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98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南三江昌宁-孟连构造带传统被认为是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的缝合带。在该构造带中段铜厂街蛇绿混杂岩东侧勐勇—芒红一带,新识别出一套近南北向展布的灰绿色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和硅质岩、浅变质泥质粉砂岩组成的火山-沉积岩系。对杏仁状玄武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49.3±8.4Ma(MSWD=3.5),表明该套火山岩喷发于奥陶纪。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铝(12.11%~15.04%)、富钠(K_2O/N_2O=0.03~0.44)、高Mg~#值(45.9~61.7),同时,该套火山岩中MgO=6.78%~12.34%,平均为9.43%,Cr=58.6×10~(-6)~636×10~(-6),平均为310.3×10~(-6),Ni=57.4×10~(-6)~410×10~(-6),平均为202.1×10~(-6),Nb=18.9×10~(-6)~32.8×10~(-6),平均为25.06×10~(-6),具有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直线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a/Yb)_N=5.25,(Ce/Yb)_N=4.42,(Ce/Sm)_N=1.68,稀土元素总量随全碱含量增大有升高的趋势,表明其为亚速尔型洋岛。总体上,该套火山岩具碱性OIB(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可能是大洋板内热点前部熔融的产物。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的出现代表了特提斯洋盆内洋岛发育早期阶段的物质记录,为重新认识滇西南昌宁—孟连地区特提斯主洋盆开阔多岛洋的格局提供了丰富的岩石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河北矾山杂岩体中单斜辉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牛晓露  陈斌  马旭 《岩石学报》2009,25(2):359-373
河北矾山杂岩体属于二氧化硅不饱和的超钾质碱性-过碱性岩浆系列,由单斜辉石岩、辉石正长岩和碱长正长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组成。各类型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黑云母、石榴石和正长石。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单斜辉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所有单斜辉石属于高钙透辉石,随着岩浆的演化,主要表现为Fe2+对Mg2+的替代关系,结晶趋势为透辉石→钙铁辉石,这揭示矾山杂岩体岩浆体系的特点是高温、中等大小的氧逸度、贫硅、富碱(尤其是钾)。辉石中的AlIV含量取决于岩浆的硅饱和度,硅越不饱和,AlIV含量越高;AlVI含量则与体系中的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由Al对Si的替代引起的电荷不平衡主要由八面体位置的Fe3+来补偿,其次为少量的Ti4+和更少量的Al3+。体系中的Ti含量与体系的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而Na含量则与辉石中的Ti和Fe3+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岩石中单斜辉石从核部到边部随着Mg#的降低,Al、Ti含量呈现不同的演化趋势,这是因为它们于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开始结晶,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演化史。碱性岩中高钙辉石的出现和成分环带的普遍发育是由岩浆的贫硅富钾特征决定的。单斜辉石的成分不仅受控于结晶时的温度、压力条件,也受控于岩浆的总成分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83.
Abstract: The Late Cretaceous Khabr–Marvast tectonized ophiolit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Nain–Baft ophiolite belt, at the south-western edge of the central Iranian microcontinent. Although all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indicate subduction-related magmatism (e.g. high LILE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 HFSE (high field strenght elements) ratios and negative anomalies in Nb and Ta),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clearly distinguish two distinct groups of volcanic rocks in the tectonized association: (1) group 1 is comprised of hyaloclastic breccias, basaltic pillow lavas, and andesite sheet flows. These rocks represent the Nain–Baft oceanic crust; and (2) group 2 is alkaline lavas from the top section of the ophiolite suite. These lavas show shoshonite affinity, but do not support the propensity of ophiolite.  相似文献   
84.
吉林省近代火山的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近代火山分布广泛,数量较多,有近10个火山群,数百座火山锥,均是新近纪中新世至全新世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岩石为碱性(含钾高)玄武岩及其相同成分的火山碎屑岩,并含幔源包体。喷发类型从溢流式至猛烈式,其次尚有一种特殊类型——侵出式。火山成因受板内大陆深大断裂的控制,并与大洋板块自中生代以来向西俯冲的运动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5.
