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93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探究光背团水虱的食性特征,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于2015年冬季和2016年夏季对广西北海廉州湾红树林中光背团水虱及其食物来源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值和δ15N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冬季和夏季光背团水虱的δ13C值大小范围为-22.85‰~-21.87‰,平均值为(-22.46±0.35)‰;δ15N值大小范围为11.02‰~12.85‰,平均值为(11.88±0.56)‰;光背团水虱的δ13C值、δ15N值变化范围较小,表明其食物来源较为简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冬季与夏季光背团水虱的平均δ13C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夏季的δ15N值普遍高于冬季δ15N值,差异显著(P<0.05);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背团水虱δ13C值、δ15N值会随着体长的增长而增大,差异显著(P<0.05),表明光背团水虱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食性转变。光背团水虱的δ13C值与浮游生物的δ13C值相近,而与红树植物δ13C值差距较远,说明光背团水虱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来源。基于R语言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计算结果显示,冬季和夏季各粒径级别浮游生物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背团水虱的贡献率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1.2~25 μm粒级的浮游生物对光背团水虱平均贡献率最高,其次为25~50 μm粒级,粒径大于100 μm的浮游生物对体长小于5.5 mm的光背团水虱贡献率较低,对体长大于5.5 mm的光背团水虱的贡献率随着体长增大而相应增大,说明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背团水虱食性有差异。对光背团水虱食性分析的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团水虱爆发的原因及危害红树林的作用机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2.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以收入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贫困具有多维性、动态性的特点,开展农户贫困动态变化研究对新时期农村贫困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基于2010—2018年河南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从收入、生活条件、教育3个维度构建农户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和面板Logit模型对贫困状态类型转移及家庭陷入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多维贫困比单维贫困(尤其是收入贫困)更能准确反映农区贫困状况;② 2010—2018年间,单维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发生率之间差距不断扩大,这很大程度与教育贫困发生率大幅上升,而生活条件贫困、收入教育贫困和三维贫困明显下降有关;③ 单维贫困家庭更易转入教育贫困,多维贫困家庭更容易转入教育生活条件贫困;④ 农户贫困的发生是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类型贫困发生的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与单维贫困发生相比,多维贫困发生受到更少因素的显著影响,并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更大。上述结论意味着新时期扶贫工作重点转向多维贫困的同时,应依据贫困类型制定具体扶贫措施,尤其重视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相似文献   
63.
目前中国地学领域对网络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网络研究方法尚未得到应用的同时,许多地理现象尚未寻找到合适的抽象网络模型,不断拓展和应用有效的网络分析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背景下,基于百度迁徙平台获取的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构建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的有向加权城市网络,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有向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方法,对该城市网络的节点重要性和功能进行评估和分类,分析其呈现的二维空间特征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并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有向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方法,可有效提取有向加权网络的层级结构、功能分异和非均衡性等特征,不但可区分典型城市、枢纽城市、门户城市与边缘城市等不同的城市类型,还可以识别城市的集聚与扩散特征,从而获得比无权无向网络更为丰富和具有实践意义的信息参考,是一种有效的地理网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4.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outhern Ocean, Antarctic krill(Euphausia superba)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food web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energy flow. The diet of Antarctic krill in the Prydz Bay during austral summer of 2012/2013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ontogenetic shift in krill diet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table isotope method. The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values(δ~(15) N) of adults((2.78±0.58)‰)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juveniles((1.69±0.70)‰), whereas the carbon stable isotope values(δ~(13) C) of adults(–(28.26±1.08)‰)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of juveniles(–(27.48±1.35)‰).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from 0, 25, and 50 m depth combined(0/25/50 m) represented phytoplankton food it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toplankton food items in surface water and mesozooplankton were two essential food items for Antarctic krill in the Prydz Bay during summer. POM(0/25/50 m) contributes 56%–69% and 26%–34% to the diet of juvenile and adult krill, respectively, whereas mesozooplankton composes 13%–34% and 58%–71% of the diet of juvenile and adult krill, respectively. Thus, an ontogenetic diet shift from POM(0/25/50 m), which consists mainly of phytoplankton, to a higher trophic level diet containing mesozooplankton, was detected. The capacity for adults to consume more zooplankton food items may minimize their food competition with juveniles, which rely mostly on phytoplankton food items. This suggests "diet shift with ontogeny" which may somehow help krill keep their dietary energy budget balanced and well adapted to the Antarctic marine ecosystem as a dominant species.  相似文献   
65.
薛德升  黄鹤绵  王阳 《地理科学》2014,34(6):687-695
世界城市历史研究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突破了世界城市经典理论的“现代主义”视角,证明全球化对城市空间转变的作用具有长期性,但仍局限在“经济主义”的分析范畴之内,将经济因素视为决定性动力。20世纪初期,广州东山地区完成由“乡村地区”向“社会精英阶层居住地”的空间转变,促使城市空间格局由“东村西富”变为“东贵西富”。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转变是教会、华侨、政府、官僚4种动力相互作用、相继推动的结果。东山地区的发展历史表明,除经济联系外,城市的全球文化联系对空间转变同样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一些特定的城市或城市中的特定地区,社会文化动力对城市空间转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东太湖不同水域浮游生物周年变化及鲢、鳙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 年2~11 月对东太湖不同水域浮游生物组成、数量、水质情况及水生植物密度进行了调查, 并对9 月份太湖鲢、鳙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为保护区>余山>老鼠山>漫山岛。水体浮游生物数量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为漫山岛>老鼠山>余山>保护区。浮游植物总数量与蓝藻总数量、浮游动物总数量、富营养化因子呈正相关, 与水生植物密度呈负相关。9 月份太湖鲢、鳙的肠内含物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别占食物数量的89.1%、70.6%和10.9%、29.4%,其中蓝藻分别占74.5%、56%, 枝角类和轮虫分别占3.7%、13.4%和1.5%、11.5%; 鲢、鳙对蓝藻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42 和1.07, 对轮虫和原生动物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0.13、1.27 和1.30、0.40。本研究结果对揭示影响太湖浮游生物周年变化的环境因素以及通过鲢、鳙控制蓝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东西南北     
《国土资源》2013,(3):60-61
辽宁从四个着力点实施七项攻坚近日,从辽宁省国土资源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上获悉,今年辽宁省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将从四个着力点、重点实施七项攻坚,保障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四个着力点:加速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资源保护、改进作风。七项攻坚:完善6条用地渠道,推进"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全过程节约集约管理,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加强矿政  相似文献   
68.
今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借助地球日活动平台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的认识,普及相关科普知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辽宁省国土资源系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省国土资源厅联合辽宁省地质学会和沈阳科学宫,邀请陵西小学"李四光中队"的小学生们共同  相似文献   
69.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走一条更加尊重自然的资源管理之路,并以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3年的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告诉我们: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加大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70.
一只幼虫破茧成蝶,经历了层层蜕变。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由重"量"到重"质"、由粗放到集约、由盲目到科学,同样是一个层层剥落蜕化、转型提升的过程。处在发展黄金期和经济转型期的广西正经历着这种由表及里的"大蜕变"。这场"化蝶",八桂大地的资源保障部门从未缺席。2010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综合运用调控手段,发挥用地指标的"杠杆"作用,以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