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测绘学   229篇
大气科学   437篇
地球物理   377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2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等高线的DEM生成算法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锦中  马辉 《现代测绘》2004,27(3):34-35,48
数字高程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数据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DEM在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速度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系统介绍生成DTM过程中等高线的离散化方法,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和基于等高线数据的TIN的建立,以及对产生的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2.
Model identification for 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under uncertainty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dels for 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have to consider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hese models and the uncertainties present in the modeling process. Current approaches fail to fully incorporate these two aspect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nature of hydrological model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nature for the task of model identification. We then continue to discuss the history (“The need for more POWER‘’), the current state (“Learning from other fields”) and the future (“Towards a general framework”) of model identification. The discussion closes with a list of desirable features for an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under uncertainty and open research questions in need of answers before such a framework can be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63.
类型丰富、时空分辨率高的海洋探测数据,为信号分解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海温预测模型这一问题,使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表温度(SST)融合产品,引入信号处理领域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机器学习领域的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首先利用最适于分解自然信号的EEMD方法,将海温数据分解成多个确定频率的序列;再利用ARIMA分别对各个频率的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将各个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该方法在丰富数据的支撑下,比以往直接使用海温数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更高,为更好地进行海温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A region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with four-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scheme is configured to study the ocean state of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65°E–95°E; 5°N–20°N) covering the Arabian Sea (AS) and Bay of Bengal (BoB). The state estimation setup uses 10 km horizontal resolution and 5 m vertical resolution in the upper ocean. The in-situ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satellite-derived observations of sea surface height, and blended (in-situ and satellite-derived) observation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longwith their associated uncertainties are used for data assimilation with the regionally configured ocean model. The ocean state estim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61 days (1 June to 31 July 2013). The assimilated fields are closer to observations compared to other global state estimates. The mixed layer depth (MLD) of the region shows deepe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assimilation with AS showing higher MLD compared to the BoB. An empirical forecast equation is deriv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MLD using the air–sea forcing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50 m) heat and salt budget tendencies of the region are also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at the sub-surface, only the advection and diffusion temperature and salt tendencies ar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65.
长江口外海上测量除受风浪影响较大外,最重要的问题是潮位控制非常困难。文中简要阐述了开展长江口外潮汐精细化模型研究的方法,介绍了利用潮汐精细化模型对长江口外航路任意点进行潮汐预报的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6.
吕承文 《海洋通报》2018,(3):280-286
海洋公共治理是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作为适应新时期"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海洋公共治理被认作一种异于传统陆地政府治理的新型地公共治理活动,存在着自身一定的责任结构体系。收集了2012-2016年的六大类海洋责任案例(主要是海洋执法案例),以时间(t)、案例数量(q)、制度(I)、人(H)来构建"灰箱"模型,通过考察问责复发率(P)分析海洋公共责任(R)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公共治理过程中应亟须重视"海洋政府"理念,问责事件也从样本数量上得到了体现;(2)海洋公共治理的目标应是防范于未然,确保责任事件的可预期化,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基于法治的导向来重新塑造海洋政府的责任体系;(3)我国未来海洋公共治理的责任体系建构应通过立法的方式实现责任人和责任形式的可预期化,最终实现对海洋公共治理责任法治监督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7.
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的获取、融合以及应用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文中以城洲岛为例,针对海岛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获取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定量分析各遥感植被指数与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的响应关系,构建单因子遥感反演模型;基于无人机激光LiDAR点云提取海岛植被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并将其作为自变量引入到多源统计回归分析中,从而构建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模型,对区域尺度下海岛叶面积指数(LAI)进行估算,开展验证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加入植被冠层高度因子的协同反演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92,绝对平均误差系数为12.29%,预测精度要优于单因子反演模型(判定次数R2为0.86,绝对平均误差系数19.95%)。研究表明,加入了植被冠层高度因子的协同反演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乔木植被LAI的预测精度。实践证明,无人机多源遥感技术在生态学定量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本文研究实现了一种FBX三维模型自动转换为OBJ三维模型的方法,包括几何信息和材质信息的自动转换,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几何信息处理、材质信息处理、OBJ格式输出和材质库文件输出等步骤。  相似文献   
69.
四川地形谱特征及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暴雨频发,常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在利用中尺度模式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暴雨进行研究时,模式水平分辨率的选取缺乏定量依据。为了揭示四川地形的复杂特征和给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的选取提供定量依据,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对四川地形高度场和暴雨分布场进行谱分解,根据暴雨分布特征分区讨论了四川盆地地形特征,同时利用地形谱方差和数值试验定量讨论了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选取问题,得到主要结论有:(1)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能较好地表现出研究区域各向异性的复杂特征;(2)雅安地区和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地形谱与降水谱有较好的同相关系,盆地东北部和盆地中部的地形谱与降水谱在波长较大处出现反相关系;(3)针对某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可以通过计算模式能分辨的地形方差与总地形方差的比值来确定合适的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  相似文献   
70.
周欣  王海岩  杨国鹏 《测绘科学》2016,41(11):5-9,129
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小天绘一号卫星RPC模型系统误差,真实反映像方坐标与物方坐标关系的问题,该文介绍了天绘一号卫星的基本情况及相应的RPC参数模型,给出了求解RPC参数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结合天绘一号卫星采用等效框幅式光束法平差进行无控定位的特点,利用平差后计算得到的加密点坐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点仿射变换的RPC模型区域网平差方法,并进行了RPC参数修正。经天绘一号卫星精度检测实验表明,修正后的RPC参数能有效地弥补系统性误差,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