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泥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生殖细胞发育的宏观和组织切片观察以及各期生殖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泥蚶的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按肥满度的变化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确定,泥蚶的性晚发育在青岛海区一年一个周期。繁殖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繁殖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至少有二次集中排放过程。  相似文献   
22.
三唑磷在养殖泥螺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浙江省慈溪市三北镇泥螺养殖场养殖过程中使用的三唑磷进行了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三唑磷1周后,其在泥螺中的残留量达到最高值,从第二周起,逐渐消解,至30d左右时残留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建议在泥螺养成过程中少用或禁用三唑磷。在没有替代药物的前提下,施用该农药还应控制剂量,最好只用于清涂,用量以施用750mL/hm2体积分数为20%的三唑磷乳油为宜,且其在水产品中最高允许的残留量为0.10mg/kg,安全期间隔为30d。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在人工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幼体各部分形态、器官的发育时间、行为、营养和变态特点,划分了发育期。仔鱼在生长过程常因畸形、损伤和消化不良而死亡;生长差异则存在于整个发育期,并且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同时,对鲻鱼早期发育的生物学特点、疾病、变态危险期和生长差异等进行了讨论,指出鲻鱼与环境和饲育条件之间的生态生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鲻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在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下研究了禾谷缢管蚜(RhopqlosiphumPadi(Linnaeu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在1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禾谷缢管蚜的发育速率加快,到一定温度之后又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在25.4℃时,rm值最大为0.4196;在25℃时的种群出生率最高。当种群达稳定状态后,若蚜的比例在25℃时最小,占73.5%,而成蚜的比例最大,达26.4%;随着温度的升高,禾谷缢管蚜的产仔期变短,产仔量减少.但产仔峰值加大,峰值来临时间提前。同时还对极端温度对禾谷缢管蚜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测定。  相似文献   
25.
珠母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符韶  梁盛  邓陈茂  劳赞 《海洋科学》2003,27(1):11-13
2002年3月1日于海南陵水县黎安港湛江海洋大学珍珠试验站 ,在珠母贝年龄偏小、性腺发育尚未十分饱满的情况下 ,选取雄性2只、雌性10只 ,通过人工催产的方法 ,促使2雄8雌排放精卵 ,受精率为86.36 % ,受精后20h胚胎发育为直线绞合幼虫。在水温23.5~29.7℃ ,盐度30.6,pH8.1的条件下 ,幼虫经66d的培育 ,共出池3mm±0.3mm的珠母贝苗126.8万只 ,初步取得了珠母贝人工育苗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一种球形病毒引起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细胞病理变化及该病毒的分类地位,作者运用透射电镜对异常死亡文蛤的细胞病理变化及感染的病毒粒子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并通过差速离心、酒石酸钾超速离心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等方法对首次对该病毒粒子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患病个体的鳃、消化盲囊、消化道和外套膜均大量存在一种病毒颗粒,该病毒呈球形,无囊膜,直径45~55 nm,核心与核衣壳间无明显界限,未发现病毒包涵体,该病毒存在于细胞间质及被破坏的细胞质中。该病毒粒子的感染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核染色质集聚,溶酶体增多,线粒体肿涨,粗面内质网膨胀,肌原纤维排列混乱,细胞结构变得无规则直至解体。病毒粗提液于4℃150 000 g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20 h可该病毒粒子提纯,经纯化后负染显示,该病毒粒子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在60~75 nm,表面结构粗糙,壳粒结构较明显,该病毒粒子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554~1.582 g/m L。本文结果为文蛤死亡病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7.
军曹鱼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出1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的选择性扩增引物(E-aga/M-cgt、E-aga/M-cga、E-agc/M-cga、E-agg/M-cga、E-act/M-cgc、E-aag/M-cgc、E-aca/M-cga、E-aac/M-cgc、E-aac/M-cac和E-aac/M-cat),分析了4个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全人工繁育群体海南1(HN1)、海南2(HN2)、湛江(ZJ)和流沙湾(LS)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总体多态位点比例(83.9%)、分化指数(0.427 8)和Shannon信息指数(0.614 9)均处于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丰富;主坐标分析和邻位连接树中LS-HN2支与ZJ-HN1支明显分离,各群体内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HN1、HN2、LS、ZJ),但总体基因流仍然较大(Nm=10.327),分子方差分析(AMOVA)获得的群内方差(53%)也略大于群间(47%)。  相似文献   
28.
Non-indigenous species (NIS) are a growing problem globally and, in the sea, aquaculture activities are critical vectors for their introduction. Aquaculture introduces NI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and can provide substratum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other NI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o-occurrence of NIS over long periods and we document the coexistence over decades of a farmed NIS (a mussel) with an accidently introduced species (an ascidian). Both are widespread and cause serious fouling problems worldwide. We found partial habitat segregation across depth and the position of rafts within the studied farm, which suggests competitive exclusion of the mussel in dark, sheltered areas and physiological exclusion of the ascidian elsewhere. Both species exhibit massive self-recruitment, with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industry, but critic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NIS through aquaculture facilities also has strong detrimental effec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9.
本文阐述了通过外业抽样调查进行亚洲象生境因子定量分析,利用遥感技术提取生境专题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应用GIS对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生境因子进行评价。同时,提出改善栖息地环境质量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0.
通过观察栉江珧 (Atrina pectinata linnaeus)的未分化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 ,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与分布状况及核仁在卵成熟过程中的变化 ,对栉江珧生殖细胞发生及成熟过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