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7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462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962篇
海洋学   1006篇
综合类   279篇
自然地理   7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4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0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云南省腾冲县苏家河口电站小江平坝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家河口电站位于腾冲县境内的槟榔江中游,为槟榔江水电开发梯级规划中的第三级电站,设计装机240兆瓦。2007年7月19日清晨5时55分,小江平坝石料场运渣便道边坡发生滑坡,造成29人死亡,5人受伤,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92.
黄河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玉珍 《古地理学报》2008,10(4):435-438
黄河的孕育和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地理环境。本文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了历史上黄河下游5大流路改道的原因及其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指出当前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只有保障包括黄河生命在内的自然支撑能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3.
黄河下游断面形态与水沙输移关系及数学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前人对黄河下游的实测资料分析为基础,本文讨论断面形态与来水来沙关系、断面形态对输水输沙的影响,并根据实测资料,提出黄河下游弯段与直段断面冲淤变化的两种模式,建立了主流摆动及坍岸影响断面形态变化以及纵向冲淤量在断面的分布两种数学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94.
黄河影响下开封城市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人形象地把其比喻为“城市之血脉”。文章从不同的历史时期黄河及其分支对开封城市演变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黄河与开封城市的关系存在着利与害的统一。开封城市的历史发展,即得益于黄河充足的水源,又受害于其频繁的决溢、泛滥、改道。因此,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开发,使其恢复它应有的美好环境,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95.
葛全胜 《地理研究》2006,25(2):368-368
“中国季风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是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所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为深入系统地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科学研究计划》在“十五”期间陆续启动了一系列重点项目,“过去300年中国东部季风区雨带进退图谱与模拟诊断”项目(编号40331013,2004年初起实施)就是其中之一。本项目旨在利用丰富的清代雨雪档案记载,重建1736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江淮流域3540个站点时间分辨率为月、季的降水序列;并分析该区域1736年以来年、年代际降水变化与雨带进退的时空特征分析,诊断该区域过去300年特征时段降水变化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96.
Photodegradation of chrysene, benzo (a) pyrene and benzo (g, h, i) perylene in natural 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 was studied using simulation sunlight. The effects of particulates on the photodegradation were explored. Several results arose from this study. (1)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PAHs can be fitted with first-order kinetics when no particulate exists in water system, and the first-order constant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AHs. The photodegradation rates of the three PAHs are related to their molecule absorption spectrum. (2) The existence of loess exerts two kinds of effects o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PAHs, including the inner filter effects and the photosensitizing effects of humic substance in loess. These two contrary effects lead to the difference of net effects among different contents of loess. When the loess contents are 0.1 and 5.0 g/L, the existence of loess stimulates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chrysene, benzo (a) pyrene. When the loess content is 5.0 g/L, the existence of loess stimulates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benzo (g, h, i) perylene. In additio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PAHs can be fitted with the second-order kinetics when there is loess in the water system. (3) The soluble humic substances in loess can accelerate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PAHs while the in soluble part cannot. (4) Since the soluble humic substances in the suspended solids of the river have been dissolved in water,  相似文献   
97.
贾新平  苏宝军 《地下水》2005,27(6):506-508
黄河三门峡库区大禹渡至稠桑河段2002年发生自然裁弯后,河道长度缩短9km,为防止该河段再次形成"Ω"形河湾,维持或扩大自然裁弯的效果,减缓潼关高程的抬升,拟尽快开展河道治理,实施裁弯工程.本文详细介绍了裁弯工程流路及治导线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98.
黄河聊城段侧渗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卫  崔绍峰  张安昌 《地下水》2005,27(4):247-249
黄河在山东境内属地上河,常年补给两侧地下水,是沿河地带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黄河聊城段东阿县境内的艾山侧渗断面1986~1994年地下水位资料,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流态的基础上,应用水均衡原理分析计算导水系数T,并通过同位素示踪试验得到了验证.利用达西公式计算单侧年侧渗量,建立艾山水位、年径流-侧渗量关系,并与应量平衡法和地下水非稳定流公式计算的成果作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99.
黄河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黄河底泥对硝基氯苯的吸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吸附的不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平衡吸附时间为2h;吸附量随着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随含沙量不同而不同,含沙量较高时,温度对吸附影响不大,含沙量较低时,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本实验条件下,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下降,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0.
黄河下游壶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下游(泺口以下)发育了大量的壶穴(Pothole),按成因可以分为6种:流水侵蚀、风蚀、圆砾铸模、冰压刻、冰融水滴蚀及泄气侵蚀。流水侵蚀形成的圆形Pothole规模不一,小者直径在十余厘米,深数厘米,大者直径达数米,深1 m余;风蚀形成的圆形Pothole规模一般比较小,直径多在二、三十厘米以下,深10 cm以下,大部分穴壁缓斜,状如盘碟;圆砾铸模形成的Pothole规模一般较小,直径多在一、二十厘米以下、穴壁陡倾,状如锅穴;冰融水滴蚀形成的Pothole形态复杂,规模不一,既有穴壁缓斜的盘碟状者,也有穴壁陡倾近乎直立的近圆柱状者,直径从不足1cm到三、四十厘米,其穴缘、穴壁和穴底常有次级构造;泄气侵蚀形成的Pothole更是十分复杂,平面形态可以圆形到近圆形甚至其他复杂形态,穴壁可以非常平缓,也可以陡倾,直径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深数毫米到二、三十厘米,穴缘和穴壁也常有次级伴生构造,既可单独产出,也可成群产出,同时还可以多个密集产出,状如蜂巢,这一类Pothole的成因极为独特,主要与黄河断流河床捕获的空气泄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