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和IMS/PS台阵的监测定位能力评估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根据近震震级(ML)和远震震级(Ms)公式,估算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对近震和远震的定位能力,并把IMS/PS台阵(海拉尔台阵与兰州台阵)作为加强台站,与CDSN一并估算了其联合定位能力,此后,对两个定位能力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2.
Ⅰ型X射线暴(热核暴)是发生在小质量X射线中子星双星系统中X射线波段流量突然大幅度增加的一种高能现象.在热核闪模型下,此现象被认为主要由中子星表面热核不稳定燃烧主要引起的.典型X射线暴的光变曲线呈现快速上升(1~5 s)、e指数下降(10~100 s)的单峰结构.随着X射线暴样本的增加,在观测上出现了一类多峰结构的热核...  相似文献   
83.
地球化学的空间自相关异常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地球化学数据存在的空间分布相关性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自相关统计的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方法。以内蒙古浩布高矿床外围的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例,通过对Sn、Cu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在不同空间间隔上的全局自相关计算,测算其空间聚集的程度,选取聚集程度最高时的间隔距离作为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参数,通过局部Moran’s I值研究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空间聚类和异常值,从而提取地球化学异常。结果表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揭示Sn、Cu地球化学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更好地提取地球化学弱缓异常,说明空间自相关是一种有效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4.
COⅠ条形码辅助分析雷州半岛红树林区鱼类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从我国雷州半岛红树林区采集成鱼和幼鱼样本共1720尾,在依据Fish Base等鱼类形态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利用COⅠ条形码技术确认存在94个物种,分属11目33科72属。结果表明:红树林区鱼类种群极其丰富,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物种最多,为59种,占总物种数的62.77%,其次是鲱形目(Clupeiformes)和鲻形目(Mugiliformes),分别占6.38%和5.32%。鲈形目中又以虾虎鱼科(Gobiidae)为优势类群,含29种(占30.85%)。按生态类群分:海洋洄游鱼类最多,占物种总数的32.98%,其次为海洋偶见鱼类、两侧洄游鱼类,分别占22.34%、17.02%,以虾虎鱼类物种为主的红树林定居鱼类约占11%。本研究表明红树林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水、淡水和洄游性鱼类在特定生活阶段的重要栖息地和育幼场所。另外,COⅠ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快捷地鉴定出红树林海域的鱼类。  相似文献   
85.
关庆彬  李世超  张超  时溢  李鹏川 《岩石学报》2016,32(9):2690-2706
本文对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和龙地区八家子岩体和勇新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LA-ICP-MS U-Pb定年和Sr-Nd同位素研究,以便制约该区的区域构造演化。锆石测年结果显示,八家子石英闪长岩结晶年龄为257.8±0.9Ma,形成于晚二叠世早期,勇新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43.2±1.1Ma和238.5±2.8Ma,形成于中三叠世。八家子石英闪长岩为钠质钙碱系列、偏铝质的Ⅰ型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Cs、Ba、K和Sr),亏损重稀土(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和P),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其为壳源成因,形成于俯冲环境下,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勇新二长花岗岩富硅、铝和钾,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弱过铝质的Ⅰ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LREEs)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Cs、K、Sr),亏损重稀土(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和Ti),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其为壳源成因,形成于同碰撞环境下,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花岗岩的侵位反映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早期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中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兴凯地块碰撞拼合,说明古亚洲洋应闭合于晚二叠世末期-早三叠世期间。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厦门海域鱼类分类鉴定中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了厦门海域23种鱼类样品进行COⅠ基因扩增,结果共获取23条序列,平均长度为656 bp,序列中T、C、G、A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40%、28.10%、18.40%、24.10%.样品种内、种间、科内和目内的遗传距离(K2P)分别为:0.21%,20.50%、24.47%和25.62%,遗传距离随着分类阶元的提高而增大,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所选厦门海域鱼类样品仅蓝圆鯵鉴定到圆鯵属,未能鉴定到种,其余22种全部鉴定到种,表明COⅠ基因序列可以作为鱼类分类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87.
甲壳胺油酸复合物是一种海洋生物活性多糖衍生物 ,以甲壳素油酸等作为原料 ,制备了甲壳素油酸复合物乳剂 ,并研究了其对大鼠和鹌鹑的减肥效果 ,结果表明 :将出生 2 5 d的大鼠 ,均喂以高脂肪高营养饲料。大鼠分为 4组 :对照组 ,高、中、低剂量组 ;并用出生 30 d的鹌鹑分 3组 (对照组 ,大、低剂量组 )。用上述动物试验了甲壳胺油酸复合物的减肥药效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甲壳胺油酸复合物具有明显的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88.
胃肠双重造影的特殊价值,在于能观察胃肠组织的微细解剖结构,并可发现早期病变,如早期胃癌及微小溃疡等。但所用钡剂质量要求较高,其具体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9.
以褐藻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为实验材料,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类囊体膜;以去污剂sDs为增溶剂(SDS:Chl=20:1,4℃增溶20min),再用蔗糖密度为60%、50%、40%、30%、20%、15%和10%的梯度离心法,从裙带菜中成功地分离出5条含色素的蛋白质复合物带。离心结果显示在离心管顶部没有任何颜色,表明经过SDS增溶没有产生游离色素,纯化的类囊体膜和5条色素条带进行吸收光谱分析,显示了属于叶绿素n(Chl-a)的吸收峰:418、436和667到672nm。叶绿素c(Chl-c)的吸收峰:615和620nm。荧光发射最高峰位于682到690nm的区域。荧光激发光谱显示有Chl-a和Chl-c的激发峰,4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只有属于Chl.n的吸收峰。分析结果表明:10%、15%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褐藻的捕光色素复合物;20%、3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浅绿色的PSⅡ复合体(仍然含有捕光色素),4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深绿色PSⅠ复合体,5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没有被增溶的类囊体膜。  相似文献   
90.
二次电泳法分离管藻目绿藻PSI亚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李爱芬  周百成 《海洋科学》2003,27(11):38-42
通过PAGE分离管藻目绿藻刺松藻和假根羽藻的PSI复合物CPIa,和CPI,二次电泳分析得到了多种亚复合物组分,其中包括PSI捕光复合物LHCI和不含LHCI的核心复合物CCI等。该方法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管藻目PSI复合物的结构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