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1篇
  免费   2212篇
  国内免费   2119篇
测绘学   577篇
大气科学   1491篇
地球物理   1182篇
地质学   4357篇
海洋学   2347篇
天文学   303篇
综合类   685篇
自然地理   1150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南半球赤道地区,太平洋东部沿岸的海面温度相对较冷,这些冷水强烈地影响着赤道大陆气候,在由塔西提/达尔文间不规则的高/低气压所定义的南方诗动的减弱价段,这种气候背景型式强烈地受到改变,在南方涛动减弱阶段,厄尔尼诺事件可能会出现,赤道太平洋水团要比通常温暖。  相似文献   
42.
于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摄食-生长实验(实验周期为56天)。实验在水温30℃的条件下进行,设饥饿、1%、2%和饱食4个摄食水平,研究了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幼鳖(296.60—396.09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其湿重、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其中干物质的特定生长率(SGRdr)与摄食率(Rl)的关系式为SGRdr=-0.3621+0.8809Rl-0.1352Rl2(r2=0.896,n=26,P<0.01);除湿重的转化效率外,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2%组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7.47%、31.48%和25.01%;摄食水平对中华鳖氨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以及氨氮占总氮排泄率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P<0.01),总氮排泄率、氨态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从饥饿组到饱食组的变动范围分别是4.71%—38.70%、3.50%—24.64%和1.21%—6.48%,而氨氮占总氮比例的变化规律与上述指的标略有不同,饥饿组的比例略高于1%组,摄食组的比例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该比例的变动范围是71.92%—83.20%,回归分析表明,幼鳖的总氮排泄率[μmol/(g·d)](GN)、氨氮排泄率[μmol/(g·d)](NH3N)及尿素氮排泄率[μmol/(g·d)](UN)与其蛋自质摄入率(%体重  相似文献   
43.
鲈亚目3总科53科239属840种.  相似文献   
44.
隆头鱼亚目5科63属316种,鰧鱼亚目8科19属53种,绵鳚亚日3科7属8种,玉筋鱼亚目1科3属3种。  相似文献   
45.
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种假说 ,按照这个假说 ,新生代中期改变气候的南极洲冰期是由于环南极洲海流诞生之后大陆的热隔离所造成的。从那时起由于日益增长的气候研究的迫切性 ,这个设想一直受地质学家的关注。现在已清楚 ,这个环绕冰大陆的海流产生于新生代早期 ,即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分离时 ,并最终形成于南美洲和南极半岛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张开之后。这个过程最终导致堆积了巨厚的冰盾 ,后者体积的变大或变小又相应地导致环南极洲海流的增强或变弱。虽然在过去的 3 0年来已在南极洲地区进行了近 1 0个航次的调查工作 ,该区的构造发展…  相似文献   
46.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率不断加强,高额掠捕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环境污染直接威胁鱼类生态栖息地、人工增养殖培苗系统对天然鱼种遗传多样性的破坏等,已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物种绝灭、传统鱼种资源衰退和种质资源的退化。因此,尽快查明我国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持续利用重要鱼类资源和开展濒危鱼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当今鱼类学研究的优先主题,更需委我国鱼类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着这一热衷愿望,中国鱼类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93年学术年会,于1993年10月25日-30日在青岛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鱼类学界的积极响应,应…  相似文献   
47.
48.
摄食水平和性别对稀有鮈鲫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5年10月采集本所自繁有ju鲫(约1.03g/ind),在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了从饥饿到饱食5个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稀有ju鲫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鱼体干物和能量含量不受摄食率和性别的影响,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雌鱼的湿重,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均呈双对数增加,雄鱼湿重特定生长率呈双对数增加,而干物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指增加,雄鱼生长速度及摄食率低于雌鱼,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食物能损失于粪便中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损失于排泄物中的比例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用于代谢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用于生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除饥饿组外,在各个摄食水平,雌鱼食物能用于代谢的比例较雄鱼低,而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雄鱼高。  相似文献   
49.
池沼公鱼耳石日轮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89年3-8月,从辽阳汤河水库捕取成熟的池沼公鱼,获得人工授精卵。用压片法光镜下连续观察胚胎发育后期和前仔鱼期耳石轮纹的形成,并采集已知月龄的幼、成鱼耳石,制片镜检轮纹数量和排列。结果表明,仔鱼在印黄接近吸收完并开始摄食外界食物时,即孵出后第6d至第7d形成第1个轮纹,之后每天一轮,这些轮纹就是日轮;日轮间距呈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与鱼体生长发育及生态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何明海 《台湾海峡》1996,15(4):368-375
本文根据1995年的调查,报道了九龙江口外浯屿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区底栖生物种类较丰富,组成以多毛类,甲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为主。底栖生物数量较大,平均栖息密度为300个/m^2,平均生物量为31.03g/m^3,数量分布较不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