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关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中边坡失稳判据的讨论   总被引:100,自引:18,他引:82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采用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时,所得到的总体安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所采用的失稳评判标准,通常以数值计算的收敛性作为边坡失稳判据。而有限元计算的数值收敛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由此所得到的安全系数的合理性及其唯一性受到了质疑。为了考查目前各种失稳判据的合理性及其适用性,分别依据计算的收敛性、特征部位位移的突变性和塑性区的贯通性等3个失稳判据,针对某一典型边坡算例,采用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与Spencer极限平衡法所得到的总体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表明,以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收敛性作为失稳判据在某些情况下所得到的安全系数可能误差较大,而采用特征部位位移的突变性或塑性区的贯通性作为失稳判据所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与Spencer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考虑到实用性与简便性,建议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中联合采用特征部位位移的突变性和塑性区的贯通性作为边坡的失稳判据。  相似文献   
182.
袁林旺  陈晔 《冰川冻土》2000,22(4):327-332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井自然伽玛(GR)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分析了GR曲线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的环境变迁过程,表明GR曲线忠实地记录了构造运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古里雅产,格陵兰冰芯所记录的气候事件均能均较好对应,表明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是反映古气候变化良好的信息载体之一,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环境与气候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3.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he evaluation of bi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owards soil-water-vegetation stress and a rule is envisage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temporal changes. The digital rule for assessment is initialized through the index of land Instability (ILI) where the variance indicates the temporal instability of the pixel I.e., smallest land unit. It is assumed that the biophysical characteristic of land is in command of land-dynamics where there is no change in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The intensity map on tendency of albedo (IALB) assesses the intensity of soil erosion and water stress whereas intensity map on tendency of NDVI (INDVI) appraises the stress on vegetation. The carry-out study covers a part of semiarid Western India. Primarily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which carries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of land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is adopted in this paper. A part of the study area is represented using two sets of IRS 1A/lB LISS-I data of March with a decadal time domain (1989-1998) as a test area.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oil-water-vegetation stress is maximum during summer(March-April-May) in any tropical belt and decadal data will stretch the possibility of climate as well as man-made activity over the land.  相似文献   
184.
崔新壮  丁桦 《岩土力学》2004,25(11):1744-1748
为解释横向载荷作用下刚性桩的失稳机理,针对桩头自由的刚性桩做了一系列横向加载试验。基础土为粉质粘土,含水量介于9.85 %~13.85 %之间。由载荷-位移全过程曲线发现,刚性桩在横向载荷达到一定值时会失稳;由试验录像及土体剖面发现,由于土体的软化破坏,在桩后土体内会出现贯穿的局部破坏并形成一楔体,同时在土面伴随一不完全的椭圆形鼓包及一条平行于加载方向的拉伸裂缝,而在桩前土中,由于桩的挤压会形成一条侵彻沟。分析认为,对大位移刚性桩桩后土体的破坏是桩失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5.
南京地区7—8午后雷阵雨天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陶玫  夏文梅 《气象科学》2000,20(2):216-223
本文主要分析南京地区7-8月发生午后雷阵雨天气,气候与其相关的革些参数的特征,以及大尺度的天气形势条件,用南京单站资料分析位热不稳定度和不稳定能量,从物理场判定南京是否处于产生雷阵雨的潜在不稳定区内,从相关资料中建立南京地区7 ̄8月午后雷阵雨天气的概率预报方程。e  相似文献   
186.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与电离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 ,在中低纬区扩展 -F现象的研究中 ,没有考虑电离层上下层结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从理论上全面探讨了在中纬度地区 ,E区可变的Pedersen电导率和Hall电导率 ,与F区可变的Pedersen电导率的共同作用对F区梯度漂移不稳定性的影响 ,导出了存在这种耦合时电离层梯度漂移不稳定性的统一表达式 .这一耦合理论不但解释了实际观测中发现的 ,在某些地方电离层F区顶部的不稳定性发生率要高于F区底部这一现象 ;同时还表明 ,电离层E区与F区的耦合对F区夜晚梯度漂移不稳定性的形成不仅会有阻碍作用 ,同时还使得中、低纬度地区的扰动增长具有了方向的选择性 .该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 ,F区中某一地区能否发展出梯度漂移不稳定性 ,并不完全由当地电离层F区的状态决定 ,同一根磁力线连接的、位于不同纬度地区的E区层结对其发展和演化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87.
The subject of the wave–seabed–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important for civil engineers regarding stability analysis of foundations for offshore installations. Most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such a problem in the vicinity of a simple structure such as a vertical wall. For more complicated structures such as a pipeline, the phenomenon of the wave–seabed–structure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This paper proposes a finite-difference model in a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wave-induced seabed response in a porous seabed around a pipeline. Based on th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mechanism of the wave-induced soil response is examined. Employing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the wave-induced seabed instability is also estim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ffect of pipeline on the seabed response.  相似文献   
188.
189.
华南锋面与暖区暴雨个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1961~1999年亚洲热带近海海温与云南降水的关系.通过研究云南夏季降水对近海海温异常的响应,发现云南初夏的降水与亚洲热带近海海温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种降水减少海温正距平的情况在北印度洋西部和阿拉伯海表现比孟加拉湾和南海更显著,但是在盛夏相关关系不显著.同时发现云南西南部的夏季降水与前期盂加拉湾海温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其它海域的海温相关不显著.滇东南的夏季降水只与前期南海的海温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0.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存在着南北两条雨带,北支雨带(福建中北部)由准静止的梅雨锋造成,南支雨带(广东中东部)发生在锋前暖区之中,这种连续多日共存的双雨带现象引起了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锋面和锋前暖区暴雨的成因,加深这两类不同性质暴雨的认识,利用NCEP每6 h一次的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加密观测的逐小时地面降水等资料,以此次连续多日维持的双雨带降水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锋面附近与锋前暖湿区内暴雨系统的主要物理差异.结果发现:梅雨锋暴雨和锋前暖区暴雨不仅在中尺度雨团活动、系统动力结构、大气不稳定机制和大气加热结构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水汽输送、中尺度环境以及与暴雨有关的垂直环流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点,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难以模拟和预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