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0篇
  免费   1703篇
  国内免费   1793篇
测绘学   848篇
大气科学   3793篇
地球物理   1976篇
地质学   3186篇
海洋学   882篇
天文学   167篇
综合类   607篇
自然地理   354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620篇
  2016年   587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1135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李赶先  卢博 《台湾海峡》2001,20(3):308-313
本文在南沙群岛永署礁南永1井珊瑚礁岩心声速测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珊瑚礁岩心声速的垂向跃变特征和相应地层沉积相变及地层侵蚀间断面的关系,分析了珊瑚礁岩心相变造成其声速跃变的原因,阐明了海平面升降形式珊瑚礁地层侵蚀间断面和产生相变的具体过程, 明了珊瑚礁岩心声速垂向跃变与相应地层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该项研究在岛礁工程建设和礁灰岩区石油勘探声学测井以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古海洋学研究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2.
利用历史资料和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研究了唐山市滨海湿地自建国以来的演变特征,着重对1987~2004年陡河———滦河之间的滨海平原湿地类型进行了识别,绘制了不同时期的景观面解译图。利用Mapinfo制图软件计算出两个时期的面积(比例)转化矩阵,显示该区滨海湿地破碎化加重,其动态演变特征呈明显退化趋势,进而提出引起其退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53.
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新  张海影 《海洋预报》2005,22(Z1):56-61
本文采用了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对特定的北极海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试验中海温一律取为气候平均值,北极海冰作为外强迫源影响大气,大气响应完全是环流内部调整的结果.本文对北极海冰减少后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与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监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宇航局和法国空间局联合公布的T/P数据(1993-2000年)和Jason-1数据(2002—2006年),由共线法计算了热带太平洋地区海平面高度的变化。根据T/P和Jason-1数据计算的海面月变化异常图,分别研究了和分析了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2002-2003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5.
呼伦湖的近期扩张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近20多年湖泊水量平衡分析发现,湖泊水位变化主要由湖盆内径流补给量的丰枯决定。进一步分析揭示,呼伦湖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本世纪以来随气温升高,随水有增加的趋势。降水增加导致入湖径流量,湖水位上升,呼伦湖本世纪以来的扩张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其他内陆湖泊的变化一致,但这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内陆干旱或半干旱区是独一无二的,为此成为这一地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56.
针对不同时相遥感影像中特定目标的变化,研究了基于特征提取的目标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的几何特征进行检测与提取,然后对提取出的两目标影像进行比较,得到特定目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特定目标的变化检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选用海面至20℃等温线所处深度水层的平均温度来表征研究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利用这一特征值,分析1986—1990年期间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在秋季的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热含量呈南高北低分布,在7.5-22.1°N范围内。以130°E断面为代表,热含量的平均递减率为0.179(℃/纬度);(2)热含量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环流系统,其等值线因受黑潮和棉兰老海流的影响而由纬向分布转向经向分布。某些区域因受暖涡及冷涡的影响而呈封闭状分布;(3)热含量的年际变化与E1Nino事件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在E1Nino事件发生期间,热含量变得很低,高热含量(大于26.5℃)海区的分布范围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58.
吴小根 《海洋科学》1997,21(1):56-60
根据海南岛榆林验潮站1954~1992年连续39a潮位观测资料,经过统一基准面校正后,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得出近40a来海南岛南岸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呈上升趋势,相应的平均上升速率为0.64mm/a,这一数值较近百年来1~2mm/a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明显偏小,反映出同期海南岛南岸的地面是微弱抬升的。  相似文献   
59.
This paper brings together unpublished historical data sets and published literature to review the role of climatic, oceanographic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arine ecosystem of the eastern Canadian Archipelago. Physical data includ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masses, circulation patterns, sea ice conditions, and climatic records from 1950s onward. Biological data include unpublished data sets on nutrients,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duction, and sedimentation, which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1980–1990s in the eastern Canadian Archipelago. These results show high year-to-year variability in nutrient inventories and ratios, the magnitude of the ice algae and phytoplankton bloom, the timing of ice algae sedimentation in the spring,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high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its effect on pelagic–benthic coupling processes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ic and oceanographic forcing, with emphasis on recent (past decade) Arctic changes. An estimate of total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Archipelago is also presented, along with published production estimates for other Arctic shelves, showing that the Archipelago may support up to 32% of the total primary production of Arctic shelves. The high year-to-year variability in production and carbon transfer pathways (e.g. pelagic versus benthic) in the Archipelago suggest that the system might be resilient to the increased variability in climatic conditions occurring in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this increased variability combined with directional change in climatic and 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might also modify the existing balance of ecological processes. For example, shifts in the timing of events appear to have already occurred in the past decade, with potential cascading effects throughout the ecosystem.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