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足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密云站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观测资料,应用足迹模型对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做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源区对风向、Monin-Obukhov长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观测高度/有效高度等因子比较敏感.密云站涡动相关仪的源区白天主要分布在仪器的西南与南面,而夜间则在东北与北面.大孔径闪烁仪的源区为西南一东北向分布.涡动相关仪各月源区形状不同,但大致分布在南北长1000 m、东两宽850 m的范嗣内,而LAS各月源区为西南一东北向分布,长约2060 m,最宽处约为620 m.对涡动相关仪通量有贡献的下垫面主要为园地(67%)和耕地(19%).其中园地的通量贡献比例在夏、秋季比较大,冬、春季稍小,而耕地则相反.大孔径闪烁仪的主要通量贡献源区为园地、耕地和居民地,通量贡献比例分别为49%,28%和11%.其中园地和耕地通量贡献率的变化趋势与涡动相关仪的观测结果一致,但没有涡动相关仪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72.
利用济南观测站的探空、涡度、地面资料和CINRAD/SA雷达产品,对2004年6月24日发生在山东西部地区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暴低层存在中尺度辐合现象,风暴前侧的入流依靠后部低层冷空气池的向前推进而得到支撑,产生逆环境风切变方向的主上升气流区;中层为双涡旋结构,这种深厚的内部涡旋结构可与环境风相持,形成近似刚体的风暴柱,环境风绕风暴而过,不会吹穿风暴,有利于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成熟阶段表现为超级单体结构特征并伴有中气旋;三体散射(TBSS)出现在中高层,TBSS出现10~15 min后地面出现大冰雹,TBSS消失后维持10~20 min的降雹。  相似文献   
73.
城市建筑动力学效应对对流边界层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将大涡模拟应用于城市对流边界层(CBL)湍流结构和流场特征的研究,在大涡模式中,拖曳系数取与建筑物高度及建筑物高度标准差有关的表达式以考虑次网格建筑物对风速和湍流动能(TKE)的面积平均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城市建筑物对气流的拖曳作用,使建筑物冠层及整个CBL内风速大幅度减小,城市冠层内部风速减小尤为明显,在夹卷层内,风速有一明显的跃变.在边界层中部对流运动已经发展成为较强的热泡,城市建筑物的动力学效应使热泡的水平尺度增大,CBL内平均上升气流速度和下沉气流速度减小,同时使CBL中上升气流所占比例比平坦地面增大.城市建筑物使CBL低层热通量、动量通量、速度方差和位温方差明显增大,但对近地层高度以上的湍流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4.
Conventional RC/TS (resonant column and torsional shear) devices use a specimen with an aspect ratio (height-to-diameter) of 2:1 and this generates a maximum shear strain in the sample of about 1.5% at the maximum rotation of the driving system.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modify the RC/TS device to generate higher strain amplitude. The modifications include a new base pedestal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in the travel of the drive system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coil wiring to increase torque. The effects of the new coil wire on torque in the electromagnetic drive system were evaluat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device was illustrated using sand soil.  相似文献   
75.
付碧宏  时丕龙  贾营营 《地质科学》2009,44(4):1342-1363
大型走滑断裂带对调节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后产生的陆内构造变形和地貌生长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沿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康西瓦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发育的错断地质体、大型错断水系或水系拐弯等新构造地貌特征,表明这些大型走滑断裂带在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左旋走滑运动:前新生代地质体错位距离为80~120 km,大型水系累积的位移量可达80~90 km。根据这些走滑断裂带的长期走滑速率为8~12 mm/a,估算上述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中新世晚期:东昆仑和康西瓦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10±2 Ma;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甘孜-玉树段的左旋走滑运动的开始时间约为8~115 Ma。同样,如果大型水系的沿断裂带出现的大型错位或拐弯能够代表断裂带累积错位的上限,表明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金沙江、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等一级水系上游大致开始形成于9~7 Ma±。西昆仑山前盆地中河流相沉积的最早响应时间为8~6 Ma,与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等西昆仑山地区一级水系的形成时间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大型水系初始形成时间与左旋走滑构造运动的开始时间准同时。这表明中新世中晚期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76.
