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0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649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546篇
地质学   1906篇
海洋学   100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08篇
自然地理   138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观测量分组的参数平差出发,详细推导了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及其精度估计,讨论了附加约束条件的抗差序贯平差的计算过程.算例表明,推导的公式正确有效,简单实用,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抗差估计能有效地抵制粗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部分,目前多是定性的简单分析,不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精度要求。本文对山东里能集团有限公司巨野矿区郓城矿井环境影响评价时,探讨了定量化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相似文献   
63.
四川眉山芒硝矿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3):225-229
眉山市芒硝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疏干、污染及矿区土壤污染等,影响了矿山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威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在芒硝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4.
A multi-lithology diffusive stratigraphic model is considered, which simulates at large scales in space and time the infill of sedimentary basins govern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tonics displacements, eustatic variations, sediment supply, and sediment transport laws. The model accounts for the mass conservation of each sediment lithology resulting in a mixed parabolic, hyperbolic system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 for the lithology concentrations and the sediment thickness. It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a limit on the rock alteration velocity modeled as a unilaterality constraint. To obtain a robust, fast, and accurate simulation, fully and semi-implicit finite volume discre tization schemes are derived for which the existence of stable solutions is proved. Then, the set of nonlinear equations is solved using a Newton algorithm adapted to the unilaterality constraint, and preconditioning strategies are defined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linear system at each Newton iteration. They are based on an algebraic approximate decoupling of the sediment thickness and the concentration variables as well as on a proper preconditioning of each variable. These algorithm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robustness, scalability, and efficiency on two real basin test cases.  相似文献   
65.
鱼耳石中锶和钡富集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鱼耳石中元素锶和钡主要来源于鱼类生存的水体,这两种元素通过腮或肠进入内耳淋巴液,继而以类质同象的方式沉淀在耳石晶格内部空位和晶格间隙中。耳石结晶沉淀的整个过程不仅受生物的调控作用,而且还受到外界环境,如水体元素浓度、盐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耳石中某种元素的浓度与其在水体中的浓度之比(元素富集系数)与鱼类所生存的环境之间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在以上各种因素中,水体元素浓度对耳石元素富集系数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来说,耳石中某种元素的含量与水体中相应的元素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水体中元素之间就耳石中的富集过程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或抑制作用,如Sr对Ba为协同作用,Ca对Sr、Zn为拮抗作用。另外,水体盐度或温度与元素富集系数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而是因鱼种、水体综合环境及元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鱼种一定的情况下,耳石中元素富集系数与水体盐度和温度存在良好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相关性分析,可以认为耳石中元素富集系数与环境因子(水体元素浓度、盐度、温度)之间存在响应关系。因此,可以选用那些受环境影响大但对自身调控影响小的元素(如:Sr、Zn、Pb、Mn、Ba、Fe、Li、Ni、Cd)来建立耳石与水体环境之间元素富集系数的定量化模型,并利用这种响应关系及定量化模型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渔业管理。  相似文献   
66.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紧密相关,微生物作用可使自然环境中的Mn(Ⅱ)氧化速率提高105倍。参与Mn(Ⅱ)氧化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已知的典型锰氧化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或厚壁菌门,它们均通过胞外聚合物中的多铜氧化酶来催化氧化Mn(Ⅱ)。细菌氧化Mn(II)成Mn(Ⅳ)是酶催化的两个连续的快速单电子传递过程,Mn(Ⅲ)在溶液中以与酶结合的瞬时中间态出现。生物形成氧化锰的最初形态为层状锰矿物,与δ-MnO2或酸性水钠锰矿很类似,且结晶弱,粒径小,锰氧化度高,结构中的八面体空穴多,因而比化学形成的氧化锰具有更强的吸附、氧化等表面活性。环境中Mn(Ⅱ)微生物氧化及形成的Mn(Ⅲ)中间体与碳、氮、硫等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67.
临港新城地质特征及其对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临港新城三维地质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该城区地质特征及对新城建设的影响,为新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服务。  相似文献   
68.
A quadtree-based image segmentation procedure (HQ) is presented to map complex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t applies a hierarchical nested analysis of varianc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ultiresolution wavelet approximation. The procedure leads to an optimal solution for determining mapping units based on spatial variability with constraints on the arrangement and shape of the units. Linkages to geostatisiics are pointed out, but the HQ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does not require any homogeneity criteria. The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can be parameterized by either the number of required mapping units or the maximum within-unit variance, or it can provide a spectrum of significances of nested ANOVA. The detailed mathematical background and methodology is illustrated by a salt-affected grassland mapping study (Hortobágy, Hungary), where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ampled and predicted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images using these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通过环境背景值、风化壳地球化学、对流层(大气气溶胶)地球化学和人为地球化学异常,初步探讨了南极长城站地区的现代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环境要素固有的地球化学性质、区域环境条件和自然环境演变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