矿层中黄铁矿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微生物参与铀成矿过程。文章对含矿层砂岩中黄铁矿与铀矿物矿物学特征、黄铁矿S同位素与碳酸盐胶结物的C-O同位素开展细致研究。研究表明:①蒙其古尔铀矿床中铀主要以铀矿物与吸附铀形式存在,吸附铀主要为有机质吸附铀,铀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多与黄铁矿、炭屑共生;②蒙其古尔铀矿床含矿层砂岩中黄铁矿主要以自形晶、草莓状和不规则状集合体产出,多与沥青铀矿、碳酸盐胶结物共生,其中黄铁矿S同位素(δ~(34)S_(V-CDT)=-68.4‰~22.1‰)与碳酸盐胶结物的C-O同位素(δ~(13)C_(V-PDB)=-10.2‰~-7.4‰,δ~(18)O_(V-PDB)=-9.6‰~-5.8‰)分析表明黄铁矿具有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与有机物热解2种成因,并探讨了这2种不同成因黄铁矿的形成机制。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硫酸盐还原菌(SRB)参与蒙其古尔铀矿床铀成矿过程,以间接还原方式为主,在有机质、黏土矿物与颗粒表面吸附U(Ⅵ)的基础上,通过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SO_4~(2-)产生的H_2S将U(Ⅵ)被还原成U(Ⅳ),形成铀矿物。  相似文献   
45.
运用对映体分馏分析(EFA)与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技术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在4种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中的对映体选择性降解规律。腈菌唑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8.4~70.5 d。4种茶园土壤中均表现为(+)腈菌唑优先降解,并均有碳同位素富集,表明发生了显著的微生物降解。腈菌唑在茶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和对映体比在50年茶园土中最小,显著低于100年、20年和2年茶园土壤(P<0.05)。降解半衰期与砂粒含量显著相关(P<0.05),对映体选择性与粉粒含量显著相关(P<0.05)。运用Rayleigh方程计算各土壤中腈菌唑的碳同位素富集因子,并建立生物降解评估模型。应用两种方法评估生物降解所得结果与总降解率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老年SAP并发MDR感染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6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老年SAP患者3466 例,其中MDR感染患者1403 例,未感染患者2063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意识状态[OR=0.30,95%CI(0.25,0.36),P<0.00001]、SAP类型(早发型、晚发型)[OR=0.30,95%CI(0.23,0.39),P<0.00001]、入住病房类型(ICU、普通病房)[OR=3.23,95%CI(2.50,4.18),P<0.00001]、留置胃管[OR=2.66,95%CI(2.19,3.24),P<0.0000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3.24,95%CI(2.60,4.04),P<0.00001]、人工气道[OR=2.89,95%CI(2.01,4.17),P<0.00001]、糖尿病史[OR=1.84,95%CI(1.37,2.46),P<0.0001]、吞咽功能[OR=1.58,95%CI(1.07,2.35),P=0.02]、吸烟史[OR=1.26,95%CI(1.02,1.56),P=0.03]是老年SAP患者并发MDR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性别、年龄与MDR感染无显著相关性;尚不能确定卒中类型(脑出血、脑梗死)与MDR的感染是否相关。敏感性分析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基于现有证据,意识障碍、晚发型肺炎、入住ICU、留置胃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切开、糖尿病史、吞咽障碍、吸烟是老年SAP并发M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揭示马铃薯连作化感物质与枯萎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水培和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相结合方法,收集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采用GC-TOF-MS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马铃薯根系分泌的48种物质中有机酸占30种。比较轮作、连作5年和连作10年马铃薯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相对含量,发现苹果酸和棕榈酸的差异比较大。马铃薯连作条件下根系分泌物能显著增强尖孢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的发育并加重枯萎病发生。通过外源添加法研究苹果酸和棕榈酸对尖孢镰孢菌的化感作用,苹果酸和棕榈酸浓度分别在0.10—0.50 mmol·L-1和0.05—0.10 mmol·L-1对尖孢镰孢菌生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盆栽试验表明,浓度0.05—0.50 mmol·L-1苹果酸和棕榈酸对马铃薯枯萎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苹果酸和棕榈酸是马铃薯根系分泌的化感自毒物质,对尖孢镰孢菌生长起促进作用是连作马铃薯枯萎病发病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菌藻相互作用是海洋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海洋微微型蓝藻(Marine picocyanobacteria)是遍布全球海洋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在全球碳循环和微食物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原绿球藻属(Prochlorococcus)和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是海洋微微型蓝藻最重要的两个类群.原位调查和培养实验...  相似文献   
49.
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酵母高密度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宝  杨丰 《台湾海峡》1998,17(A12):65-69
毕赤酵母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表达单细胞蛋白的宿主菌,本实验室已用毕赤酵母克隆表达了鲈鱼生长激素基因。为了使这一实验室成果尽快转入实际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导入生长激素基因的工程菌酵母生长及诱导条件的进一步研究,筛选出了成本低廉、配制方法简便且能使工程菌酵母生长良好的无机盐培养基配方,并确定了酵母发酵工艺过程中主要几种工艺条件。这为重组生长激素的扩大生产及水产养殖业中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从患腹水病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头肾、脾脏、肝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生长出圆形、边缘整齐的灰白色黏液状菌落;染色镜检可见短粗、卵圆形、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MLST分析进一步确定其为ST-873型,与ST-65型聚为一支;该菌株携带aere、alls、wca和ybt四种毒力基因,具有溶血活性;人工感染大口黑鲈,发现患病鱼呈现腹水等与自然发病类似的症状,且病鱼内脏的分离菌株与攻毒菌株相同;经统计,其LD50为3.4×107 CFU/mL,具有中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bla-shv、sul2、aadA和tetB四种耐药基因,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黏菌素类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类、磺胺类、林可酰胺类、利福霉素类耐药;中药三七、款冬花对分离菌株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探明了大口黑鲈腹水病的主要病原,可为鱼源肺炎克雷伯菌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