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106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04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针对海带夏苗致病与育苗水系中细菌大量繁殖有密切的关系,于1984年在福建三沙海带育苗室同时从微生物、生理生态和培养技术三个方面对水系中微生物进行监控,具体步骤为:1.小心地抽出,古海况及气象条件不佳时,即停止抽水;2.育苗海水要经黑暗沉淀和过滤;3.种海带必须健康清洁,将首批放散的孢子水排掉不用,而以第二批孢子水采苗;4.育苗苗帘须经过严格漂洗和消毒。通过以上措施取得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32.
几种优良养殖对虾杂合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黎中宝  吴仲庆 《海洋科学》2002,26(12):45-4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养殖群体杂合体缺乏及过量。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Est-2(F=0.705),Aat-2(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Adh-3(F=-1.000),Sdh-2(F=-1.000),Mdh-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日本对虾在Est-1(F=0.258),Sod-1(F=0.467)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斑节对虾在Est-1(F=0.254),Sdh-3(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新对虾在Aat-1(F=1.000)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Est-1(F=-0.158),Sod-1(F=-1.000),Me-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导致杂合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近交,Wahland效应等。杂合子缺乏会导致某些基因从基因库中消失,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从而降低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对东白令海水域双线鲽(Lepidopsetta bilineata)、太平洋拟庸鲽(Hippoglosso-ides elassodon)和阿拉斯加鲽(Pleuronectes quadrituberculata)等三种经济鲽类的捕捞群体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1)捕捞群体结构复杂;(2)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较大、寿命长、K值小;(3)雌鱼比雄鱼个体大、生长快、寿命长;(4)三种鲽类的捕捞群体结构和生长特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4.
张国祥 《海洋与湖沼》1992,23(5):517-526
于1985—1988年对前额间银鱼生物学特性、资源变动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现场和社会调查。调查表明,前颌间银鱼资源变动的原因是南、西区和吴淞口三大污染源对其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同时还有多年持续过捕超过其再增殖能力。为此,提出治理污染,恢复前颌间银鱼的生活环境及保护繁殖亲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5.
东海沿岸水域夏季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分布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992年7-8月份东海区沿岸水域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分布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变化在1.6-47.1个/g湿重。较高值分布在18、19、20号三个站,即在浙南与闽北沿岸交界水域。文中还探讨了甲藻孢囊分布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八五”期间,黄渤海区海洋渔业生产在渔业资源没有明显恢复的情况下,认真贯彻国家渔业发展方针,积极搞好产业结构和捕捞作业调整,使海区养殖、增殖产量不断增加,海洋捕捞尤其是近海捕捞产量的比重明显下落,围、流、钓产量有所上升。据统计,1995年黄渤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32.4万吨,比“七  相似文献   
37.
鱼类生长激素的异源表达、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生长激素对鱼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促进鱼体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具有快速生长效应,可以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异源表达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获得大量廉价的鱼类生长激素产品成为可能,为鱼类养殖业新型饵料添加剂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和鱼类生长激素基因的异源表达两方面的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38.
黄海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正之 《海洋科学》1996,20(6):34-38
太平洋褶柔鱼是我国近年在黄海开发的重要渔业资源。首先概括了本种柔鱼的基本属性,阐述了资源开发现状,块状分布,种群,渔获量和资源量,对块状分布的形成作了理论分析;最后探讨了黄海柔鱼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9.
俄国鱼类行为与感觉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何大仁 《台湾海峡》1996,15(2):191-199
本文简述俄国鱼类行为及感觉系统研究的发展,概述了在洄游及基本行为类型研究结果,鱼在水流中行为,其水动力学特征及游泳速度、温度选择、与个体生理状态相关的鱼行为,以及鱼类行为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40.
新型的鱼类饲料诱食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