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TRMM卫星雷达降雨的流域陆面水文过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MM)卫星雷达降雨数据驱动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研究流域尺度陆面水文过程,评估该数据在水文模拟与预报等研究领域的性能。通过与实测雨量资料比较,验证TRMM卫星雷达降雨数据的质量。分别将TRMM卫星雷达降雨与观测降雨作为耦合模型的气象输入,模拟和研究淮河流域1998~2003年的陆面水文过程时空变化。结果表明,TRMM卫星雷达降雨数据能够很好地描述降雨的时空分布,利用TRMM降雨模拟的结果与利用观测降雨模拟的结果精度相当;模拟流量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卫星雷达降雨数据在陆面水文过程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切变线降水系统微物理特征及隆水机制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机载云粒子探测系统(PMS).对2004年7月1日影响吉林省的一次切变线降水过程进行了探测飞行,利用所获取的宏微观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结构、降水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切变线降水云系主要由高层云、雨层云、碎云构成,高层云和雨层云中间夹有1100m左右的无云区;3类云中平均云滴浓度、平均云滴直径各不相同;云水含量随高度分布不均匀,云的不同部位云水含量起伏较大;冰晶浓度平均为17.3个/L;此次探测的降水云系符合Bergeron提出的催化云一供水云相互作用导致降水的概念.根据云图及其他探测资料综合分析,冰晶主要产生于高层云上部或卷层云的冰晶播撒,供水云为高层云中下部和雨层云.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the TRMM-based Flood Detection System (FDS) has been in operation in near real-time since 2006, the flood ‘detection’ capability has been validated mostly against qualitative reports in news papers and other types of media. In this study, a more quantitative validation of the FDS over Bangladesh against in situ measurements is presented. Using measured stream flow and rainfall data, the study analyzed the flood detection capability from space for three very distinct river systems in Bangladesh: (1) Ganges– a snowmelt-fed river regulated by upstream India, (2) Brahmaputra – a snow-fed river that is braided, and (3) Meghna – a rain-fed and relatively flashier river.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MM-based FDS can vary as a function of season and drainage basin characteristics. Overall,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TRMM-based FDS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flood prone countries like Bangladesh that are faced with tremendous hurdles in transboundary flood management. The system had a high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overall, but produced increased false alarms during the monsoon period and in regulated basins (Ganges), undermin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FDS flood warnings for these situations. For this reason, FDS users are cautioned to verify FDS estimates during the monsoon period and for regulated rivers before implementing flood management practices. Planned improvements by FDS developers involving physically-based hydrologic modeling should transform the system into a more accurate tool for near real-time decision making on flood management for ungauged river basin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4.
TRMM测雨产品3B42与台站资料在中国区域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骆三  苗峻峰  牛涛  魏春秀  王霞 《气象》2011,37(9):1081-1090
本文利用2004—2008年6—8月中国673个气象站逐6小时降水资料检验同期TRMM测雨产品3B42的精度。经检验得出:卫星资料日平均降水和降水频率空间分布与台站资料非常类似,相关系数分别能达到0.79和0.84,降水频率与台站资料相比偏大;从日降水相关空间分布看,卫星资料在东部地区相关性较高,日降水相关系数都在0.6~0.9之间;从日降水和逐6小时降水平均绝对误差空间分布看,卫星资料在华南地区误差最大,长江流域次之;从中国8个区域逐6小时降水总量日变化看,卫星资料与台站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华南地区20时降水量偏小;按不同雨量等级对比,发现卫星资料绝对误差相对百分率空间分布有如下特点:小雨全国普遍数值偏高,中雨东部部分地区偏大,大雨和暴雨整体上数值小于1;全国平均漏演率和空演率分别为10%和14%。  相似文献   
15.
