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460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卫矛醇对C6胶质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6大鼠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卫矛醇干预组、卫矛醇+雷帕霉素组、卫矛醇+3-MA组,各组予不同药物孵育,采用MTT法检测卫矛醇对C6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筛选出抑制率相对较高且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应用Hoechest 33342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亚显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与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卫矛醇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良好的浓度-效应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上升(P<0.01);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共同孵育卫矛醇24 h后的C6细胞出现明显的核固缩现象,证明有大量的细胞出现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结论:卫矛醇能够抑制C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cl-2有关。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采用细胞自动机研究波动问题的建模方法,针对一维、均匀、各向同性固体介质中弹性纵波的微观机制,借用一经典弹簧振子模型、细胞自动机格子气模型,以及量子力学中的无限深势阱模型,建立了一个细胞自动机有限深势阱模型,从量子力学角度出发,基于介观物理和纳米概念,以微观精子的德布罗意假设为基础,利用薛定谔方程,讨论了该模型中粒子(分子组)的振动速度与粒子物质波波速之间的联系,给出了模型中的波动方程,得出ζ=Vp(ζ为粒子振动速度,Vp为物质波纵波波速)。同时还讨论了模型中粒子的大小和能量传递问题,引入引力场,得出了能量及引力势的量子化条件,另外,对声波速度、格子气粒子振动速度和本文模型中分子组振动速度进行了比较;还对本文模型中的粒子能量分布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基于图像区域特征的细胞识别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提取目标物体的面积、中心矩、圆形度、细长度、核浆比等区域特征。然后采用单原型模式表征方法,利用集群分析技术中最小距离分类器,构造判别函数,并依此作为识别类型的依据。最后,通过对鳞细胞的区域特征进行计算比较,选择出能够较明显地辨别出类别的特征向量,建立判别函数并对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对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蛋白进行蛋白酶解和膜分离,得到分子质量100~3 000 u(F1)、3 000~10 000 u(F2)和大于10 000 u(F3)的多肽组分。在生化水平上测定各组分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羟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细胞水平上,以H2O2对Caco-2细胞的毒性及细胞内抗氧化体系的影响为检测指标,筛选最适浓度的H2O2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在建立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蛋白多肽F1对氧化应激损伤细胞的修复功能。结果表明:组分F1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为56.03±0.14、86.26±0.32、38.34±1.70、54.85±0.75;100μmol/L的H2O2对细胞毒性作用较小,并可降低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加丙二醛(MDA)的含量,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选择H2O2浓度为100μmol/L;在该模型条件下,F1对受损的Caco-2细胞中抗氧化体系中的GSH-Px、T-SOD、POD的活性和MDA、GSH的含量有一定恢复作用,可调节细胞中失衡的抗氧化体系。远东拟沙丁鱼多肽FI对细胞氧化应激受损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将不同浓度PM_(2.5)降尘作用于A549细胞后,利用MTT法检测其存活率,W-G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ROS和MMP相对水平,以探讨PM_(2.5)降尘对A549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经12. 5μg/m L的PM_(2.5)降尘作用A549细胞3 h后,细胞存活率为(81. 77±6. 15)%,并随作用浓度及时间增加呈递减趋势。PM_(2.5)染毒后可观察到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膜溶解破坏,细胞微核出现。PM_(2.5)降尘作用于细胞24 h后,胞内ROS相对含量随暴露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细胞MMP相对水平随染毒浓度增加而降低,且胞内ROS和MMP两者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2=0. 878)。提示PM_(2.5)降尘处理A549细胞后可通过刺激ROS的产生,诱导细胞MMP下降,造成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6.
科技看点     
<正>考古Archaeology西域神秘木乃伊可能来自欧洲考古学家通过DNA分析,揭示出西藏北部沙漠区域所发现木乃伊的神秘来源中国考古学家在西藏北部靠近新疆的沙漠区域发掘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墓地,墓主人死于4000年前。由于沙漠地区极其特殊的干燥环境条件,墓主人的尸体保存极为完好,并且已经被风干成为常常被人们冠以传奇色彩的"木乃伊"。  相似文献   
37.
带断层的细胞自动机模型及算法复杂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远忠  吕悦军 《地震学报》1994,16(2):183-189
用带断层的细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地震活动, 得到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结果。证实地震活动具有某些有序性, 说明断层的存在及相互位置都对地震活动总体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并用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解释了模型各演化阶段的特征, 最后用算法复杂性分析了模型所产生的序列, 初步表明算法复杂性AC可以用作地震活动图象及其演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刘式达  张自国 《大气科学》1989,13(2):193-198
雪花是自然界的增长现象,它具有复杂的树枝状形态。我们利用细胞自动机模型在计算机上模拟出许多种类的雪花图象,反映出实际雪花生长的一些物理过程。 “奇偶规则”考虑到水汽冻结时要释放大量潜热这个物理特点,“限制规则”和“优先规则”考虑到水汽扩散到冰晶表面要选择不同的着陆位置这个物理特点。 所有模拟出的雪花和实际观测到的雪花非常相似,且具有分数维的形式。 看来,细胞自动机是模拟像雪花那样在耗散非线性动力系统中所出现的复杂形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9.
随机性细胞自动机的地震模拟的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原  刘昭军 《中国地震》1995,11(1):8-14
结合随机的能量输入和确定的能量损耗,本文用随机性细胞自动机(CA)进行了地震事件的数字模拟,并对事件进行了能量分维和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大量事件的能量-频次的统计分布可能遵从最经典的Gutenberg—Richter关系.不同的初始能量分布和不同的能量传递准则都对模型的输出产生影响,b值与模型参数的设置密切相关,地震现象本质上的复杂性可能是随机性与确定性的统一体现。  相似文献   
40.
《地理教学》2007,(9):34-34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不仅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损害皮肤,一直以来被视为无害的红外线也会伤及皮肤。据报道,德国研究人员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红外线对皮肤产生的作用。结果显示,红外线能使细胞内产生多种反应,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所谓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攻击皮肤中的其他细胞成分,进而使皮肤结缔组织遭到破坏,导致皱纹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