采用生态调查和生理生化方法,对植片后的1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拟探讨珍珠形成和钙代谢的相关性。定期测定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及水温,同时取其鳃、围心腔和外套膜组织进行酸、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钙含量等测定。结果表明,1龄植片后的三角帆其蚌珍珠囊和珍珠在一周年之中出现三次快速生长期。外套膜中的酸、碱性磷酸酶均在165d时升至最高。鳃组织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围心腔和外套膜。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分别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外套膜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同时,外套膜中的钙含量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水温与外套膜、围心腔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三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提示:鳃是三角帆蚌钙吸收、贮存和钙调节的重要器官,形成珍珠的钙一部分来源于循环系统,另一部分可由外套膜直接从环境中吸收,碱性磷酸酶对珍珠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深部储层成岩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薄片鉴定、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全岩和粘土矿物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等手段,结合埋藏史分析,研究了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深部储层成岩环境的特点。分析认为,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深部储层成岩现象丰富,表现出不同成岩环境相叠合的特征,存在酸性、碱性和酸性碱性交替等多重成岩环境。着重利用不同成岩环境代表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分析成岩环境的变化,结果显示,3 000~3 200 m是碱性流体活动的重要深度。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深部储层在埋深过程中由浅到深大致经历了(弱)碱性(小于1 750 m)→酸性(1 750~3 200 m)→酸碱交替(3 200~4 000 m)→碱性(4 000~5 000 m)→弱碱性到弱酸性(大于5 000 m)多重成岩环境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今复杂的成岩现象。埋深和温度是成岩环境变化的宏观主导因素,但并非绝对控制因素,局部流体性质的变化更能直接导致成岩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经Tris-HCl缓冲液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从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分离得到碱性磷酸酶,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提纯倍数为14.42,比活力达到131.08U/mg。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亚基分子量约44kD,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9.0,米氏常数Km为0.098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μmol/(mL·min)。Ca2+、Mg2+对酶活力表现出显著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A total of 69 strains of thermophil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water, soil and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ree Indonesia’s hot spring areas (Pantai cermin, Kalianda and Banyu wedang) by using Minimal Synthetic Medium (MSM). The extreme thermophile Brevibacillus sp. PLI-1 was found to produce extracellular thermophilic alkaline protease with optimal activity at 70℃ and pH 8.0-9.0.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rotease wa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56 kD by SDS-PAGE. The maximum activity of the protease was 26.54 U mL-1. The protease activity did not decrease after 30 min and still retained more than 70% of relative activity after 60 min at 70℃ and pH 8.0. The ion Mg2+ was found to promote protease activity at both low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whereas Cu2+ and Zn2+ could almost completely inhibit the activity. Divalent cation chelator EDTA inhibited the enzyme activity by 55.06% ± 0.27%, while the inhibition caused by PMSF, Leupeptin, Pepstain A and Benzamidine were 66.78% ± 3.25%, 52.37% ± 0.25%, 62.47% ± 2.96% and 50.99% ± 0.24%,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conspicuously sensitive to the serine and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 All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ase isolated from the strain PLI-1 was a thermophilic protease and had a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a pH stability.  相似文献   
90.
      大陆碱性玄武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洋岛玄武岩高度相似,被看做是板内玄武岩在大陆上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山东 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为例,探讨大陆碱性玄武岩的成因。山东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按时空分布特征可以分为两类:早期定向分 布、相互平行的三个火山群(包括鲁西的潍坊火山群、沂水火山群和胶东的蓬莱火山群)和晚期杂乱分布的孤立小火山。 早期火山群碱性较弱,以碱性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为主,微量元素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变化大;晚期孤立小火山碱性强,以 碧玄岩和霞石岩为主,微量元素特征和同位素组成较均一。因此,从岩性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看,山东的火山群相当于洋 岛/海山的造盾期玄武岩,而孤立小火山接近于洋岛/海山上的复苏期玄武岩。潍坊火山群和沂水火山群在Sr-Nd,Nd-Hf同位 素相关图上都存在从亏损到富集的两端元混合排列趋势,但两者的排列趋势有一点区别。其中同位素富集的端元相对于原 始地幔具有偏低的Ce/Pb比和偏高的Ba/Th比,指示其为大陆下地壳物质。同时,这种富集端元的Th/La比值明显低于大陆下 地壳的平均值,其放射成因Hf相对于放射成因Nd过剩(即Nd-Hf同位素解耦),说明这种富集端元不是岩浆上升过程中混染 的下地壳物质,而是经历过早期熔融的再循环大陆下地壳(榴辉岩或者石榴辉石岩)。鲁西两个平行火山群在同位素排列上 的区别类似于夏威夷玄武岩中的KEA链和LOA链,因此,山东的平行火山群的深部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地幔柱,再循环大陆 下地壳物质可能是这种地幔柱的重要组成物质。晚期的孤立小火山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火成碳酸岩非常相似,如在原始地 幔标准化图上都具有K,Pb,Zr,Hf,Ti的负异常等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其地幔源区为碳酸盐化的橄榄岩。孤立小火山中等亏损 的Sr,Nd,Hf同位素特征支持碳酸岩熔体来自年轻的(中生代?)再循环洋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