A new measurement system for laboratory wave flume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gital images by means of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s. Unlike conventional wave gauges, the system detects the motions of the free surface along the flume section of interest as opposed to a point. A further advantage lies in that no sensors are necessary within the flume. The system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the case of wave flume tests of floating bodies, such as an oil boom—the motions of the model boom are measured without any sensors in contact with it, which otherwise might place constraints on its displacements. The new method is validated based on free surface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with a conventional wave gauge, with excell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飞机增雨作业物理检验方法探究及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晴  姚展予 《气象》2013,39(10):1359-1368
人工增雨效果的物理检验为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提供物理依据,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根据2009年5月1日在河北张家口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探测资料,尝试了从不同高度上寻找对比区,来进行作业效果的物理检验。结果表明:利用反证法思路,发现温度在-10℃时,FSSP 100ER量程1(测量范围为2~47 μm)测量的云粒子中并不全是液相的,也有一定量冰相云粒子存在;而且不同高度粒子浓度急速增大的时刻与冰相云粒子陡增的时刻是趋于一致的,观测的实际结果基本符合冷云催化原理;降雨区域面积是扩大的,某种程度上讲,作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找出观测过程中有关测量电极存在的故障现象,提出较为可行的检测方法及改进措施,对提高观测数据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TRMM数据在中国降雨侵蚀力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陈璐  马金辉  刘飞 《干旱区地理》2015,38(5):948-959
长时间序列降雨过程资料的获取一直是降雨侵蚀力计算中的一个难题。尝试利用地面实测站点数据分别对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的3B43和3B42数据进行回归建模和订正,并采用订正后的3 h平均降雨强度代替30 min最大降雨强度,同时基于TRMM数据的EI180的降雨侵蚀力算法,计算出了全国南北纬50°范围(TRMM覆盖区)内2013年月、季和年降雨侵蚀力;最后分别计算了省域和区域尺度下的降雨侵蚀力对全国尺度下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 TRMM降水数据比地面站点观测的降水量略大,但与实测站点数据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其季尺度决定系数R2均较高,由此也说明了TRMM数据可以很好地反映全国范围内降雨的季节性变化。(2)利用订正后的TRMM3B42数据计算出研究区内的年均降雨侵蚀力为536.02 MJ·mm·hm-2·h-1·a-1,其降雨侵蚀主要集中在5~8月份。(3) 2013年全国降雨侵蚀变化趋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且沿海省份较内陆省份降雨侵蚀较高。(4)通过对年降雨侵蚀力结果与实测站点降雨量以及订正的TRMM降水数据分析表明,降雨侵蚀力与降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二次非线性关系。(5)通过尺度验证,其中省域尺度验证误差为8.34%,区域尺度误差仅为0.24%,由此说明了TRMM数据在不同尺度下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也验证了方法在不同尺度下的有效性。该方法为有效解决土壤侵蚀中降雨强度计算资料缺乏的瓶颈,同时也为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Re-Os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梅  凌文黎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14-1024
Re为中等不相容元素,Os则属强相容元素,与母子体均为不相容元素的Rb Sr、Sm Nd、U Th Pb等同位素体系相比,具亲铁、亲硫性的Re Os同位素体系在定年和示踪研究中显示出特殊性,受到了地学家高度重视,其应用正走向普及。总结和对比了近年来Re Os同位素分析中样品分解的不同方法(NiS火试金法、Carius管溶样法、高压灰化消解法、浸提法、水样处理法)、Os的分离(常规蒸馏、液溴和CCl4提取、快速低本底提取、小型蒸馏)与纯化流程(微蒸馏)、Os同位素比值质谱测定法(N TIMS、ICP MS、微区原位(in situ)分析)及随测定方法的改进Re Os同位素体系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GPS/INS直接定向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GPS/INS融合技术在国内逐渐被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中,利用其直接获得外方位元素,从而减少外业控制点。通过试验,在DMC数码相机同高精度的GPS/INS系统联结下,直接获取了试验区的外方位元素,并对GPS/INS数据直接定向的精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