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49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08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气季节内振荡:其全球同步性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大气研究中心的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揭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带之间存在着的大气季节内振荡年际变化的同步性,以及大气季节内振荡与海温和大气向外长波辐射之关系的复杂性。我们还发现大气季节内振荡与Nino3指数的关系存在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即,这种关系有时强时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52.
通过与历史上已发生的ENSO事件的比较,对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1997/1998年E1Nino事件具有显著的异常性和独特性,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东部型或西部型E1Nino。对用一个简化海气耦合动力学模式做1998/1998年E1Nino事件的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这次暖事件超前0-24个月的预报技巧均在0.5以上,模式对暖事件的成熟位相及以后阶段的预报比对暖事件的开始阶段预报得好。  相似文献   
53.
Hailstorm Loss Modelling and Risk Assessment in the Sydney Region,Austral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eigh  R.  Kuhnel  I. 《Natural Hazards》2001,24(2):171-185
This paper summarises work undertaken at the Natural Hazards ResearchCentre with regard to the compilation, climatological analysis and lossmodelling application of hailstorm data for the greater Sydney region. Itdiscusses the results from two associated research areas: ENSO-relatedclimatological analysis of hailstorm data, and insurance sector orientedrisk assessment of hail losses in the Sydney basin. The two complementaryproject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ailAUS, the first hail loss model for amajor urban area in Australia. The hazard occurrence module of the hailloss model i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good quality hail data set, whoseinterannual variability has previously been analysed with regard to the ENSOsignal. The paper presents the major results of the local hail data climatology,and outlines the structure of the hail loss model. The important practicalapplications that result from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good qualityclimatological data are noted.  相似文献   
54.
张恩才  杨修群 《气象科学》1996,16(3):206-214
本文利用1970至1989年共20年的逐月平均的太平着区的表面风应力和海表温度距平的分析资料,检验了以前设计的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大气距平模式的模拟性能,通过使用两组风应力异常场即观测场和热带大气模式对观测海温响应所得的模拟场,重点分析了热带太平洋距平模式对风应力异常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本文海洋距平模式完全有能力再现ENSO循环折际变化性及其水平结构,且赤道中太平洋区域的低频风应力异常对于ENSO事  相似文献   
55.
杨修群  谢倩 《气象学报》1996,54(1):42-52
利用发展的包含海洋表面边界展和大气辐合反馈过程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距平模式,对ENSO循环进行了模拟。通过30a积分,用合模式所展示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的ENSO循环的水平结构演变特征和观测事实甚为一致,成功地模拟出了ENSO循环的冷暖态的发生发展、衰亡及相互转换等各个位相的动力和热力场的水平结构及其对季节循环的依赖性特征。本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ENSO循环的主要动力学过程可由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系统自身所确定。ENSO循环的正确模拟是揭示其形成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56.
杨修群  谢倩 《气象学报》1996,54(6):719-721
利用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异常模式的30a模拟结果,对模式ENSO的变化性及多重时间尺度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建立了一ENSO循环多重时间尺度过程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相似(Analog)模型,并提出了ENSO循环主周期形成的一种可能机制。指出:和观测事实类似,模式ENSO过程确实涉及到三种时间尺度,即3—4a主周期振荡(LF)、准两年振荡(QB)和年循环(AC);其中,QB过程是线性海气耦合系统的本征模态,年循环(AC)对其形成没有本质的影响;3—4a主周期振荡(LF)是一非线性系统的自激振荡现象,其形成是线性系统的本征模即QB过程通过非线性机制尤其是通过大气辐合反馈加热的“单向性”过程在QB的暖态产生的减频增幅所致;平均年循环(AC)虽然不能对ENSO循环形成有本质影响,但它可明显影响ENSO循环的具体振幅和位相,使得ENSO循环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性并对季节循环具有明显的“锁相”特征;ENSO变化性确是LF、QB以及AC多重时间尺度相互作用形成的。本文提出的ENSO循环时间尺度选择机制不仅解释了主周期振荡的形成过程,而且也较好地解释了ENSO变化的谱,因此,这一机制更接近于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57.
Bivariate Wavelet Analysis of Asia Monsoon and ENSO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This paper employs some recently developed bivariate wavelet analysis technique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sia monsoon and E1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Various energy spectral densities are defined for waveiel transforms,analogous to those used in conventional Fourier analysis.Some comparisons are made by applying both wavelet and Fourier spectral methods (o the data.The wavelet analysis shows evidence of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ia monsoon and ENSO,which the Fourier analysis resolves poorly.Correlation on several time scales,ranging from 2-4 years,11 years,and 22 years,become apparent with the wavelet cross-spectrum.Finally,the warelet cross-transform provides time localization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within the data record.  相似文献   
58.
热带太平洋线性海气耦合系统的主模与ENS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倩  杨修群 《大气科学》1996,20(5):547-555
本文利用包含海洋表面边界层、线性海洋大气动力学以及完整的关于不均匀气候态线性化SST预报方程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模式, 在真实的气候背景态和参数域内,研究了海气耦合系统的特征值问题,确定了线性耦合系统主模的特征周期及其稳定性特征,进而揭示了主模和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准两年振荡是线性海气耦合系统中的最不稳定模态,且只有该模态类似于ENSO水平结构。因此,准两年振荡很可能是海气耦合系统固有的最根本性的振荡过程。本文也对准两年振荡的形成与年循环的关系以及它在ENSO时间尺度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对ENSO事件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傅云飞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6,20(6):641-654
本文从观测资料对80年代两次ENSO事件产生过程中,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及其对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增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次ENSO事件的产生过程中,赤道西太平洋上空均有较大的西风异常,并且它由赤道西太平洋向赤道中、东太平洋传播,随着西风异常从西向东传播,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表层相继增温。分析还表明,1982/1983年ENSO事件发生过程中,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的强度要比1986/1987年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强得多,这使得1982/1983 ENSO事件的强度比1986/1987_ENSO事件强得多。为了说明热带西太平洋西风异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ENSO事件发生的作用,本文还利用IAP太平洋环流模式对西风异常在ENSO事件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结果说明了热带太平洋的西风异常对赤道太平洋暖水的向东传播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增温起了很重要作用,这与观测事实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60.
ENSO 循环过程中逐月海温异常的合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基于UK和MIT 1990年整编的12年(1968~1977年和1982~1983年)逐月5°×5°经纬网格点的海温(SST)距平资料,对其间发生的4次El Nino事件和3次La Nina事件作了逐月全球SST异常分布的合成分析。合成结果表明:在El Nino事件的形成阶段,赤道中太平洋存在明显的东传暖性低频扰动;而在La Nina事件的形成阶段,南北美沿岸有稳定增强的冷中心向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