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曹勇  王焕 《岩石学报》2019,35(6):1875-1891
目前缺乏来自于地震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的原始特征研究,制约着我们对地震孕震环境和地震发生机制的认识。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汶川科钻2号钻孔岩心的碎裂岩及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氩气环境下的高温加热实验(最高温度达1750℃)、显微结构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和岩石磁学测试,探讨断裂熔融作用中单质铁的形成及其指示意义。花岗闪长岩和碎裂岩在1100℃时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非晶质和微晶;在≥1300℃时形成了大量单质铁组成的微球粒,可能是含铁矿物发生了以碳物质为还原剂的高温还原反应。高温实验后样品的磁化率值高于碎裂岩的磁化率值,新生成的磁铁矿是≤1100℃的样品高磁化率值的主要原因;熔融作用中形成的单质铁和少量的磁铁矿是≥1300℃样品高磁化率值的重要原因。结合前人对于快速摩擦实验熔体、地幔物质及陨石的研究,我们认为粘土矿物、硅酸盐矿物含量较多的断层泥在同震滑移中因热增压机制很难形成单质铁;而花岗岩、安山岩、辉长岩、闪长岩等岩浆岩和糜棱岩在流体作用弱和硫化物含量低的环境中易在大地震中形成单质铁。龙门山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的熔融温度≥1300℃,硫元素含量较低并发现有过剩铁元素。因此,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中可能形成了单质铁,其和磁铁矿是假玄武玻璃高磁化率值异常的重要原因,并指示了深部流体作用弱、硫化物含量低、还原性的孕震环境。  相似文献   
77.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的淮北地区产流产沙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淮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不同雨强(40mm/h、60mm/h和80mm/h)和坡度(5°、10°和15°)条件下砂姜黑土和黄潮土产流产沙差异。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初始产流时间长,产流总量小。坡面出现细沟时,砂姜黑土初始含沙量随时间变化有减小趋势,最终趋于稳定,而黄潮土含沙量呈波动变化;60mm/h、80mm/h雨强10°坡砂姜黑土产沙总量大于黄潮土,其他情况黄潮土产沙总量大于砂姜黑土,黄潮土土壤侵蚀严重。砂姜黑土表面细沟发育密度大,主要在坡面中下部,为相互连通的树枝状结构,而黄潮土表面细沟发育密度小,形成沟壑。两种土壤产流总量、产沙总量与坡度、雨强分别呈多元线性函数、多元幂函数关系,雨强对坡面产流产沙总量的影响大于坡度。  相似文献   
78.
近几年来对西伯利亚、哥伦比亚河、塔里木等大火成岩省原始岩浆水含量的分析表明,其源区的显著水化是造成地 幔熔融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是全球二叠纪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之一,前期对其位于宾川剖面底部的 大理苦橄岩水含量的分析表明地幔的水化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大理苦橄岩只能代表峨眉山大 火成岩省初始阶段的熔融条件,而在其后的喷发历史中水是否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还不清楚。定量分析后阶段喷发的苦橄岩 水含量有助于更完整评估水在大火成岩省形成中的作用。本文报道了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西部岩带宾川剖面中上部的宾 川苦橄岩的水含量,结果表明原始岩浆水含量可高达2.8 wt%,比大理苦橄岩的水含量略低,但仍显著高于MORB 和OIB, 达到了岛弧玄武岩的水含量范围。这表明水对整个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9.
风电场大地网接地阻抗测试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网是风电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地网接地阻抗这项性能参数定期的开展安全测试是风电场安全保障的重要工作。该文介绍了东源蝉子顶风电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大地网的敷设方式,研究分析了接地阻抗测试需要具备的条件和方法,并选择四极法、异频法、夹角法、补偿法等相结合的接地阻抗测试方法进行实践分析。通过实践得出,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且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接地极布线采用0. 618测试方法、30°夹角测试法是科学的。归纳阐述了误差来源及消除误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给予风电场大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0.
侯国本  丁东 《海岸工程》1998,17(1):53-55
黄河口的减沙与水资源利用是稳定黄河流路的重要措施。入海流路的选择是确保油田开发、港口建设和防灾的重要工作。加强河口港湾和河口治理工程的研究是解决黄河口治理的关键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