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4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丁基-1-正辛醇萃取硼酸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2-丁基-1-正辛醇萃取剂萃取硼酸的动力学,考察了相界面面积、搅拌转速、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体系的萃取过程发生在两相界面区域,萃取反应受扩散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主要扩散阻力区集中在水相,2-丁基-1-正辛醇/煤油从卤水中萃取硼酸的动力学速率方程为,其萃取硼酸的表观活化能为19.038 kJ·mol~(-1)。  相似文献   
992.
在17.2—20.8oC条件下,对长蛸[初始鲜重(127.27±12.19)g,初始胴背长(67.23±6.12)mm]进行不同时间(0,3,6,9,12,15d)饥饿处理后再恢复投喂(15d)的实验,研究不同饥饿时间和再投喂对长蛸生长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饥饿时间的延长,长蛸的成活率、肝体比呈下降趋势,其中饥饿12d后成活率显著降低,饥饿0—3d期间肝体比下降最为显著。恢复投喂后,饥饿时间较长组(9,12,15d)长蛸的肝体比仍显著低于对照组。长蛸的体质量降低率呈现上升趋势,饥饿15d时达到最高值18.15%±4.46%。特定生长率值中,饥饿3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饥饿6d、9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饥饿12d、15d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再投喂结束后3d、6d、9d组的鲜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12d、15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长蛸肌肉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自饥饿6d起随饥饿时间延长表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再投喂后,饥饿12d、15d组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说明,饥饿3d、6d、9d组长蛸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的能力,饥饿12d、15d组个体仅具有部分补偿生长的能力,主要通过增加摄食量来完成其补偿生长。因此,为保证长蛸人工养殖效果,应避免个体饥饿超过9d。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澄清中国沿海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 Hasle的种下分类学现状, 从我国沿海分离并建立了32个尖刺拟菱形藻的单克隆培养株系, 结合光学显微镜下的群体特征和透射电镜下的超微形态学特征, 以及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的分子系统学数据, 鉴定得到尖刺拟菱形藻的两个变种: 尖刺拟菱形藻原变种P. pungens var. pungens和尖刺拟菱形藻阿维罗变种P. pungens var. averiensis。文章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对培养株系的多莫酸(DA)进行了检测, 但未检测到DA。  相似文献   
994.
核酸指标可表征桡足类营养及生长状态, 然而多物种和多指标比较研究的相对缺乏却限制了现场海区调查中对核酸标志物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测定了系列饵料浓度(0.2~2.0μg C·mL-1)喂食的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的桡足幼体Ⅱ期个体的摄食率、生长率及成体产卵率, 并就生化组成, 包括RNA含量、DNA含量、蛋白含量(以下简写为PRO)、RNA:DNA、RNA:PRO、DNA:PRO及元素组成(N含量、P含量、C:N 和C:P比值)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摄食率、生长率、产卵率及桡足幼体的RNA相关的核酸指标随饵料浓度的变化趋势均符合双曲线模型, 而雌性成体中仅RNA:DNA比值符合此模型。对RNA相关指标与各生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 桡足幼体的RNA相关指标均与摄食率及生长率呈显著线性相关性, 显著程度的顺序为RNA:DNA>RNA:PRO>RNA含量; 雌性成体中RNA:DNA及RNA:PRO比值与产卵率显著相关, 前者的相关性远较后者显著。此结果表明, 在常用的现场浮游桡足类调查的标志比值(RNA:DNA比值或RNA含量)之外, RNA:PRO比值亦可作为指示桡足类生长状态的标志比值, 但是当指示体生长时, 桡足类必须处于同一生长阶段。RNA相关指标与饵料浓度之间稳固的双曲线相关性提示我们, RNA相关指标可帮助评估桡足类的饵料环境。  相似文献   
995.
Seven bacterial clones with alginate-utilizing activity were isolated from rotten kelp. By activity test, the Vibrio sp.QD-5 with the potential alginate-degrading capability wa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draft genome sequencing,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Vibrio sp. QD-5 containing an alginate lyase gene cluster. One of these genes, aly-IV,was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overexpression, Aly-IV, with a molecular mass of about62 kDa and a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pI) of 5.12, was purified to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 256.78 U/mg and showed highest activity at 35°C in the Tris-HCl buffer at pH of 8.9. Moreover,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enhanced by the metal ions of Na~+, K~+ and Mg~(2+) under certain concentration. Aly-IV degraded favorably polyG blocks in an endo-type, yielding monomer and dimer as the main products. Due to its high substrate specificity, Aly-IV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production of polyG oligosaccharides with low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 and for determining the fine structure of alginate.  相似文献   
996.
997.
锌是海洋微藻生长必需的金属元素,低浓度时可促进微藻的生长,而在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抑制其生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中锌有富集增加的趋势,从而会对海洋微藻的生长产生影响。本论文探究了锌离子以及纳米氧化锌对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生长的影响,特别是对藻源氨基酸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纳米金属颗粒会通过释放离子的形式抑制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中肋骨条藻比新月菱形藻对锌的响应更敏感。锌离子和纳米氧化锌可通过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来减少氨基酸的释放量和改变藻源氨基酸的种类,从而可能会对海洋氮循环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改性海泡石从锌渣酸浸液中提取、回收稀散金属镓,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分别考察了溶液的酸度、海泡石的用量及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镓的解吸和海泡石的再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料液pH值等于3,海泡石的量为3.0 g,提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镓的提取率大于95%,其他干扰离子Cd2 、Zn2 、Pb2 及Cu2 的提取率小于10%。提取镓后的海泡石,用2.0 mol/L HCl解吸,镓的解吸率大于99%,且解吸后的海泡石仍可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999.
天津市酸雨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徐梅  郑勇  易笑园 《气象科技》2007,35(6):792-796
根据1992年6月到2004年12月的酸雨观测记录,对近10余年天津市酸雨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酸雨发生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酸雨发生频次和强度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趋势,酸雨主要分布在夏秋两季,但酸雨较强的季节却是在秋冬季;天津市酸雨呈逐年减少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天津地区SO2排放量的逐年减少是酸雨减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