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大陆边缘成矿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14  
大陆陆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陆核—地块 (台 )—联合大陆—大陆裂解—陆缘增生—碰撞造山的演化过程。地壳通过不均一性分异而形成大陆型和大洋型地壳,大陆裂解、洋壳向陆缘消减和陆 -陆碰撞拼接则形成具有不同构造特征的大陆边缘。以中国大陆已存在的 3条陆壳对接消减带为界划分了 5个大陆边缘构造带,进一步区分出 13个次一级的边缘构造区及其内的 53个时空配置结构,并据现有矿产地计算了边缘构造区的矿产发现几率。将中国大陆边缘划分为离散型、会聚型、对接型和转换型 4类,总结了其成矿系列类型专属;认为大陆边缘普遍性成矿有利因素的耦合对成矿至关重要,而最佳耦合的机制及其发生在大陆边缘区的时空位置是圈定有利成矿靶区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2.
本文提出一种将地质、地震、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海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条件,首先用物源、构造、沉积和地温等资料进行地质分析,确定海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地质条件;然后根据对水合物的地震属性(BSR,AVO,BZ等)分析和正演模拟研究,预测水合物及其游离气的存在,结合地质条件,圈定出水合物成藏的有利区带;最后结合对水合物主要成分(甲烷及烃类等)的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对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远景作出评价.野外实践结果表明,这种综合研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为海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3.
在钻测井约束下,结合梨树断陷有关探井资料和区域性沉积相研究,综合运用调谐频率加强法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基于地震资料的时频分析技术、地震相技术、多属性分析技术及基于层序框架下的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等,采取拟声波曲线重构地震反演技术和基于调谐频率加强法的高分辨率反演方法等,研究目的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同时,结合基于地震属性分析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层物性预测方法,预测砂体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落实隐蔽圈闭,完成了滚动勘探和开发2个阶段不同井区有利砂体分布规律评价及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64.
为了实现模糊信息系统属性约简问题,探讨一种基于正域类的模糊属性约简方法。利用模糊二元相似关系建立模糊相似类的方法,进而定义决策属性关于条件属性的模糊正域类,得到正域类属性的重要度。结果表明:一方面,实现模糊信息系统属性约简;另一方面,通过取不同的相似精度,得到不同属性约简集。  相似文献   
65.
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TI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转换波随方位角的变化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解析公式可以表达其变化特征,只能通过物理实验或数值模拟来分析其应用的可能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转换波在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其R分量和T分量的振幅属性都具有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R分量振幅方位各向异性拟合椭圆的长轴方向指示裂缝方位,这与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相似;根据P波AVAZ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原理,对转换波R分量振幅方位各向异性曲线进行方位椭圆拟合,寻找椭圆的长轴方向,即裂缝主方位,再由P波AVAZ技术中振幅响应与炮检方向和裂缝走向之间的夹角关系式得到裂缝的发育密度,从而构建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AVAZ裂缝检测技术.该技术已用于川西新场气田某区块的裂缝储层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6.
新疆牙哈地区新近系沉积相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资料具有横向分辨率高的优点,将地震资料与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相结合,用地震相分析、地震振幅属性分析、相干分析和可视化等手段对牙哈地区新近系的河道展布进行了刻画,确定了河道、河漫滩、决口扇和曲流砂坝等沉积相类型的平面展布.在新近系共识别出7期大型河道,总面积为619 km2,可形成有利勘探面积75 km2,为牙哈地区新近系下一步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7.
尼日尔下陆坡深水区的水道发育具多期次特征,内部结构与外形复杂多变,其地理位置与沉积环境不利水道体系的研究.通过地层切片、RMS振幅属性等方法展示不同时间单元水道形态,分析水道体系的期次变换与内部结构的变形过程,探讨水道体系的迁移演化历史.结果表明:中新世中期多发育孤立水道,晚期二级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引发大规模浊积事件,促使大量加积式水道形成,在平直处以垂向加积为主,弯曲处呈现垂向加积同时伴随侧向迁移特征.水道演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侵蚀、切割与充填交替进行、废弃阶段,伴随3个阶段水道弯度发生由中到高再下降的变化.水道的交互式切割与充填基本贯穿第2阶段,切割与充填作为水道弯曲变形一对驱动力,使水道在平面上发生3种迁移方式:侧向摆动、下行迁移、侧向与下行混合迁移.  相似文献   
68.
金凤君 《地理研究》2013,32(7):1356-1363
生存空间是指人类或其中某一群体能够控制、利用和管理的由物质和环境构成的地表空间范畴。认知与建构空间并对其进行有效组织一直是人类社会矢志不渝的行动,基本目的是通过对生存空间的不断再造实现某种人类价值的彰显。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行动,探索空间与行为的双约束机制是促进人类发展生态文明转向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空间的工具价值与系统功能切入,阐述空间的工具价值特质、空间的系统功能与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解析生存空间的经济社会属性,以及空间约束的自然价值内核;提出人类利用生存空间所应遵循的空间公正、行为公益、社会公平的三大永恒原则。  相似文献   
69.
针对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综合评价法的不足,应用信息熵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充分利用有序分隔概念,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选择TDS、COD、总Fe、总Mn、Cl-、SO42-、NO2-、F-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法对开封南郊垃圾场浅层地下水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法所得的评价结果水质明显优于综合评价法所得的结果;研究区内各样本的评价指标中,SO42-和NO2-的权重最大,Cl-、COD、总Fe和F-的权重次之,TDS和总Mn的权重最小;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水在研究区内的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7%、2.5%、26.7%、12.2%和56.9%;浅层地下水质的空间分布在研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规律,以靠近垃圾场的L01井和G54井为中心水质最差,为Ⅴ类水,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水质逐渐好转,依次分布Ⅳ类水和Ⅲ类水。Ⅲ类水的分布向研究区的东部和北部偏移,而在研究区的南部多分布Ⅰ类和Ⅱ类水,水质优良。  相似文献   
70.
刘可文  曹有挥  王聪  袁丰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45-1655
通过建立企业区位选择的“推力-拉力”模型, 本文考察了具有不同产业特性的央企在不同区域政策阶段的空间布局演化, 分析了区域政策、产业特性对央企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过程。主要结论为:企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来自内部推力与外部拉力, 前者由企业特征和产业特性组成, 后者由区域政策制度和区域条件组成。区域政策制度和产业特性是影响央企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央企空间布局总体变化与区域政策的演变趋同, 但产业间存在差异。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央企布局受区域政策和区域条件影响较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央企布局偏好政策优惠及交通便利区域;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央企对创新网络和社会资本等因素依赖较大, 布局受区域政策影响较弱;组织结构为区域部型、公共服务业、特殊行业的央企布局受外部拉力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