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5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鱼类生长激素的异源表达、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生长激素对鱼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促进鱼体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具有快速生长效应,可以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异源表达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获得大量廉价的鱼类生长激素产品成为可能,为鱼类养殖业新型饵料添加剂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和鱼类生长激素基因的异源表达两方面的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分子水平研究大菱鲆生长激素作用机制及进化机制.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材料从脑垂体中提取mRNA,利用SMART-RACE技术建立大菱鲆脑垂体cDNA文库,并从该文库中克隆出大菱鲆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cDNA全长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大菱鲆GH cDNA序列全长为876 bp,包括108 bp的5'UTR和174 bp的3'UTR序列.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591 bp,编码由197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长激素成熟肽序列,用生物软件DNASTAR计算大菱鲆生长激素蛋白分子量为1*!909.22,等电点为6.24.将大菱鲆与漠斑牙鲆、褐牙鲆等共7种鲆鲽鱼类GH成熟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与其他6种鲆鲽鱼类序列同源性均为70%左右,而鲆科鱼类与鲽科鱼类间生长激素基因同源性很高(≥80%),说明大菱鲆与鲆科、鲽科鱼类的同源性较低.另外,运用PAUP软件对7种鲆蝶科鱼类与另外8种不同种属鱼类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根据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进化地位基本一致,大菱鲆单独形成1个分支且与鲆科和鲽科鱼类相距较远,此结果为在形态学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定义菱鲆属鱼类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评价转牙鲆生长因子基因集胞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将摄食转基因集胞藻的牙鲆肌肉以10.0 g/kg.BW.d剂量给小鼠连续灌喂8周,对试验鼠的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脏体系数以及生殖机能进行了检测,对组织器官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研究结果显示,灌喂摄食转基因藻牙鲆的小鼠,其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血生化指标及脏体系数与对照小鼠无显著差异(P>0.05),其生殖机能和肝、肾等组织器官未受损害。表明转基因集胞藻作为牙鲆饲料添加剂不能通过食物链对食鱼生物造成不良影响,是安全无毒的。  相似文献   
4.
以甲壳胺处理玉米、大豆的种子或植株,植物体被诱导而产生几丁质酶。几丁质酶的活力随甲壳胺的浓度不同而变化,在100~400mg/L几浓度范围内诱导效果比较理想。酶的活力也随时间延续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再次处理经过诱导的植株,酶活力随处理次数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且在植物体内存在时间也延长,表明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具有记忆性。植物几丁质酶产生的部位与处理部位的距离有关,越靠近处理部位,酶活越高。  相似文献   
5.
建立BNL CL.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探讨岩藻黄素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H2O2诱导,以MTT法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建立BNL CL.2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1~20μmol/L)的岩藻黄素处理模型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GSH试剂盒检测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荧光酶标仪分析岩藻黄素对胞内活性氧(ROS)的清除能力。1 000μmol/L的H2O2处理BNL CL.2细胞24h成功建立了氧化损伤模型。20μmol/L岩藻黄素可显著提高模型细胞的活力(P 0.05);1~20μmol/L岩藻黄素可明显降低模型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P 0.05),可显著提高细胞内源性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含量(P 0.05);1~10μmol/L岩藻黄素可显著降低模型细胞内ROS的含量(P 0.05)。岩藻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H2O2引起的BNL CL.2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