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26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选育家系的构建和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采卵授精技术,对大菱鲆大规模家系的构建与培育技术进行研究。按照1雄配2雌的原则,选取英国、法国、丹麦和挪威4个群体的大菱鲆进行定向交配,并对大菱鲆早期发育阶段苗种进行了环境标准化和一级、二级、三级数量标准化培育。结果表明,构建父系半同胞家系的初始成功率不高,1/3父系半同胞家系的初始构建成功率≤20%;由于家系成功初始构建的不同步性,拉长了家系的培育时间,对同一发育阶段家系早期培育的同步性较差,导致对处于同一发育阶段、但在不同时期培育的家系所进行的环境标准化效果不好,每次数量标准化时,存在部分全同胞家系间数量差异显著。基于早期阶段家系构建和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拟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为大规模建立大菱鲆家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2.
针对目前大批低产老化虾池的改造和可持续生产的问题,设计了一个自然生态养虾新模式。利用长期不能清淤的低产老化虾池和已造成生态失衡的虾池,实行疏放苗,精管理,综合利用、立体开发,混养、轮养。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周期为 80~90 d,对虾成活率60.5% ~76% ,体长达10.1~13.2 cm ,平均体重 17.2~19.2 g/尾,饵料系数 0.77~0.80,平均产量 645~780 kg/hm 2,鲻鱼产量 420~465 kg/hm 2 。整个养殖过程虾池的各种水质理化因子基本符合要求,从而使对虾养殖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493.
鲍鹰  张鹏  祝承勇  王伟  刘鸣 《海洋科学》2009,33(2):5-10
为了了解红小丑鱼(Amphiiprion frenatus)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和仔鱼培养的条件,采用实验生物学的方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培养亲鱼、胚胎和仔鱼.结果表明,红小丑每次产卵500~1 100粒,为黏性卵,成片集中附着在靠近海葵的坚硬物体表面,亲鱼有护卵行为.受精卵呈长椭圆形,长径为2.6 mm±0.2 mm,短径为O.9 mm±O.1 mm,经过9~10 d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平均体长3.84 mm±0.21 mm,对不饱和脂肪酸的依赖非常高,最好的饲喂方式是立即投喂经小球藻(Chlorella sp.)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is),密度在10个/mL左右,并保持到第7天.从第5天开始投喂经小球藻强化的卤虫(Ar-temia sp.)幼体.第6天进入稚鱼阶段,平均体长为6.32 mm±0.32 mm.到第18天,鱼苗已转入幼鱼阶段,平均体长为14.83 mm±1.62 mm.幼鱼期投喂用小球藻或其他单胞藻饲养了2 d的小卤虫.25 d后,饵料从卤虫逐渐过渡到鱼糜或虾糜.  相似文献   
494.
海产经济贝类壳色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产贝类的贝壳颜色是一个对生产、育种有重要意义的可遗传性状.滨螺、海湾扇贝、皱纹盘鲍、牡蛎、蛤类及珍珠贝等贝类的壳色多态性的遗传研究及壳色选择育种的角度综述了目前海产贝类壳色性状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壳色多态性在育种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壳色遗传机制和选择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5.
大型海藻的遗传育种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栽培要求的不断增长,大型海藻的遗传育种逐渐成为海水养殖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大型海藻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及品种的作用和研究简史进行了整理.就大型海藻的主要育种途径及工作,如:育种目标、种质资源、选择、引种、自交、选育、突变、杂交和杂种优势,纯系育种与细胞融合、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大型海藻遗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96.
1997年 7月开始进行尖紫蛤人工育苗的研究 ,1999年 11月培育出壳长 4 mm左右的幼苗近30万只 ,首次获得尖紫蛤人工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497.
栉孔扇贝作为一种双壳贝类,其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栉孔扇贝养殖产业先后经历了自然采苗、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培育等过程,逐渐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的浅海浮筏养殖品种。本文综述了中国栉孔扇贝养殖产业的发展历程,简要总结其养殖和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98.
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和负荷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5年7—9月,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负荷力和最适放养量。实验中每个围隔面积为 5m×5m,各设 1台 90W的搅水机(4 800r/ h)。每日施肥基准为:鸡粪干物质, 25kg/ha:氮肥, N0.15× 10-6;磷肥,P0.015× 10-6。结果表明,静水海水池塘混合施肥的鱼产力为0.79g/(m2·d),池塘对台湾红罗非鱼的负荷力为1796.0kg/ha,鱼(体重70g/ind)的最适放养量约为8000ind/ha。  相似文献   
499.
扎布耶盐湖是全球最独特的自然结晶扎布耶石(Li2CO3)的盐湖。该盐湖正在开发利用中,2020年产富锂混盐4500吨。实验所采取的样品是通过“盐梯度太阳池”技术结晶出来的10件富锂混盐。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离子色谱法和滴定法的测试,得到了矿物组成的成分和化学元素组成含量数据,扎布耶盐湖太阳池富锂混盐中的物相组成有扎布耶石、钾石盐、石盐、氯碳钠镁石、天然碱、钾芒硝、菱锰矿、石英这8种,其中菱锰矿是首次从富锂混盐中发现的矿物,扎布耶石的含量为24.10%-88.27%,平均为62.89%,是该盐湖中含量最高的矿物。测试的样品中Li含量4.56%-16.70%,平均为11.90%;K+含量为0.14%-10.17%,平均为2.42%; KCl的含量为0.26%-20.44%,平均为4.63%(工业品位1%)。该混盐的结构和构造的形成受温度和水流的影响,温度越高碳酸锂的结晶速率越快,碳酸锂的晶核生长速率和晶粒大小与温度呈正相关。扎布耶盐湖二期工程预计年产20000吨碳酸锂,其中利用膜法生产12000吨;利用太阳池技术生产8000吨,预计年产出12700吨的富锂混盐,可以产出约600吨氯化钾,建议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00.
基于传统增长模繁殖法(Breeding Growing Mode,BGM)和局地增长模繁殖法(Local Breeding Growing Mode,Local-BGM)生成初始扰动成员,对一次冷涡暴雨过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从多方面比较两种方案的预报效果,并且在邻域概率法(Neighborhood Probability,NP)中引入时间邻域,评估概率预报结果。结果表明,引入局地化思想的Local-BGM方案能够生成比传统BGM方案更合理的初始扰动,具有很明显的局地特征。对于扰动变量的预报,Local-BGM方案在均方根误差和离散度等方面均表现更好,同时能够提高各量级降水的预报技巧。邻域集合概率法能够综合各个集合成员预报的降水信息得到优于集合平均的概率预报,分数技巧评分更高。并且在考虑时间不确定性后,无论是控制预报、集合平均还是邻域集合概率法,分数技巧评分均有很大改善,并且降水阈值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能够为极端强降水天气提供较为客观的概率预报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